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对于我们六零后来说,在87版《红楼梦》播放的时候,观众也是一片嘘声,失望,太失望了,感觉完全不是我们心目中的《红楼梦》。
据说,我国四大名著将再度翻拍,而此次翻拍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工程进行,与过去的反派都不一样。
而每一次《红楼梦》的翻拍都会激发观众们的期待,而当翻拍的四大名著影视剧上映,最失望的往往是《红楼梦》。
不为别的,只为87版《红楼梦》已经成为标杆。
可是,对于我们六零后来说,在87版《红楼梦》播放的时候,观众也是一片嘘声,失望,太失望了,感觉完全不是我们心目中的《红楼梦》。
只是,那时候没有网络,大家只有通过书信表达。
可是,别小看书信,当年春晚导演面对一大麻袋观众书信批评春晚的失败,其压力不比今天编导面对网络上的质疑声。
而且,这些批评信件又不能撕毁,反正就放在那里,让你眼睁睁看着那沉重的麻袋,给你添堵(今天的许多非常自负的导演都把观众的批评当作给他们添堵)。
春晚导演如此,央视版《红楼梦》的导演王扶林也如此。
可以说,从开始筹备《红楼梦》的拍摄,主创人员就已经面对各种压力,那时没有资本介入,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一道行政命令也会让你的作品下马。
而且,当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过渡时代,上面让你拍电视剧,但是,要钱没有,要设备吗?就那些,你们看着办吧。
这让《西游记》的导演吃尽苦头,弄得焦头烂额,许多非常仙气的场景都不得不接地气,而王扶林的《红楼梦》索性去掉警幻仙姑的戏份。
而且,在87版《红楼梦》投拍之前,也有标杆,这就是王文娟和徐玉兰等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因为周璇版和香港的《红楼梦》都没有上映),虽然大家不适应徐玉兰的女版贾宝玉,但是,年近40的王文娟把林妹妹饰演得惟妙惟肖。
浑身透出的气派以及举手投足间那份优雅从容与书卷气,那份仙气简直活脱脱的林妹妹。
于是,最大问题出现了,去哪里寻找林妹妹?寻找宝哥哥,宝姐姐,去哪里寻找贾母,王熙凤,寻找紫鹃、晴雯、袭人等小丫头?
除了观众疑虑,担心《红楼梦》砸锅,别忘了,还有无数红学专家也在用挑剔的眼光注视着新的宝哥哥、林妹妹、宝姐姐以及贾母、凤姐、贾琏、柳湘莲等。
一位红学家戏谑地说:“拍什么《红楼梦》,贾宝玉可能还在幼儿园啦。”
不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87版《红楼梦》播放了,而播放结果却是收获骂声一片,剧情呢?当年阅读《红楼梦》的读者很少,我也只读过一本《红楼梦诗抄》大概了解了《红楼梦》。
而主要剧情,大家都是以徐玉兰和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版《红楼梦》为主,越剧版《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从林黛玉进贾府,宝黛相见开始,到林黛玉仙逝,贾宝玉被金玉良缘欺骗,娶薛宝钗却在为林妹妹哭灵以后离家出走。
而其中经典唱段《天上掉下林妹妹》、《黛玉葬花》以及《宝玉哭灵》在后来许多晚会被越剧演员演唱。
不知民国版周璇主演的《红楼梦》以及后来香港的《红楼梦》是不是按照这样的主线来叙事。
总之,按照这样的叙事拍摄《红楼梦》几乎都被观众接受。
而电视剧容量比电影丰富,篇幅也比电影长许多,因此,87版《红楼梦》将《红楼梦》前几回剧情都拍摄出来,比如,甄士隐落魄,贾雨村发迹,一僧一道出场,《好了歌》,葫芦僧判葫芦案等都得以展现,让观众对《红楼梦》有更深的理解。
后来的版本几乎与87版万变不离其宗,比如89年北影谢铁骊版《红楼梦》,03年李少红的《红楼梦》等。
而小戏骨《红楼梦》因为主要面向小观众,他们无法理解过于复杂的四大家族关系,因此,也像当年的越剧《红楼梦》一样,以宝黛爱情为主线。
越剧版《红楼梦》产生的时代是观众几乎文化不高,几乎没有读过《红楼梦》,甚至连饰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越剧大师徐玉兰和王文娟也是因为生活所迫,过早从艺,没有接受正规中小学教育的演员。
而她们能够完美塑造角色,全靠她们自学,领悟。
除了他们,87版《红楼梦》的演员也没有什么重点高校的文凭,甚至不是中戏、上戏、北电以及谢晋恒通电影学校的毕业生。
他们有的是话剧演员(比如陈晓旭)电影演员(欧阳奋强,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童星,陈剑月、西安电影制片厂)舞蹈演员(张莉、成都战旗歌舞团)戏曲演员(邓婕,川剧,侯长荣、扬剧)甚至还有许多演员直接从街头拉来,而他们都是工人、售货员等非艺术职业演员。
可是,他们的领悟反而比今天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甚至从重点高校毕业的演员领悟更加透彻。
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些演员接受为期3年的封闭式培训,接受红学专家亲自点拨教诲的结果。
就因为3年时间封闭训练这一条件,吓退当时的许多当红明星,谁愿意3年时间耗在圆明园埋头学习啊,要知道,那时候演员早已开始走穴挣钱了,不然,怎么维持生活开支?怎么维持明星范儿呢?
这部依靠非专业影视演员,甚至非专业演员拍摄出来的《红楼梦》虽然也被骂了许多年,王扶林他们收到的批评性肯定不比85年春晚导演黄一鹤少,但是,如今却越来越成为经典,成为《红楼梦》的天花板。
而且,今天的观众可不是当年的观众,连小说《红楼梦》都没有读过,只看过越剧《红楼梦》。
今天的观众以及网友中,吃透《红楼梦》的大有人在,而且,今天网络发达,网友不需要写信给编导,在拍摄前给他们推荐自己心目中的(《红楼梦》)角色,在拍摄后吐槽剧情。
有网络,立刻就可以做这一切。
比如,李少红以及胡玫拍摄《红楼梦》,观众只能推荐演员,只是比过去书信时代好一些,过去给导演推荐演员,只能提到演员的名字,谁饰演谁,至于导演采纳与否,就和观众没有关系了。
而李少红以及胡玫拍摄《红楼梦》网友可以通过网络将演员图片发布在网上,就算编导看不到,网友可以看。
而今年,网上刚透露郑晓龙将执导《红楼梦》,网友不但推荐演员,而且用AI技术已经为这些演员完成妆造,让陈都灵、檀健次、孙俪变成林妹妹、宝哥哥以及王熙凤。
这让郑晓龙也有压力。
只是,没有想到,郑晓龙导演把《红楼梦》的编剧给了《甄嬛传》以及《如懿传》的作者流潋紫。
这让热看不懂了,他太太王小平不是编剧吗?《甄嬛传》、《芈月传》如果没有他太太操刀,能够成为经典吗?
而流潋紫,其他不说,《如懿传》就是她自己编剧,结果宫斗不像宫斗,言情不像言情,婚恋不像婚恋,整个四不像。
当然,网上还有这个说法,郑晓龙的《红楼梦》将以元春为主角,以元春进宫、省亲为主线来展开剧情。
这个角度很新奇,只是,你确定这是《红楼梦》?
感觉这回郑晓龙导演已经开始摆烂了。
可是,郑导,你确定拿四大名著摆烂,不怕晚节不保吗?
收手吧,《红楼梦》,要不然换一个导演,哪怕非专业导演,比如饺子,比如导演今年九三抗战晚会的两位美女导演。
来源:天天开心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