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央视热播剧《生万物》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剧改编自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家赵德发的 “农民三部曲” 之一《缱绻与决绝》,以鲁南地区土地变迁为背景,讲述了宁、封、费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沉浮。
最近,央视热播剧《生万物》迎来了大结局。这部剧改编自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家赵德发的 “农民三部曲” 之一《缱绻与决绝》,以鲁南地区土地变迁为背景,讲述了宁、封、费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命运沉浮。
剧中,宁绣绣本是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的长女,衣食无忧,还即将嫁入费家。然而,出嫁前夕,她却遭土匪绑架,土匪索要五千大洋赎人。宁学祥坐拥七百亩地,并非拿不出这笔钱,可他在钱和女儿之间犹豫不决,最终因舍不得地契而耽误了救人的时机。
宁绣绣被救回后,不仅亲事告吹,还被父亲和未婚夫嫌弃。走投无路之下,她嫁给了村里的穷小子封大脚。从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到下地劳作的农妇,宁绣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适应新的生活,努力学习各种农活。
在这个过程中,宁绣绣经历了婚姻的平淡、生活的困苦、孩子的夭折等诸多磨难。可她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智慧,在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她带领村民种药材、办合作社,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女性。
反观剧中的其他女性角色,宁绣绣的妹妹宁苏苏,被父亲当作替嫁的工具,嫁给了费文典。她在婚姻中受尽了委屈,丈夫对她冷漠,婆婆对她苛刻,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费文典的母亲费左氏,一生都被封建礼教所束缚,她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儿媳,最终也没有得到幸福。
从这些女性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女人最硬的底牌,不是婚姻,更不是子女。婚姻或许能给女人带来一时的安稳,但它并不能成为女人永远的依靠。一旦婚姻出现问题,女人很可能会失去生活的方向。子女是女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女人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子女有自己的人生,他们无法完全满足女人对生活的期待。
婚姻非 “护身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女人都把婚姻当成了自己的归宿,认为只要嫁对了人,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她们在选择伴侣时,往往会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等因素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方的人品、性格和价值观。 然而,婚姻并不是女人的保险箱,它并不能保证女人一生的幸福。一个女人即便拥有了一段看似美满的婚姻,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比如,丈夫的背叛、家庭的变故、经济的危机等,都可能让女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可以是锦上添花,但绝不是雪中送炭。一个女人只有先成为独立、自信、坚强的个体,才有可能在婚姻中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像《简・爱》中的简,她虽然出身贫寒,又遭遇了种种磨难,但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尊严和底线,不依附于任何人。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先生隐瞒了他已婚的事实后,她毅然选择了离开。尽管她深爱着罗切斯特,但她不愿意成为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后来,罗切斯特先生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财产和健康,简却依然选择回到他的身边,与他携手共度余生。简的爱情之所以令人感动,正是因为她在婚姻中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她不是为了婚姻而婚姻,而是为了爱情和幸福而婚姻。
宁绣绣与封大脚的婚姻,起初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宁绣绣是被迫嫁给封大脚的,她对封大脚没有感情,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可以依靠的人。而封大脚虽然一直暗恋着宁绣绣,但他也知道宁绣绣的心不在他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婚姻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宁绣绣和封大脚在相处中逐渐产生了感情。他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最终成为了一对恩爱的夫妻。
宁绣绣与封大脚的婚姻告诉我们,婚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去经营。在婚姻中,夫妻双方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只有这样,婚姻才能长久,才能给双方带来幸福。
子女非 “养老牌”
在很多传统观念里,子女被视为女人晚年的依靠,是女人的 “养老牌”。“养儿防老” 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女人在婚后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子女的养育上,她们省吃俭用,只为给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她们幻想着等子女长大成人,自己就能安享晚年 。
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子女长大后,会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他们可能会为了工作而远离家乡,组建自己的小家庭,面临各种生活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满足父母的各种需求。
曾有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能出人头地,她辛苦工作,省吃俭用供儿子读书。儿子也很争气,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本以为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可儿子却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她。即使过年过节,也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这位母亲感到非常失落和孤独,她不明白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陌生。
还有一些父母,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子女,给子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有的父母自己年轻时没能上大学,就希望子女能考上好大学,给他们争光。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成绩过分关注,一旦子女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就会感到失望和愤怒。这种过度的期望和压力,不仅会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也会破坏亲子关系。
子女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他们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不是我们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女人应该明白,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去经营,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女人的真正底牌
既然婚姻和子女都不是女人最硬的底牌,那么女人最硬的底牌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女人最硬的底牌,是自己。是独立的经济能力,是强大的内心,是持续学习成长的能力 。
独立的经济能力
经济独立是女人自由和尊严的保障。一个经济独立的女人,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拥有选择的自由。宁绣绣在嫁给封大脚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积极寻找改变生活的方法。她努力种地,学习种药材,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家庭收入。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也赢得了家人和村民的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后就结婚生子,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起初,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幸福,丈夫负责赚钱养家,她负责照顾家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与社会脱节了,没有了经济来源,她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丈夫开始对她颐指气使,甚至对她的付出视而不见。后来,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重新出去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她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也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尊严。
强大的内心
内心强大的女人,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被打倒。她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宁绣绣在剧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被土匪掳走、被父亲抛弃、被村民误解、孩子夭折……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用自己的坚强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正是这种强大的内心,让她在困境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杨绛先生也是一位内心极其强大的女性。她一生经历了战争、疾病、亲人离世等诸多苦难,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离世后,她虽然悲痛万分,但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她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了与家人的点点滴滴,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强和乐观。她的作品如《我们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与坚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强大力量。她在书中写道:“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即便生活充满坎坷,她依然能从平凡的日子中找到快乐,这种内心的强大令人敬佩。
持续学习成长的能力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持续学习成长的能力是女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宁绣绣从一个不事生产的大小姐,到学会各种劳动技能和知识,再到带领村民致富,她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习。她通过学习,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被誉为 “打工皇后” 的吴士宏,出身低微,没有高等学历。她曾是北京椿树医院的一名护士,但她不甘于现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自学英语。她以出色的英语能力进入 IBM 公司,从最基层的员工做起,一路拼搏。在工作中,她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她凭借着持续学习的精神,在 IBM 工作的 12 年间,从普通员工晋升为华南分公司总经理。后来,她又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她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持续学习成长的能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总结升华
《生万物》的故事落下帷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女人的一生,不应被婚姻和子女所定义,而应掌握在自己手中。
女人要明白,自己才是最坚实的依靠。不要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强大的内心和持续学习成长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风雨,都能从容应对,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他人的光,便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
来源:梦回迷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