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开始,冷清秋在嫁入金家的时候也算是拿到一副好牌,虽然金燕西不靠谱,但他的那几个姐姐是个顶个的优秀,而且在金家上下,除了与白秀珠关系亲密的三嫂对清秋态度稍显冷淡外,其余众人皆对她喜爱有加,尤其是金老爷和金太太,对清秋更是关怀备至、青睐不已。
要说起女人高嫁的典型案例,《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首当其冲。
刚开始,冷清秋在嫁入金家的时候也算是拿到一副好牌,虽然金燕西不靠谱,但他的那几个姐姐是个顶个的优秀,而且在金家上下,除了与白秀珠关系亲密的三嫂对清秋态度稍显冷淡外,其余众人皆对她喜爱有加,尤其是金老爷和金太太,对清秋更是关怀备至、青睐不已。
在决定迎娶清秋之前,金家内部还曾就清秋和白秀珠二人进行了一番比较与权衡。
彼时,道之说:
“人家模样儿现在且放到一边,就是那一种温柔的样子,一见就让人喜欢。若是让他娶一个能交际的少奶奶,不如娶一个出身清苦些的,可以给他当把钥匙。”
金太太道:“秀珠那孩子呢,倒也很伶俐,就是小姐脾气大一点。他们私人方面,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我是不知道的。”
经过一番细致比较,大家心里都有了底,觉得还是清秋与燕西更为相配。金太太向来不太把门第观念放在心上,她更在意的是女孩子本身的品性如何。
说起来,冷清秋会嫁入金家,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她当时怀有身孕,别无他选。金燕西心里也清楚,清秋怀孕这事要是传出去,肯定会闹得满城风雨,所以他心急火燎地去找四姐帮忙,求她无论如何都要尽快把清秋娶进门,省得生出什么变故。
筹备婚礼那段时间,金燕西还是老样子,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对婚事一点儿都不上心。可金家四姐道之就不一样了,为了弟弟燕西和清秋的婚事,她忙前忙后,累得够呛,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
金老爷和金太太最终同意让燕西娶清秋,是因为他们了解清秋,虽说她出身贫寒,但知书达理、温柔贤惠,还特别有才华。他们希望清秋嫁过来之后,能用她的优秀品质影响燕西,让这个不思进取、整天只知道玩乐的儿子能有所改变,变得积极向上。
清秋自己也知道家里条件不好,怕到了金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会被人笑话,所以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的。
金太太就喜欢她这种守规矩、懂礼数的性子,对清秋这个儿媳妇很是满意。而且自从娶了清秋,燕西确实比以前收敛了不少,没那么胡闹了,金太太也盼着清秋能继续影响燕西,让他改掉那些坏毛病。
清秋在金家处处都很谨慎,对待下人谦和有礼,和兄弟姐妹相处也挑不出什么错处。只是她生性喜欢安静,不太爱凑热闹,常常和家里人玩不到一块儿去。
三嫂玉芬就因为这个,总在背后说清秋太清高,不合群。
但好在金太太压根没把三嫂玉芬的话没往心里去。毕竟当初玉芬一门心思撮合她表妹秀珠和燕西呢,所以对玉芬这些小动作,金太太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后来发生的两件事,让金太太对清秋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第一件事是冷清秋在丧期偷偷回了娘家。
金先生突然意外离世,走得匆忙,什么话都没留下。家里一下子没了主心骨,所有人都慌了神,整天提心吊胆的。
按照规矩,金先生去世后,丧期里家里人都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守丧,不能随便外出。可巧清秋的母亲生病了,清秋在家里坐立不安,心里一直惦记着母亲,想回去看看,却又不敢违背规矩。
金燕西心疼妻子,就劝她偷偷回去一趟。清秋心里也明白私自出门不合规矩,可实在放心不下母亲,最后还是偷偷回了娘家。
说来也巧,这事儿偏偏让三嫂玉芬撞见了。玉芬自己也是偷偷跑出去的,回来的时候碰到了清秋。她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反倒揪住清秋不放,开始大做文章。
很快,冷清秋偷偷回娘家这件事就在金府上下传开了。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儿肯定是玉芬在背后捣鬼,私下泄露出去的。
金太太自然也听说了这件事。以前她觉得清秋知书达理,对各种礼节应对得都很得体,很是满意。可现在,清秋在丧期明知故犯,偷偷出门,这让金太太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她以前那些表现都是装出来的,太虚伪了。
从这件事起,金太太对清秋的信任开始慢慢动摇了。
而清秋呢,还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金太太已经对她有了看法。她怕金太太发现她偷偷回娘家的事,表面上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金太太看着她神色自然,心里更加确定,清秋这个人不能只看表面,她的为人远没有自己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清秋察觉到金太太似乎总在留意自己,她琢磨着,大概是因为自己肚子一天天明显起来了。在她心里,怀孕这事儿眼下还不适合声张,可她没想到,这想法竟让误会像滚雪球似的,越闹越大了。
金太太本就因丈夫突然离世,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满心的悲痛和烦闷无处发泄。这下可好,清秋这事儿撞到了枪口上,她便不自觉地把不少怨气都撒到了清秋身上。
要知道,清秋平日里可是最守规矩的,结果却在丧期偷偷跑出门去。反观家里那些平时总不着家、不怎么守规矩的人,这段时间都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守丧。两相对比之下,金太太心里对清秋的怨恨和不满就更深了。
第二件事,则是清秋未婚先孕的事暴露。
更让金太太窝火的是,她后来发现了清秋未婚先孕的事儿。其实清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把自己早就怀孕的情况告诉金太太,可她哪里知道,金太太其实早就心里有数了。
丧礼结束后,金太太拉着道之,一脸不屑地说:
清秋这孩子,我先以为她还不错,而今看起来,也是一个外实内浮的女子。我这两天才知道,她和老七胡闹得够了,才嫁过来的。大概不久,笑话就出来了。
金太太口头上虽宣称这是个自由开放的时代,即便未婚先孕或是未婚生子也无可厚非,可骨子里却最是鄙夷这类行径。
更何况清秋素来给人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印象,如今竟被揭露出婚前有孕,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令金太太如鲠在喉。加之清秋在守丧期间私自外出,更让金太太觉得她表里不一,如今看她的一举一动都透着虚伪。
任凭旁人如何为清秋美言,金太太始终冷若冰霜,充耳不闻。甚至在清秋分娩当日,金太太面上虽堆着笑,私下却拉着燕西追问孩子的身世。
这一问,恰似揭开她心底的猜忌——在她眼中,清秋已然是个品行不端的伪君子。
正是这两桩事,让金太太对清秋彻底寒了心。以至于后来清秋与燕西闹到要分道扬镳时,金太太非但不出言相劝,反觉得清秋是在无理取闹,始终冷眼旁观,未施半分怜悯。
其实通过冷清秋的婚姻,我们可以看出,女孩高嫁会有很高的风险。
只是因为清秋出身寒门,所以豪门的家长对她就会带有审视的态度,即使他们表面和和气气的,但在暗处他们会观察你的一言一行。
在他们眼中,那些高嫁的女孩既然嫁入豪门,那么她们的所作所为都应符合豪门的标准。
即使冷清秋在服丧期间回娘家是因为看望生病的母亲,有合适的理由,可金母仍旧会以破坏豪门规矩而对清秋产生偏见。
后来在得知清秋未婚先孕后,金母竟然怀疑起孩子的身世。在她眼中清秋是带着目的嫁入金家的,却从未想过没有金燕西,清秋也怀不上孩子,更何况金燕西在认识冷清秋之前就同时跟不同的女孩子交往,但在金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怎么做都是对的,而清秋有一点不和她意,她就能找出一堆不是。
这就是豪门的偏见,因为他们豪门,因为他们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所以在他们眼里无论怎样都是对的,即使放个屁那也是香的,但社会地位比他们低的人接近他们则永远是带着目的的,若是有一点不合他们的意,他们就会一脚把你踢开。
所以女人无论高嫁还是低嫁,充实自身实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唯有自己强大,我们才能不活在别人的规则中,而是遵循自己的节奏,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来源:李李看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