《归队》大结局:肖铁林做梦没想到,这才是汤德远最后反水的真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8 19:25 2

摘要:他从头到尾就是典型的投机派,嗅觉极其灵敏。日寇大势已去的时候,他早早就准备好了几条退路,还备下了所谓的“保命符”。

追到《归队》结局的观众都知道,肖铁林这个角色,几乎贯穿全剧,是一个“人精”一样的存在。

他从头到尾就是典型的投机派,嗅觉极其灵敏。日寇大势已去的时候,他早早就准备好了几条退路,还备下了所谓的“保命符”。

在剧里,他表面上是伪军、是警察局局长,可真正的身份,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不是为谁效忠,只为自己活着。

为了活路,他能一边跟川野讨价还价,转头又欺骗老兄弟们掏金子。川野要他拿1500两黄金跑路,他直接抬到2000两,说自己愿意出1100两,把剩下的摊给汤德远、赵老板、郭团长。看似大义凛然,其实暗地里白捞900两,从头到尾没打算真把钱交出去。

他更绝的一点是,还故意让汤德远知道,说白了就是想利用汤德远去刺杀川野。川野死了,钱就是他自己的。果然,最后川野人头落地,金子没了去处,那一口黑心的钱就稳稳在了他口袋里。

很多人说,肖铁林是这部剧的大赢家。他有钱、有后台,能随时倒向另一方,甚至在最后还投靠了老蒋。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最信任、最稳妥的一张“牌”——汤德远,会在最后关头彻底反水。

汤德远这个角色,走得太曲折了。

当年跟鲁长山一样,他也是抗联的勇将,可在一次被捕后,受尽折磨,命运彻底改写。他想要苟且偷生,与肖铁林结交,开酒楼娶妻生子,看似走出一条“正常人”的道路,实际却活得心惊胆战。

他不是没想过归队,也不是没想过抗日。可面对妻子彩凤,面对儿子噶伢子,他始终说服自己:只要能保全小家,不必再去管那滔天乱世。

可是转折点还是来了。

川野阴狠毒辣,利用汤德远儿子的天真,套出了抗联的情报后,又亲手杀死了噶伢子。孩子的死,是压垮汤德远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之前,他可以忍,可以苟活,可以装聋作哑。可当至亲被害,他彻底明白了一件事:在日本人和伪军的统治下,不可能有小家安宁。所谓退路,所谓和光同尘,不过是他们的笑柄。

就在这个节点,汤德远才真正觉醒——要么彻底沉沦,永远当肖铁林手下一个混吃的走狗;要么背水一战,重新归队。

很多观众可能以为,汤德远反水是为了给儿子报仇,是被血仇逼上了梁山。可细看剧情,会发现,这只是表象。

真正让汤德远最后反水的,除了至亲被虐杀,还有鲁长山的用命感化。

鲁长山一路找寻旧队友,他从没放弃过汤德远。他一次次劝,一次次冒死来救,哪怕被汤德远拒绝,被汤德远冷言冷语,也依旧没动摇。这种信念,早就让汤德远内心翻江倒海。

而当鲁长山真的牺牲,用他最后的生命保护抗联小队时,汤德远心里所有的逃避全被击碎。他才明白,自己这些年躲躲闪闪,不是活得更安全,而是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信念。

换句话讲,如果没有鲁长山牺牲,他或许会一直摇摆。噶伢子的死,点燃了恨意;鲁长山的死,砸碎了最后的退路,这就是汤德远反水的真相。

他反水,不单是复仇,更是重回抗联,重拾曾经的使命。

肖铁林最大的依仗,一直是汤德远。

他知道汤德远感恩,毕竟自己过去救过他几次性命,他觉得抓得死死的。他以为汤德远成了家庭男人,就不可能再回头。

正因如此,他才敢放心地把那么多黑活交给汤德远,甚至拉着他一起分钱。

但他万万没想到,噶伢子的死会成为导火索,更低估了鲁长山在汤德远心里的分量。

在宝局的一场戏里,鲁长山迎着汤德远说:“欢迎归队。”汤德远嘴上强撑,说“谁说了要归队”,可心已经被彻底撬开。等到最后,他主动参与捉拿肖铁林,就是给了最清晰的回答。

你可以说,他多情,也可以说他迟钝,但不管怎样,肖铁林看走眼了。

汤德远不是哪一方的附庸,他从头到尾就不属于金钱,也不属于伪军。他真正归属的地方,只有抗联。

等到最后一刻,当一切退路都被烧光,肖铁林看着汤德远扣下扳机,才发现自己一直算漏了一步。

《归队》这部剧拍到结局,不留情面。爱憎分明。谁贪婪、谁懦弱、谁执着,都一寸一寸摆在观众眼前。

鲁长山最后倒下,田小贵宁死不拖累队伍,兰花儿、小白马一家三口牺牲在枪林弹雨之中。他们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可他们都把自己活成了一面。

汤德远反水的真相,不只是报仇,而是明白了这一道理——人在乱世想要苟且是没用的。只有归队,才是真正的觉醒。

而肖铁林,活着暂时是赢家,钱在手里,人还在上风口,可他的胜利没有根基。等到历史一步步往前走,他的投机早晚会土崩瓦解。

所以到了结局,观众更容易记住的不是他的小聪明,而是汤德远扣下扳机那一刻,那份决绝。

归队,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种选择。

汤德远最后反水,就是他对儿子噶伢子的告慰,对鲁长山的承诺,对战友的回归。

这才是全剧最震撼的地方。

肖铁林做梦都没想到,这才是汤德远反水背后的真相。

来源:影探阿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