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乃文饰演的汤德远手持烟卷,背后是炸毁的日军仓库冲天的火光,他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为妻儿复仇的决绝和平静——这是央视热播剧《归队》中最具冲击力的画面之一。
李乃文饰演的汤德远手持烟卷,背后是炸毁的日军仓库冲天的火光,他脸上没有任何胜利的喜悦,只有为妻儿复仇的决绝和平静——这是央视热播剧《归队》中最具冲击力的画面之一。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想保护家人的男人。”在《归队》最新的剧情中,汤德远(李乃文 饰)对老排长鲁长山(胡军 饰)说的这句话,揭示了这个角色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当其他抗战剧主角光环拉满时,汤德远却显得格外“憋屈”。他原本是东北抗联的二班长,却因家庭羁绊和命运捉弄,信仰一度动摇,甚至拒绝归队。这个角色引发了观众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人理解他的选择,有人怒其不争。
一、角色多维,李乃文化身“非典型”抗战英雄。
李乃文饰演的汤德远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英雄。汤德远因家庭羁绊和命运捉弄,信仰一度动摇,甚至拒绝了老排长鲁长山的归队要求。
与许多抗战剧中毅然从军的英雄不同,汤德远的内心充满矛盾。他不仅没有爽快归队,反而投靠了伪军团长肖铁林,表面上是在为敌人做事。
李乃文通过细腻的演技,将汤德远内心的挣扎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眼神中时常闪烁的犹豫与不安,与传统抗战剧中意志坚定的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二、剧情悬念,妻儿命运引发角色转变。
根据剧情透露,汤德远的妻儿将被日军抓走,作为引诱抗联战士的诱饵。这一变故将成为汤德远重新归队的重要转折点。
最新剧情中,川野已经抓了汤德远的儿子噶伢子,并用他作为鱼饵,企图引诱汤德远和老山东等人前来送死。这一安排将汤德远置于两难境地。
汤德远最终选择炸毁日寇的烟土仓库,重新归队,与老山东等人联手生擒了肖铁林。这一转变凸显了战争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家国大义的复杂关系。
三、演员突破,李乃文从“精英专业户”到接地气班长。
李乃文此次一改往日荧幕形象,塑造了一个接地气的基层班长。汤德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英雄,他有着普通人的怯懦与犹豫,甚至会因为害怕而手抖。
李乃文用细腻的演技将汤德远的内心挣扎与成长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从最初拒绝归队的犹豫,到得知妻儿遭遇后的毅然决然,再到最后炸毁日军仓库的冷静果断,呈现了一个角色完整的成长过程。
四、话题争议,“憋屈”英雄引发观众两极评价。
对于汤德远这个角色,有人觉得他的犹豫和谨慎正是负责任的表现,也有人认为他太过软弱,不够果断。
这种角色争议恰恰证明了李乃文演绎的成功——一个能让观众产生强烈情绪反应的角色,才是真正立体的角色。观众能接受兰花儿劝降土匪的传奇,却难以理解汤德远“逃避归队却主动涉险”的矛盾行为。
当编剧需要制造冲突时,是否必须牺牲角色逻辑?汤德远的转变本可成为点睛之笔,但仓促的铺垫让这个“必要的叛徒”充满违和感。
五、未播悬念,汤德远最终命运引发猜测。
根据剧透,汤德远最终将重回抗联队伍,参与到对日寇的最后反攻中。他与肖铁林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将有一个了断。
肖铁林手中据说还有不少保命符,这是他对汤德远亲口说的。这些保命符对于抗联战士或许有用,但对日寇没有用。
结局中,汤德远很可能帮助救出了自己的妻儿,并杀了川野。最后他们重回抗联,跟着大部队反攻,把日寇赶出白山黑水之间。
最终集里,汤德远、高云虎和福庆三位幸存战士站在大秃子岭上,看着硝烟渐渐散去。他们回到八棵松前,对着树干上的编号敬礼,缅怀曾经一起战斗过的战友。
来源:玉见国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