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是“异曲同工”还是“如出一辙”?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5 19:14 7

摘要:林伟、王艺伦联袂执导,夏德俊、刘艺丹、姜超等主演的年代谍战剧《特别行动》第28集,童江南与张少幕师生在童家再度会面,童江南告诉张少幕“今天李文博(华人探长)又来过了”,张少幕问李文博来干什么,童说李文博要重新调查张少幕杀死党勋琦一案。张少幕十分担心,对童说了句

林伟、王艺伦联袂执导,夏德俊、刘艺丹、姜超等主演的年代谍战剧《特别行动》第28集,童江南与张少幕师生在童家再度会面,童江南告诉张少幕“今天李文博(华人探长)又来过了”,张少幕问李文博来干什么,童说李文博要重新调查张少幕杀死党勋琦一案。张少幕十分担心,对童说了句:“老师,他这么做,和苏行(苏行也在追查张少幕杀死党勋琦的真实缘由)不是异曲同工吗?”

此处的“异曲同工”用得实在是不伦不类,应该改为“如出一辙”,或者“一样居心叵测”。因为剧中此时的情境是国民党特务张少幕因内部火并杀死了同为军统特务的党勋琦,十分害怕事情败露,对共产党人苏行和香港警探李文博调查党勋琦离奇死亡案是既反感又害怕,怎么可能用个褒义词“异曲同工”来夸李、苏二人的做法呢?

“异曲同工”与“如出一辙”无论是在感情色彩上,还是在词义上都有很大不同。

“异曲同工”是个褒义词,“如出一辙”是个中性词。

“异曲同工”原意为不同的曲子有着相同的影响,同样精彩。比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文章、言论一样精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相同奇妙的效果。如:
1.上下千年,虽气运推移,文质迭尚,而异曲同工,咸臻厥美。”(上下几千年,尽管时代变化,对文章“文”与“质”的推重有所不同,但不同的文学作品都努力追求精巧,都希望达到最美好的程度。)——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一》

2. 故曹、刘、阮、陆,下及李、杜,异曲同工,各擅其时,并称能言。”(所以说曹植、刘桢、阮籍、陆机,一直到李白、杜甫,他们的作品虽然不同,但都极精妙,在各自的时代表现得十分突出,他们都被世人称赞为写作能手。)——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3. 总的看来,此单元在全书中的作用是继往开来的转捩点,与有异曲同工之妙。”——茅盾《关于短篇小说的通信·五·关于》

“异曲同工”出自唐·韩愈的《进学解》,原文作“同工异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说的是汉代的扬雄、司马相如虽然作品不同,但同样精巧。
“如出一辙”,原意是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彼此言论或行动情况非常相似,可以用于贬义场合,也可以用到褒义情境。如:
1.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自古以来享有威名的大将,立下名扬天下的大功劳,晚年却犯下错误不能善终的,多半是因为居功夸能以致于骄傲轻敌导致……关羽、王思政、慕容绍宗、吴明彻这四个人的过错,是一模一样的。)——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名将晚谬》

2.古玩玉器接连被盗,作案手法如出一辙。——2023年10月30日《浙江法治报》

以上两例中,“如出一辙”是个贬义词。下面两例中,“如出一辙”则作褒义词用:

1.遥远相隔的民族有着这样如出一辙的民族传说。——秦牧《宣扬友爱的民族传说》

2.他(艾奇逊)所说的和我们共产党人或其他先进人们所说的,就某些材料和某些结论来说,如出一辙。——毛泽东《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

“如出一辙”也可写作“若出一辙”或“如出一轨”,如:
1.天下乃钳口绝笔,以成乎同恶相扇之势,此唐、宋之所以亡,与汉末党锢之祸若出一辙

也。(普天之下于是大家都闭口不作声,笔墨也不伸张正义,坏人互相勾结,共同扇动作恶,这就是唐、宋灭亡的共同原因,与汉末党锢造成的祸端一模一样。)——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中宗·十七》

2.历史的进行是仿佛如出一轨的。——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

“居心叵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居心:存心;叵:兼词,不可的意思。

来源:文化点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