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潘仁美挂帅征辽,宋太宗御驾亲征,结果大宋君臣被困幽州。老将高怀德、高怀亮、曹彬战死,足见潘仁美这个元帅实在不合格。宋太宗写下搬兵血诏,将杨家将请到幽州解围。杨七郎一人力杀四门,把辽国大元帅韩昌韩延寿的百万大军搅得大乱。杨家将大队人马杀到,七郎八虎闯幽州,韩昌即
杨七郎劈死潘仁美之子潘豹,潘仁美自此怀恨在心,潘杨两家结下了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
潘仁美挂帅征辽,宋太宗御驾亲征,结果大宋君臣被困幽州。老将高怀德、高怀亮、曹彬战死,足见潘仁美这个元帅实在不合格。宋太宗写下搬兵血诏,将杨家将请到幽州解围。杨七郎一人力杀四门,把辽国大元帅韩昌韩延寿的百万大军搅得大乱。杨家将大队人马杀到,七郎八虎闯幽州,韩昌即刻撤军。
此时潘仁美故意刁难,不让杨七郎进城。此前他面对辽军四面围城毫无办法,杨家将一来问题便迎刃而解。
潘仁美觉得很没面子,便鼓动宋太宗参加金沙滩双龙会。殊不知这是天庆梁王和韩延寿设下的鸿门宴,若没有变故,宋太宗接下来恐怕就得写降书顺表,提前去五国城坐井观天了。
就在这时,金刀令公杨继业挺身而出,护着宋太宗坐驴车逃出金沙滩。留下的七郎八虎,大郎替宋皇而死,二郎代八贤王殒命,三郎被马踏如泥,四郎、五郎、八郎下落不明,只有六郎和七郎回到幽州。
宋太宗和潘仁美十分尴尬,自己的鲁莽和任性,却要杨家将来收拾残局。
宋太宗面对杨继业、杨六郎和杨七郎父子三人,既感激又忌惮。自古救驾之功莫大,可他该如何封赏他们父子呢?潘仁美则盘算着,只有除掉杨家将父子,自己才能继续掌权。
宋太宗无颜面对杨继业,匆匆回京。临走时让潘仁美继续担任元帅,杨继业为大将,还安排有勇无谋的呼延赞为监军制衡潘杨两家。
潘仁美支走呼延赞,命令杨六郎和七郎外出镇守卢沟桥。他私自修改开高级军事会议的时间,且不通知杨继业,以杨继业误卯为由将其痛打军棍,又安排杨继业出城迎战韩昌。
六郎和七郎为救父亲,未得军令便离开防地。韩昌将他们父子三人引入两狼山伏击圈。杨继业带着老弱病残士兵,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潘仁美在幽州城拒不发救兵。
此时杨继业父子三人陷入无解之境。他们在辽军重重包围中突围回幽州,潘仁美是否会让他们进城成了难题。若进不了城,他们会继续遭辽军追杀;若进了幽州城,潘仁美定会治杨继业战败之罪,杨六郎和七郎也会因擅离防地获罪。
杨七郎回幽州被潘仁美乱箭穿心射死。即便杨继业和杨六郎成功突围,同样面临能否进城的问题。潘仁美为掩盖杀杨七郎之事,会污蔑杨继业和杨六郎为叛徒并杀之。
若他们没有旨意回到京城,金沙滩的功劳便会付诸东流。面对潘仁美的污蔑,他们将陷入无尽审查。
杨继业本是北汉大将,归宋后忠心耿耿保大宋,绝不可能投降辽国。
杨继业到了苏武庙,看到李陵碑,如同两个选择摆在眼前。苏武守节,李陵投降。杨继业身为大宋将领,若像李陵一样突围或投降,即便成功,也会遭受更大羞辱。他最终选择像苏武一样守节,撞死在李陵碑前,这便是他注定的命运。
来源:千古风流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