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方面,是年代剧的故事,比较贴近真实生活,让观众很有代入感,容易引发共鸣。
近年来,口碑最好的剧是什么题材?
相信,很多观众都猜到了答案——年代剧。
不得不说,这些年国产剧市场非常“卷”。
各类题材井喷,可谓是百花齐放。
不过,只有年代剧,是一部接着一部爆款。
一方面,是年代剧基本上都是众星云集,演员阵容非常雄厚;
另一方面,是年代剧的故事,比较贴近真实生活,让观众很有代入感,容易引发共鸣。
但是,相比同类型的剧集,这部年代剧却有点不太一样:
年代剧《足迹》,在腾讯视频首播。
观众在看到海报后,可能会有些疑问:为什么在这间房子内,6个人的穿着,好像不是同处于一个时代?
其实,这就是该剧设定新颖的地方。
《足迹》,是一部跨年代群像剧。
整个故事围绕上海法租界一栋老洋房,串联1930、1950年、1990年三大历史阶段。
通过将小人物置于时代背景之下,以小见大展现了三代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和抉择。
正因为如此,《足迹》播出后,实时热度破17000。
收视第一,轻松登上现实剧榜第1名,评分高达9.4。
一口气追完6集,我想说想要看懂这部剧,必须抓住这三个关键字。
第一个字——烈。
1936年,距离淞沪会战只有1年不到。
林斯允(林允 饰)留学归国,准备在国内创办一家妇产医院。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父亲突然离世,家族背负巨额债务。
而律师程敖(丞磊 饰),带着黑帮的人上门催债。
原来,林斯允的大哥,欠了曾培德(宁理 饰)一大笔钱,所以程敖这次来就是要收回林家的房产。
没想到,林斯允拿着刀挡住了程敖。
就在双方僵持之时,一个小混混看上了林家一个丫鬟,双方拉扯时发生冲突,结果丫鬟撞到头当场身亡。
对方仗着有曾家大少爷曾大伦撑腰,对林斯允不屑一顾。
没想到,林斯允直接将消息放给了媒体。
曾培德见压不住,只好赔礼道歉,并将儿子送到国外避避风头。
这件事,到此才终于告了一段落。
第二个字——疑。
黑帮老大曾培德带着养子程敖刚在饭店坐下,就将目光对准了一个服务员顾维民(唐曾 饰)。
他立刻叫住对方:“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见此情况,顾维民立刻否认。
曾培德继续问道:“民国十六年,我在南京认识了一个人,他叫罗英汉,跟你长得很像。”
听到曾培德的问话,顾维民连忙摇头。
可能是认错了人,曾培德起身握手,表示是自己搞错了。
然后,曾培德意味深长地说:“如果将来能见到这个罗英汉,替我转告他,我很欣赏他。”
走出酒店后,曾培德告诉程敖:“刚才我跟他握手,他的那只手,是长期握枪的手。”
“只要是抗日,不管他是谁,我都支持!”
37年的上海,日军蠢蠢欲动,各方势力在此角逐。
此时,距离淞沪会战仅仅不到半年时间。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谍战大戏!
第三个字——真。
不难看出,《足迹》的故事架构,采用的是三重时空叙事,并且正好切中历史时间节点。
1930年代,抗日烽火燃起,程敖虽然出身帮派却坚守正义,在法庭疾呼 “四万万同胞不愿成为亡国奴”,为抗日志士辩护。
1950年,正好处于工业改革,展现了林斯允侄女易弋(童瑶 饰)的抉择,从医生转型为服装设计师。
1990年,遇到了改革创业浪潮,一群年轻人“下海”经商,展现了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务实挣扎。
为了凸显各个年代的质感,故事在细节上做了很大的还原。
比如,30年代旗袍西装、50年代统一工装、90年代牛仔卷发等高度复刻。
而且在道具上,50年代缝纫机、90年代杂志等都有呈现。
难怪,剧集开播后,被央视评为 “年度质感剧作”。
“一座老洋房,三代人足迹”。
从三个角度,可以窥见不少看点。
一看家国情怀:程敖在法庭上的抗日宣言、林斯允战火行医的信仰坚守。
二看女性觉醒:林斯允 “再难也要开医院” 的坚韧,以及易弋“剪碎旗袍”的成长。
三看细节考究:从30年代石库门到90年代商海,复刻祖国60年的变迁史。
总的来说,《足迹》平衡好了故事性与历史感,展现了不同时代浪潮下的人物群像。
这样的视角,有一种时间的穿透力,带领观众来了一场奇特的穿越之旅。
好的年代剧,就像一面镜子,从中能够看到曾经的影子。
来源:陶都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