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市场规模大揭秘,2025- 2029年如何冲破爽剧“枷锁”狂飙?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4 18:25 2

摘要:近年来,中国微短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逐渐成了数字内容领域最具潜力的新赛道之一。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

近年来,中国微短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逐渐成了数字内容领域最具潜力的新赛道之一。全球领先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77.9亿元,同比上升34.40%,预计2030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伴随文化出海进程的加速与多元文化创新题材的持续涌现,中国微短剧有望突破以往爽剧主导的单一内容格局,为市场规模的稳步攀升注入新动能。(《艾媒咨询 | 2025-2029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71页,可到艾媒网或者艾媒咨询公众号进行报告下载)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出海和多元文化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77.9亿元,同比上升34.40%,预计2030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伴随文化出海进程的加速与多元文化创新题材的持续涌现,中国微短剧有望突破以往爽剧主导的单一内容格局,为市场规模的稳步攀升注入新动能。

用户观察:制作质量成为微短剧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制作质量已从加分项升级为生存线,既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核心因素,也是撬动商业价值、建立行业壁垒的杠杆;在微短剧市场从野蛮生长迈向精品化的进程中,其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将愈发不可撼动。数据显示,超三成用户会因为网络微短剧的剧情题材和制作质量而受到吸引;在弃剧因素方面,超三成用户因为制作质量差、演员不入戏和广告太多而放弃观看。

行业趋势:多元文化碰撞打破爽剧等相对单一的内容局限

中国微短剧正积极突破原有局限。过去,爽剧类单一题材曾主导市场,但随着行业发展与用户审美提升,多元创新题材不断涌现。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微短剧的文化属性,更通过工业化制作与精准运营构建起行业良性循环的基础,为具备主流题材把控能力、工业化生产实力及平台协同资源的市场参与者创造了更高的竞争壁垒与投资价值。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节选)第一章 中国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背景

微短剧的定义

2022年11月1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重新定义网络微短剧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

中国微短剧行业在快速扩张中形成了丰富的类型体系,其分类逻辑可从备案方式、商业模式、发行方式等多个维度展开。不同维度的类型划分既反映了行业监管与市场运作的双重属性,也揭示了微短剧在内容生产、商业变现与传播路径上的差异化特征。

技术驱动力:AIGC为微短剧创作提供新质生产力

AIGC技术在微短剧领域的应用,正从成本与创意两大维度重塑行业生态。一方面,它通过替代实景拍摄、场地租赁及演员聘请等传统高成本环节,从根本上优化了制作成本结构,成为推动行业高效运转的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AIGC为微短剧突破了传统拍摄中场地、设备、演员档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剧情创意摆脱现实束缚,为微短剧的内容创新提供了无限延伸的技术支撑,加速推动行业向轻量化、个性化、高自由度创作方向发展。

市场规模: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77.9亿元,同比上升34.40%,预计2030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伴随文化出海进程的加速与多元文化创新题材的持续涌现,中国微短剧有望突破以往爽剧主导的单一内容格局,为市场规模的稳步攀升注入新动能。

市场规模通常保持每年更新;如若更新,艾媒数据中心将第一时间发布,点击查看最新内容 ↓↓↓

2020-2030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及预测

(节选)第二章 中国网络微短剧行业产业链分析

网络微短剧产业链图谱

微短剧市场变化:头部企业扩张海外市场

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正值爆发式增长时期,不少企业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中文在线、新悦时代、畅读科技主攻北美市场;九州文化则在东南亚、欧美均有尝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微短剧市场规则和体系的完善,网络微短剧市场将不断焕发生机,中国微短剧出海亦迎来新的发展。未来,微短剧应持续加大创新力度,把握市场趋势,借助文化出海契机,推动产业进一步发展,同时注重内容建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网络微短剧收费模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四成的受访者表示更愿意接受以会员制的付费方式观看网络微短剧。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会员制已成为商家最常见的收费模式之一。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网络微短剧收费渠道广泛,时间、制作成本较低等特点,是其市场热度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节选)第三章 中国网络微短剧各区域发展情况分析

2025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综合实力榜十强城市

中国微短剧产业综合实力榜十强城市分析:郑州

2025年7月10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一批微短剧拍摄基地(园区),重点打造1-2个具有影响力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基地(园区)。积极培育10家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微短剧制作、发行企业。通过三年努力,争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

融合创新突破:加强人工智能赋能微短剧实践。在文旅、普法、科普、非遗、品牌、经典名著、黄河、功夫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微短剧+”融合新模式,打造一批具有郑州特色的“微短剧+”融合示范项目。

提升内容质量:带动微短剧内容提质升级,争取到2027年,创作推出50部左右具有引领作用和创新价值、展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的微短剧精品力作。

(节选)第四章 中国网络微短剧用户调研分析

用户调研:观看网络微短剧用户近五成集中在25岁-34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观看网络微短剧的中国用户中女性占比超六成,观看网络微短剧年龄段集中在25岁-34岁,占比超四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网络微短剧其新颖和趣味性较集中于年轻人群,中老年市场尚有较大的开拓空间。

用户调研:超九成用户被微短剧触达,消遣娱乐是主要目的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用户均了解过微短剧,其中近五成的用户表示观看网络微短剧是为了消遣娱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网络微短剧凭借高普及性、题材灵活性与高效变现能力,已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在娱乐内容市场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

用户调研:超三成微短剧用户对剧中广告持宽容态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三成的用户对微短剧植入广告表示理解,另有超六成的用户表示希望可以增强微短剧剧中广告内容的相关性,与观众兴趣匹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广告植入用户接受度及商业转化效率的核心取决于广告内容与剧情题材的契合度,只有推动广告从剧情干扰因子转化为内容增值要素,才能在保障用户沉浸体验的前提下实现商业价值的自然释放。

用户调研:剧情无聊、制作差、演员因素是放弃追剧主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近四成的用户会因网络微短剧的剧情无聊而放弃追剧,超三成因为制作质量差、演员不入戏和广告太多而放弃观看。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观众观看水平提升与行业竞争加剧,粗制滥造、剧情无聊的作品将被市场淘汰,微短剧厂商应在剧本打磨上投入更多精力,挖掘新颖题材,塑造立体人物形象等。

用户调研:用户满意度最高的是更新频率和视觉特效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用户对网络微短剧的更新频率满意度得分排名最高,达到7.30分;制作质量满意度得分排名最低,为7.12分。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网络微短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除了挖掘新颖题材外,提升制作质量或许更能得到用户的认可。

(节选)第五章 中国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趋势探讨

最后,报告还从发展背景、行业产业链、消费者调研等方面,对微短剧行业进行了解读。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微短剧正积极突破原有局限。过去,爽剧类单一题材曾主导市场,但随着行业发展与用户审美提升,多元创新题材不断涌现。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微短剧的文化属性,更通过工业化制作与精准运营构建起行业良性循环的基础,为具备主流题材把控能力、工业化生产实力及平台协同资源的市场参与者创造了更高的竞争壁垒与投资价值。

来源:艾媒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