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贪念太重,欲望膨胀,他一把火烧了骑鲸楼,害死了海虎,投靠了官府,当了岭南的刺史。
何有光是海盗出身,他曾经是海虎的手下。
因为贪念太重,欲望膨胀,他一把火烧了骑鲸楼,害死了海虎,投靠了官府,当了岭南的刺史。
他虚情假意地收养阿弥塔,只是利用阿弥塔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罢了。
赵辛民事事听从他的指挥,阿弥塔也处处维护他,让他有了一种自己就是土皇帝的错觉。只可惜,他到死,都不知道害死自己的,竟然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有时候状如痴傻,蠢如猪,与之议事犹如对牛弹琴,有时又精明如猢狲。”
这是赵辛民对何有光的评价。
他本身就是海盗出身,大字不识几个,也没有什么宽广的胸怀,如若不然,他就不会背叛海虎了。他有的只不过是作为海盗的“强盗心理”和自己的利益罢了。
对于李善德的到来,他明明都看见了他拿出的牌子了,毕竟是圣人的差事,他还尚未验证的时候,就直接判定李善德是骗子。
得到证实之后,他还是打算不给李善德实质性的帮助,不提供钱粮,只是表面支持而已。
他是刺史啊,可他却拒绝提供钱粮,这本该是他分内的事情。苏凉都知道若是打开这条商道,他将受益无穷,变卖全部的身家,也要支持李善德。可他不仅不支持,最后还要派人截杀李善德。
他明知道在岭南,还有另外一只眼睛,在盯着他,他这样做,简直是糊涂至极,就是把自己的不称职,摆到了明面上。
阿弥塔找到了阿土,他带人去商行找阿弥塔,事情的走向失去了控制,有人冲进来救走阿弥塔。
赵辛民是早早就躲起来了的,他手里拿着剑,就是生怕伤到了他,他是用来防身的。
可是,当他拿着白晃晃的剑,出现在何有光的面前的时候,面对何有光的质问,他的回答是:我把他们都杀光了。
杀了人,能不见血吗?可是剑上,一点血迹都没有。
可笑的是,他竟然信了。
赵辛民贪了灭老鼠的专项款。
他是知道的,为此,他还特意说“昨晚我看见了老鼠”,这句话就是他用来敲打赵辛民的。
赵辛民在私底下,他是瞧不上何有光的,经常用“老东西”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何有光,甚至,赵辛民断定:刺史府离了他,得散。
赵辛民给郑平安设了一个美人计的局,但是,郑平安坐怀不乱,他看见了郑平安的惊人之处。
眼看着李善德的试验成功,他很是担忧:
“这局势风云变幻,胡商们都开始支持荔枝转运的事了,将来这局面,如果荔枝转运成功,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老东西,绝不是能托付之人。”
为了自己的前程,他私底下去找了阿弥塔,把阿土的消息传给阿弥塔。
赵辛民为什么敢如此背叛何有光?
何有光明知道赵辛民贪了灭老鼠的款项,但他只是敲打了一下。赵辛民做了许多“错事”,但是,何有光都只是蜻蜓点水地说一下,或者是旁敲侧击地试探一下。
即便他明知是赵辛民做了,他也只是含糊其辞。
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是海盗出身,而赵辛民本来就是有大好前途的,只是后来跟了他。他做到的很多事情,都是赵辛民给他支的招。
另一方面,赵辛民知道他屁股上的伤,是怎么来的,这个伤口何有光是害怕被阿弥塔发现的,也就是说,这个伤,跟何有光所做的勾当有关。
这就相当于,赵辛民手里拿捏着何有光的把柄。
所以,何有光在赵辛民的面前,他是没有威望的,赵辛民对他的忠诚与追随,都只是表面上的,并不完全是一心一意的。
因为当初那一包老鼠药,他没有惩治赵辛民,而是顺势把林邑奴狠狠教训了。
因为何有光一次又一次允许赵辛民越界,赵辛民就得寸进尺,他才敢背叛何有光,去找阿弥塔。
后来,赵辛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
“近日,某去空浪书局买消息,碰到了马归云,某怀疑啊,他就不是右相派来的使者马归云。”
郑平安来岭南,本来就是顶替着马归云的身份来的,他本来就不是右相的使者,虽然一开始潘宝的死,让何有光对他有所怀疑,但是,后来,何有光彻底相信了他就是右相的使者,还写下了效忠信。
准确来说,郑平安来岭南,就是来要何有光的命的。
在何有光不知情的情况下,郑平安已经拿到了许多何有光的罪证,再加上郑平安成功离间了何有光和阿弥塔的关系,阿弥塔为了替父报仇,投靠了左相,也就是选择站在了郑平安的这一边,何有光的命,危了。
但是,何有光却一丁点都不知道。
偏偏,赵辛民知道了。他识别了郑平安不是右相使者的身份。
可惜,他有自己的顾虑,从阿土的事情开始,他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对他看不上的“老东西”早就有了二心。
何有光防着阿弥塔,阿弥塔身边的侍女,都是何有光的人。但是,何有光不曾防着赵辛民。
赵辛民知道了如此要命的秘密,他为了自己的前路,也不会告知何有光。
何有光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他勾结右相的罪证,一定会把他锁得死死的。
来源:倾城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