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相不藏在电视剧台词里,也不在小说桥段里,庙中供的,是一个被历史压住名声的猛人——王彦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王彦章的枪,不是电视剧里的杨家将
铁枪庙里摆着的那尊大将塑像,不叫杨业。
真相不藏在电视剧台词里,也不在小说桥段里,庙中供的,是一个被历史压住名声的猛人——王彦章。
这个人在五代那几年打得风起云涌,结果后人却记住了虚构的将军,忘了真刀真枪拼命的老将。
这事儿,要从冰封的鸡宝山说起。
那年冬天,河面冻得结实,王彦章拖着双枪走到河心,朝阳照在他铠甲上,像刚从炉里拉出来的铁块。
对岸唐军阵列铺开,四个先锋冲出来,全带绝活,斧、刀、枪、棒轮着上。
头一个李存直,斧头大得像门板,一刀劈来,王彦章抬手枪杆一缠,斧头飞出丈远,冰面咔一声就开了裂。
这不是吹牛,那场仗,王彦章一个人打翻三十多个唐军将官,冰面上躺得整整一片,日晷的影子都没动。
他那一枪一枪,不是为了表演,是为了挡住对面上万人的阵脚。
他当时年纪也不小了,白发飘,枪缨断了,他站那儿不动,冰层在脚下吱嘎响,连对面都停了手。
可最早跟他打仗那会儿,他还只是乡下少年。
汴梁招兵,他扛了根百斤铁枪上台,旁边人笑他疯了,他一枪扎下去,把青砖地犁出沟。
这事没进正史,但在街头巷尾传了几代人。
后来光化年间,他带五十轻骑夜袭晋军粮道,烧了两万石粮,晋军前锋都得退。
他不是靠关系上位,他是靠真功夫一点点拼出来的。
他有一招叫“三段击”:前头扔火油,中间强弓压制,最后铁枪破阵。
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谁敢说五代没有战术?他能凭五十人打出一片河朔腹地,那不是运气,是脑子和枪一块使。
朱温称帝那年,他已经是梁军里头说得上的人物。
后来晋王李克用出兵,他又顶上去。
那场鸡宝山之战,唐军先锋四大高手轮番上,他都接住了。
周德威一刀砍来,他反手接住箭杆,甩回去把人家宝刀打断。
薛阿檀那招混铁枪法,是能挑七道城门的硬功夫,王彦章硬给他缠住护心镜的铜环,生生止住。
一场仗打完,三十六个对手倒地,冰面血迹像条龙盘着他战靴。
太阳还没走完一个时辰,他一个人就把整个唐军先锋线打散了。
这种人,不该被电视剧一句台词盖过去。
再往后,到了郓州,那是他最后的战场。
他手里只剩五百残兵,对面三千唐军铁骑,打了七次突围,马换了仨,枪裂了,抢了支敌人长矛接着冲。
最后他还单枪匹马杀进敌营,拉开缺口。
夏鲁奇那人,不是泛泛之辈,黄河里擒将的本事都干过,他用套马索把王彦章拽下马。
王被捆住那一刻,城头哭声震天。
李存勖亲自劝降,说你要愿意,节度使印信当场就给你。
王彦章一句话呛了回去,说你们父子打着唐的旗号干的事,配谈忠义?他不是拽,他是死都不肯低头。
劝了九天,劝不动,李存勖下了杀令。
押赴刑场路上,他只说了一句话:让我那马吃点好草,它跟了我十五年。
这不是故事会,是当年朝堂上亲笔记下来的话。
再说回头,朱友贞那边,听了段凝的谗言,把前线大将兵权收了。
结果呢?前线被攻破,王彦章被俘,整个梁军从此一蹶不振。
当时兵营里都吵翻了,说削掉王彦章的兵权,那是自断臂膀。
可王彦章不吭声,解下虎符,说军纪不能乱。
他知道后果,但还是按规矩来。
这人,打仗冲在前,背锅也不推人。
他不是没脾气,他是知道什么该守,什么不能破。
他要真反了,汴梁守不住。
但他没反,他说传令三军,不得妄动。
这是军人的规矩,他守到底。
他死后,郓城王氏宗祠每年冬天都有铁匠聚集打枪,八百斤铁块三天三夜锤出来一杆枪,只为接近祖先手里的那一根。
铁水进河那一刻,雾气升起来,有人说看见河面上有个老将的影子站着。
可惜,现在一提铁枪庙,大家都说是杨家将。
你要真问,那庙里供的是王彦章,他才是那个真正把双枪扎进敌阵、用命守住规矩的老将。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梁书·王彦章传》
《新五代史·死事传》
《资治通鉴·后梁纪》
《五代残唐演义》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