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1994年的东京人口,大概也有1000万上下(2025年是1400万),在这种特大城市里,在没有社交软件(ICQ1996年才推出)、没有移动电话(当年已经有类似大哥大的移动电话,但是剧中没有人用过)、搬家换固定电话的情况下(去洛杉矶之后,莉香肯定不
《东京爱情故事》这部电视剧结局处处透露着诡异,我甚至怀疑,这部剧能在日本甚至东亚范围大火,也是暗合了日本的民族性。
《东京爱情故事》的大结局再加之后的特别篇,里面很多诡异的行为,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跟日本这个国家结合起来,很多事情就想通了。
一,莉香去洛杉矶之后的行为诡异,类似日本上千年来的大陆政策。
外派洛杉矶分社三年,她只干了半年就辞职了,那么剩下两年半时间在干嘛?结合特别篇来看,莉香又回到了东京入职了新公司,还接待了后辈大潼。
1991年-1994年的东京人口,大概也有1000万上下(2025年是1400万),在这种特大城市里,在没有社交软件(ICQ1996年才推出)、没有移动电话(当年已经有类似大哥大的移动电话,但是剧中没有人用过)、搬家换固定电话的情况下(去洛杉矶之后,莉香肯定不能续租东京的房子),能找到一个人的概率有多大?可以这么说,莉香不主动出现在完治上班的路上,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不信可以问问70、80后,小时候的玩伴有多少就是这么失联的。
但是,莉香就这么出现了,不排除她已经暗暗观察了完治很久,然后故意在完治和里美面前晃了好久才被发现。
莉香的这种诡异的行为,跟日本上千年来的大陆政策非常相似,从663年的白江口之战算起,到1592年-1598年的文禄庆长之役,再到1894年-1895年的甲午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1910年的《日韩合并条约》,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的七七事变。日本这个国家,上千年来一直都是想登陆东亚大陆的上岸的,莉香虽然没有那么持久,但是人生有几个三年?等了三年,就为了再见完治一面?我看未必这么简单,结合莉香当过部长小三的历史,她一定还有别的目的。全剧里也就这里莉香叫了一声“永尾君”,之前都是丸子丸子的叫。
二,1993年拍《东京爱情故事特别篇》也不换个季节,东京难道就一个冬季?这像不像日本一直憧憬1895年-1945年的辉煌时刻?
甚至找了个完治的替身大潼,衣品跟完治类似,也是喜欢穿白色外套。这么火的剧,我就不信织田裕二不能抽点时间拍个特别篇(只有十几分钟)。
而日本少数右翼,或者政府高层,还是幻想着那50年的辉煌时刻,哪怕是“一亿玉碎”,也不惜再延续几年,哪怕坚持到1946年、1947年,日本全境被占领了也无所谓。而《东京爱情故事特别篇》就是类似1946年、1947年,只是对前面辉煌的延续,根本没有新东西出现。
三,爱媛县久万中学校舍上刻着两人的名字,片刻灿烂当永恒(实际两人只交往了三个月)。跟日本的神社以及国花樱花的属性相通。
刻名字其实挺幼稚的,跟精神小伙和精神小妹互相在身上纹对方的名字一样,才三个月的感情,没必要这么追忆,片刻就是永恒,那永恒是什么?完治和莉香之后的伴侣怎么想?
这种爽一把就死的情形,日本历史上不要太多,某个神社里都是这样的人。比较典型的还有本能寺放把火就完蛋的明智光秀,以及死后连家名都没留下的丰臣秀吉。至于樱花,一首《同期の桜》即可表达。
四,莉香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男人才能镇住她?是三年后的完治,还是之前的部长?类似二战后的日美关系。
剧里的女三长崎尚子和男二三上健一的遭遇,其实就类似解释二战后美日的关系,只有强势的太上皇麦克阿瑟和美军的航母海,才能震慑住日本。同理,赤名莉香也需要一个强势的男人,让她不要再想三想四,安心工作。
二战后的日本,甚至在2000年左右,海军自卫队的实力都是相当强劲的(比能压制中国海军),但是却安心地当美国第七海军的“反潜大队”,都四艘航母了(驱逐舰那是自欺欺人),还是只能飞直升机。日本空军也类似,心神战斗机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机型都是用美国空军的猴版。而随着美军的势力衰弱,日本也越来越不安分,说不定哪天,日本会背刺美国,就跟莉香最后时刻主动放弃了完治一样。
说好的最后一班车一起走,莉香提前跑了;同理,美国衰落了,日本将来提前跳船也不奇怪。
总结,《东京爱情故事》的结局真的比较诡异,但是结合一下日本的民族性,也许一切就有解了。
来源:知乎尼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