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况这位来自灵河岸边的绛珠,又投生在五世列侯、天子门生的清贵之家。
其实“输”了的,不是“江南林黛玉”陶慧敏。
无论读多少遍《红楼梦》,都没法确定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儿。
所谓“不写之写”,正是曹雪芹先生的高明之处。
仙女和凡人是有天然隔膜的,怎能混为一谈。
何况这位来自灵河岸边的绛珠,又投生在五世列侯、天子门生的清贵之家。
她的气质和做派,必定迥异于豪奢之族贾家、莽鲁侯门王家,商贾白丁薛家都不配拿来比。
所以不光长相朦朦胧胧,连潇湘妃子那“通身的气派”,也是难以复刻的。
既“仙”且“贵”,人间哪里会有林黛玉?
对于压根不知“贵族”二字为何物的现代人来说,是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
此时,哪一版影视剧塑造的形象率先入了心,就会具有绝对的“排他性”。
她已经“是”了,别人就不可能再“是”了。
在这一点上,陈晓旭占得先机,陶慧敏吃了大亏。
当然不仅如此。
87和89两版《红楼梦》的差异,看这张对比图,就可以说个大概。
讲真实的颜值,陶慧敏是公认的美人,而且她是浙江人,越剧演员出身,身段、仪态没得挑,整体条件十分优越。
但是现在的观众,更乐于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东北林妹妹”陈晓旭,问题就出在这个“仙”字上了。
服化道可太重要了。
89北影版是真的在“还原”,“林黛玉”和她的姐妹们穿的戴的,更接近真实些。
“太虚幻境”里各位仙姝的装扮,完全符合我们传统的审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而荣国府里家常的林妹妹,就处理得过于“实”了。
这个清雅、温润,还有点羞答答的林姑娘,美是很美的,就是气质不够鲜明。
她也有轻盈欲仙的纱衣,就是很少。
为什么特意说“纱衣”?
因为在现代观众的心目中,似乎“纱衣”就是“神仙”衣。
就像87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林妹妹”就得穿得跟大家不一样,衣服的材质、款式、颜色绝无雷同。
冬天的林黛玉,一袭单薄的浅色纱衣,自然而然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因此“不凡”。
《红楼梦》原著里,没有这样的“美”。以白、素、简为美,也不是东方审美。
我们传统审美中的仙女,是下面这样的:
幸亏87版倒也没有让“林黛玉”总是这样穿。
日常的她,也还是一个接地气的林妹妹。
央视的87版《红楼梦》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照顾到了现代观众的观剧习惯,使得角色的总体接受度比较高。
而北影的89版在二次创作时过于拘泥,虽然更严谨、更还原,却伤害了人物和故事的意趣。
倘若87版和89版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一下,我们就能看到一版相对“完美”的《红楼梦》。
真可惜。
来源:我来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