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迷雾剧场终于不摆烂了,《目之所及》一上线就把“拖沓”、“降智”、“狗血”几个槽点统统按死。
“一口气刷六集,后背还冒凉气。
”这就是昨晚群里最真实的反馈。
迷雾剧场终于不摆烂了,《目之所及》一上线就把“拖沓”、“降智”、“狗血”几个槽点统统按死。
开场十分钟,两具尸体、三次闪回、四个嫌疑人,字幕还没看清楚,剧情已经甩你三公里。
镜头切回2002年东江,那个暴雨夜,罗晋的脸一半是经理人的体面,一半是落水尸体的苍白——直接告诉你:他演的是双胞胎,别眨眼,一秒就掉线。
第二集开始,王子文抱着一只空书包坐在医院太平间门口,眼神空洞又带着一股狠劲。
家暴、失女、复仇,她的故事像刀片一样往肉里划,可观众偏偏就是移不开眼。
有人说她像在《欢乐颂》之后再投胎一回,这次连睫毛都在演恨。
案件不难猜,人心却太难懂。
施悦死于哮喘,凶手是谁?
是情人?
是闺蜜?
是母亲?
弹幕刚锁定嫌疑,第三集立刻反转;等大家以为真凶落网,第六集再翻出20年前的高中旧照——哦豁,全员恶人预订。
没有血浆乱飞,没有阴乐吓哭,导演就靠着楼道灯忽明忽暗、审讯室换气扇吱呀吱呀,把鸡皮疙瘩一颗颗种在观众背上。
余男几乎不眨眼地做笔录,一句“你不说,我来替你说”把对面嫌疑人的心理防线砸出一条缝,这才是推理剧该有的爽点。
配角也全员在线。
陈瑾一个眼神就能让你相信她把女儿逼到死胡同只是“为她好”;艾丽娅饰演的校长端着保温杯往那儿一坐,你就知道卷宗里肯定夹着一张她当年的处分单。
连出场三分钟的派出所老片警都在给后文埋线,随手抖落的小动作,回头一看全是密码。
真正厉害的是它抓住了“眼见未必为实”的七寸:监控里看似完整的行动轨迹,其实是剪辑师剪出来的;日记本上歪歪扭扭的求救,也可能是自导自演的苦肉计。
你刚想相信谁的清白,镜头就给他一个偷笑特写,一秒打脸。
有人说迷雾剧场终于想起当年是怎么赢的——不靠流量、不卖惨、不搞降智恋爱。
把时间线揉碎、把动机埋深、把人性写成双黄蛋,观众自己就会拿着显微镜开扒,顺带把自来水安利送上门。
别忘了,罗晋这次一人分饰两角,哥哥右手虎口有疤,弟弟没有;王子文面对哥哥时会不经意摸自己的左手腕,那是曾被弟弟推下楼梯的老伤——这种细节弹幕里刷疯,显微镜女孩连夜做PPT。
国产悬疑上一次被这样集体考古,还是《隐秘的角落》里的“一起去爬山”。
当然,也有人担心高开低走,毕竟当年《八角亭谜雾》也是前三集封神,后面一路泄气。
可这一次,剧组提前把十二集剧本送去刑侦顾问那儿轮了三次,逻辑链能过警校答辩,主演签的合同里明写着“禁止改词”。
一句话:想烂尾,先得问问观众手里的键盘答不答应。
隔壁台同时在播一部打着“悬疑+甜宠”的偶像剧,男主抱着女主在案发现场转圈圈,《目之所及》默默甩出一句台词:“尸体不会说谎,说谎的是活人。
”高下立判。
晚上十点更新第七集,苏牧心那具“浮尸”到底谁在操控,曲桐二十年前失踪的试卷为什么出现在现任刑警的抽屉,这些问号已经吊得群里哀嚎连连。
唯一能确定的是:只要它稳住不掉链子,迷雾剧场这次真的能翻身,顺带把国产悬疑的天花板又往上推一格。
至于要不要追?
别等剧荒剧透刷屏才反应过来——悬疑党已经连夜把会员充到明年。
来源:在麦田守望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