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协文竟然偷偷翻了玫瑰的口袋,494的账单就像王炸,炸裂了他不为人知的小心脏,也彻底搅乱了他们甜蜜而简单的生活。
在《玫瑰的故事》里,和庄国栋吃饭回到家的玫瑰晕晕乎乎,头重脚轻,还吐了。
方协文竟然偷偷翻了玫瑰的口袋,494的账单就像王炸,炸裂了他不为人知的小心脏,也彻底搅乱了他们甜蜜而简单的生活。
优秀如玫瑰,在跟方协文谈恋爱之前有大把人追当然很正常,但这引起他内心极大的妒忌和不安。
他拿着这张494的小票去到玫瑰跟庄国栋吃饭的地方,还找借口顺带查了摄像头。
看见了视频里高大英俊潇洒的庄国栋,方协文彻底没有了自信。也从那一刻起,他对玫瑰的疑虑和控制欲开始生根。
说方协文对玫瑰没有真爱我不赞同,只是这份真心从一开始就被自卑与偏执裹挟,又因为骨子里的DNA导致他后面的丧心病狂。
方协文对玫瑰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掺杂着不对等的成分。他对玫瑰一见钟情,却藏着难以掩饰的仰望。
彼时的方协文一穷二白,而玫瑰如同耀眼的星星,让他渴望靠近,又忍不住自卑。
这种自卑在他面对庄国栋时被无限放大,庄国栋高大潇洒,无论是外貌还是气势都完全碾压他,成为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即便没有那张494元的小票,庄国栋在他和玫瑰的生活里迟早会出现,但方协文骨子里的不安全感,绝不会因为暂时的平静而消失。
有人认为,如果方协文能按部就班创业,等事业成功后再向玫瑰求婚,他的自卑就会被自信取代,控制欲也会随之消失弥散。
可事实上,一个人的性格底色很难被外界彻底改变。
方协文的事业非常成功,他的偏执是源于对自身价值的不认可,以及对玫瑰的患得患失。
即便他后来事业宏达,内心深处仍会害怕玫瑰因为更好的选择离开自己。
到那时,他或许不会因为一张小票草木皆兵,但可能会因为玫瑰与其他异性正常交往而疑神疑鬼。
会用物质捆绑玫瑰的生活,用“为你好”的名义干涉她的选择,他对玫瑰的呵护,从根源上就带着强烈的占有欲。
玫瑰渴望成为独立的自己,希望通过工作寻找乐趣,她想要的是一段平等尊重、彼此成就的感情。
而方协文给予的“百分百安全感”,更像是一种全方位的包裹,他事无巨细地安排玫瑰的生活,看似是呵护,实际上是想将玫瑰牢牢掌控在自己的世界里。
没有小票的出现,方协文的人生观的狭隘或许会在平淡的日子里被暂时掩盖,但随着两人相处时间的增加,以玫瑰的个性,终究会对方协文的控制欲产生不满。
当矛盾爆发时,方协文骨子里的偏执依然会暴露,他依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要求玫瑰改变,而不是尊重玫瑰本真的意愿。
家庭生活中,方协文是个称职的男人,他会因为想给玫瑰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创业,会在生活中对玫瑰体贴入微,但这些“好”的背后,始终藏着一根名为“不安”的刺。
感情里真正的呵护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掌控,而是彼此尊重、相互理解。
方协文对玫瑰的“好”,始终带着强烈的自我色彩,他从未真正理解玫瑰对独立与自由的渴望,也从未正视自己内心的自卑。
方协文和玫瑰各自原生家庭的差距,导致他们三观存在巨大的鸿沟。这是方协文最想填平的,但他潜意识里是期待玫瑰弯身迁就与他,而不是他跨过自己的狭隘去迎接。
方协文从未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爱玫瑰,如何与自己的自卑和偏执和解。
所以,即便没有那张小票,他也终究给不了玫瑰想要的幸福。
方协文事业有成,在玫瑰家附近买了大平层。女儿小初来看新居,方协文问小初学习情况,小初说压力很大。
方协文竟然说,如果觉得太难就去读国际学校,以后出国留学就好了,不必那么辛苦。
玫瑰很意外,说他不是最讨厌留学生吗,为什么还要送女儿出国留学。方协文回答,他只讨厌过一个留学生。
言外之意,他只是讨厌庄国栋而已,并不是完全讨厌留学生。
即使庄国栋不回上海和玫瑰吃这顿494块钱的饭,待事业宏达,爱情瓜熟蒂落时再向玫瑰求婚,也无法掩盖他那敏感的自卑和偏执。
玫瑰爸妈从北京来上海,一心想跟玫瑰多呆写时间,没去看方协文的公司和还没有入住的新房,他就认为两老看不起他。
玫瑰回北京探亲,他居然不可理喻地破口大骂:北京有谁在呀?
他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随着事业发展反而越来越魔怔,连玫瑰穿裙子,做指甲,甚至回北京都指手画脚,更产生了玫瑰出去上个班就跟别人跑了这么无聊的想法。
那张“死就死”的小票不过是玫瑰放下初恋的封印。
方协文却如临大敌,紧张不已,而他的自卑和狭隘成为婚后神经质的最大根源,他那间歇性的“发癫”,终于作死了稳稳当当的幸福。
来源:妮丫妮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