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没有一个阿哥愿意娶若曦为正室福晋,可福晋是阿哥们想娶谁就能娶谁的吗?那不得皇帝赐婚吗?看若兰嫁给八阿哥为侧福晋(当时老八尚无正室),再看后来康熙盘算再盘算,要把若曦指给十四阿哥为侧福晋,可见以若曦姐妹的家世,能匹配的就是皇子侧福晋这个身份。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都说没有一个阿哥愿意娶若曦为正室福晋,可福晋是阿哥们想娶谁就能娶谁的吗?那不得皇帝赐婚吗?看若兰嫁给八阿哥为侧福晋(当时老八尚无正室),再看后来康熙盘算再盘算,要把若曦指给十四阿哥为侧福晋,可见以若曦姐妹的家世,能匹配的就是皇子侧福晋这个身份。
整部剧中,若曦有过感情纠纷的只有八和四两位皇子,但她并不想成为他们的侧室。原因很简单,若曦是个现代女性,她不能接受几女共事一夫,更不能接受被大老婆领导,晨昏定省。
若曦愿意和老八在一起,前提条件是老八放弃夺嫡。她知道历史上老八夺位失败,下场悲惨,如果老八愿意为了她放弃夺嫡,也许就可以避免历史上的下场,那么她就委屈自己做个侧室,至少救了老八。但老八不能理解若曦的选择题,在他看来,娶若曦和争皇位完全不矛盾。因为不理解,所以老八没答应,他俩就没了下文。
撇清了情感纠葛的若曦,这时候打的算盘是等到可以放出宫的年纪,她要走遍大江南北,按现代说法,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以若曦现代女性的观念以及她当时的财力,这个打算是完全靠谱的。
但是太子的突然求娶,令若曦感觉到自己处境堪忧,她觉得需要一个避风的港口,她选了老四,按原著中的说法,既然要攀高枝,就选最高的那根好了。
一路行来,若曦和老四确实情深意重。到了老四登基后,老四是给若曦拟了几个位分让她选的,但若曦不愿意。老四不能理解若曦的不愿意,但我们现代人可以理解啊——可以做已婚男身边的女人,但是不愿意跑去他家当名正言顺的小老婆啊。
有人拿若曦要当皇后以及不让老四宠幸年妃说事儿,其实这只是若曦胡搅蛮缠而已,她知道这两条老四都做不到,她不过是以此为借口,拒绝当老四的妃子而已。
但是若曦怀孕了,这就不得不当老四的妃子了,老四给她拟了贵妃的位分,从一个大清皇帝的角度来看,待她甚厚了。但若曦小产了,之后就发生巨变,十四捧着先帝的赐婚旨意,将若曦带离了后宫。
若曦这拧拧巴巴的一生,说到底,是她做不到“既来之,则安之”,她要维护的人太多,八、九、十、十四,还有老九的间谍玉檀。而实际上若曦既然来到大清,和老四两情相悦,并且她知道老四才是最终赢家,那她就应该一心一意站老四立场,这个要管那个要顾,没有金刚钻,揽什么瓷器活?
提到十四,有人觉得他才是最爱若曦的皇子,其实不是的,十四从来没有爱过若曦。起初十四磕的是曦八CP,若曦让十四把镯子还给老八以示与老八情绝后,十四还挺生气,很长一段时间不搭理若曦。
十四一直很羡慕十三和若曦的关系,十三和若曦彼此信任坦然相处,若曦虽是个宫女,但她会大喇喇叫十三倒茶给她喝。十四虽然也当若曦是朋友,但他在若曦面前始终是一个皇子,总是忍不住给若曦分析利弊目的什么的。
直到若曦为了保护十四,疯了似的和敏敏格格赛马,从那时起十四决定像十三一般待若曦——也许他不如十三懂得若曦,但他愿意不问理由不顾利弊地信任若曦保护若曦。
若曦在浣衣局期间,十四三次向康熙求娶若曦,无关男女之情,只为救若曦离开那个苦役之所。最后一次,康熙给了他赐婚旨意,同时告诉他,当年若曦被贬去浣衣局,原因是违抗圣旨不愿嫁十四为侧福晋。
听到这个消息,十四完全没有伤心的情绪,他只是好奇地跑去浣衣局,问若曦自己到底哪里让她看不上?当他明白若曦对老四坚定的心意后,他尊重她的感情,压根没提赐婚之事。
等到老四登基,十四看到若曦没有被封妃,并且在老四身边甚是憔悴,就告诉她若想出宫,自己有法子。当小产后的若曦托十三带话,表示要离开紫禁城,十四捧着圣旨上朝,当众公布先帝的赐婚旨意。老四纵然极度愤怒,也不得不遵从先帝旨意,将若曦赐给十四。
当时的十四是与老四争夺皇位的失败者,被派去为先帝守陵,处境岌岌可危。但他为了顾全若曦意愿,不惜夺走老四心爱的女人,他完全做到了当年自己下的决心——不问理由不顾利弊地信任若曦保护若曦。
若曦到了十四府里,担着个侧福晋的名分,其实就是安静等死。也许即使到这个时候,十四依然不如十三,他依然不是若曦的知己,但在若曦人生的最后一程,他给了她一个安静的院子,陪她笑谈少年往事,也让她可以纵情相思。
一男一女,此情无关风月,当时亦未惘然。
来源:喵小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