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观众为啥迷上中国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7 06:49 2

摘要:中国剧在海外市场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近期,有报道称“C-Drama”(Chinese Drama,中国电视剧)成为海外新热词。在海外社交平台上,“C-Drama”话题下已有数百万个帖子,在东南亚、日韩等地的多个新媒体平台,中国剧出现了“霸榜”现象。

中国剧在海外市场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近期,有报道称“C-Drama”(Chinese Drama,中国电视剧)成为海外新热词。在海外社交平台上,“C-Drama”话题下已有数百万个帖子,在东南亚、日韩等地的多个新媒体平台,中国剧出现了“霸榜”现象。

海外观众为啥迷上中国剧?独一无二的故事魅力是关键。《庆余年》《藏海传》等既扎根中国文化传统,又蕴含人类共通的情感价值,特别是古装题材,通过精致还原古代场景、服饰和礼仪,为海外观众提供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制作水平日益精良,也是中国剧圈粉海外观众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头部剧集的单集投资达千万元级别,这些投入直接体现在服化道、场景搭建、后期制作等各个环节,电影级画质征服了全球观众。

中国剧“圈粉”世界,是中国文化扬帆出海的一朵醒目浪花。这些年,网剧、网文、网游风靡海外,微短剧、潮玩吸引全球粉丝,中国文化出海浪潮迭起。据商务部统计,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1.4万亿元,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放眼全球,文化贸易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围绕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韩国宣布到2027年将文化内容出口额提高到250亿美元;日本推出“酷日本”战略加速文化产品输出;美国流媒体巨头也在持续加大全球内容投入。我们该如何把握机遇,进一步扩大优势?

从“单向输出”升级为“深度共创”。文化出海既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以近期热播的《三十而已·曼谷篇》为例,泰版改编“入乡随俗”,充分融合本土元素,在人物设置、情节走向和戏剧冲突等方面,进行深度“二创”。这种共创“中国主控海外制作”模式,一方面将中国成熟的创作理念和工业标准输出海外,另一方面也通过海外经验汲取创意灵感,反哺国内IP开发。中国剧出海从单纯的版权售卖升级为IP开发;泡泡玛特不断在IP的艺术设计中融入国际化元素;网文平台推动作家与海外读者互动创作。研究不同市场受众偏好,充分融合当地文化,在精准传播上下功夫,可以为文化出海提供新思路。

数智赋能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变量。借助数字化运营,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在海外持续火爆;阅文基于AI大模型工具,赋能网文作品“一键”出海。这些成功样本,都少不了数智技术加持。文化企业要把握机遇,让数智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全链条创新升级,为文化贸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数字平台在文化出海中的角色正从“渠道”向“引擎”升级。从ReelShort在欧美微短剧市场独占鳌头,到TikTok上的“中国旅游”话题播放量突破10亿,再到起点国际吸引全球超3.5亿用户,这些案例都离不开数字平台的推动。下一步,要让平台企业充分融入当地数字经济发展,从“走出去”到“融进去”,为推动文化出海发挥更大作用。

只有拥抱变化、坚持创新、开放合作,才能在文化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软实力”“硬科技”双轮驱动,我国在全球文化贸易格局中必将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姜天骄)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四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