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家人讲过,以前收租得用斗刮平再刮平,多出一把谷子都能吵到半夜。
刷完《生万物》,满屏弹幕都在吵:地主到底该不该被“洗白”?
一句话戳心——有人祖辈真是地主,看完剧直接破防。
宁学祥抠门到一粒米都要数,算盘珠子崩农民脸上,这画面太熟。
老家人讲过,以前收租得用斗刮平再刮平,多出一把谷子都能吵到半夜。
剧里没夸张,只是把当年“抠”字写在了脸上。
可转头一看,绣绣的哥哥把地契扔进火盆,跟着队伍走了。
弹幕瞬间分裂:有人喊“假”,有人喊“真”。
其实真事不少,动荡年代,不少地主家的小儿子读书读出一身反骨,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分自家田。
剧没编,只是把“裂开的家庭”摆上台面。
农民也不是单线条。
封大脚苦哈哈种地,镜头一转,封三父子偷奸耍滑还通敌。
村里老人常说,穷山恶水不光养刁民,也养好汉。
剧把这句土话拍出来了,观众反而不适应。
土地更魔幻。
封大脚跪在地头哭,那表情像失恋。
年轻人笑他傻,可老一辈懂:地就是命根子,卖了等于卖血。
剧里把“恋土”拍成了爱情戏,土腥味直冲鼻子。
争议最大的“圣母”桥段,绣绣后期原谅所有人。
有人骂假,有人哭崩。
其实想想,那个年代真有这种人,一腔热血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剧没美化,只是没按观众想要的爽剧走。
看完就一个感觉:地主不是标签,农民也不是符号。
大家都被时代推着跑,有人跑成英雄,有人跑成反派。
剧只是把灰扑扑的真相摊开,爱信不信。
来源:沙漠努力前行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