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万物》是一部年代情感剧,以鲁南天牛庙村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时代土地变迁中,宁,封,费三个家族的兴衰故事。
《生万物》是一部年代情感剧,以鲁南天牛庙村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时代土地变迁中,宁,封,费三个家族的兴衰故事。
在那个时代,大地主的标准是拥有上千亩地,和自己的武装。
而在天牛庙村,地最多的就是宁家,拥有七八百亩地,长子宁可金还是控制着一支团练队伍。
由此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宁学祥那么有钱,却还是那么抠,每天还要出门捡粪。
原因在于宁家距离更上一层楼,成为大地主阶层,就差一步之遥。
费家香火要断,宁家只要留住钱和地,就能熬到机会。
在那个阶层严重固化,士绅地主阶层垄断知识的年代,可以怀疑他们的人品,但不要怀疑他们的智商和经验。
这才是宁学祥情愿看着女儿受辱,也不愿意卖地相救的真相。
对于他来说,女儿没有了可以再生,但地如果卖了,宁家成为大地主阶层可能要往后延至少两代人。
所以,即便被妻子、儿子、女儿怨恨,他也坚持不卖地。
而除了卖地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让他强烈反对。甚至比农会强推永佃的时候,他的反应还要更激烈。
那就是女儿宁绣绣不种粮,要种丹参。
自从嫁给封大脚,宁绣绣就一直想着改善一家生计。
封二家只有二十亩地,和宁家天差地别,每年还要从费家租地种,这样的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每亩土地带来的收益,这还真让宁绣绣找到了法子,那就是不种粮食种丹参。
弄得好,一年估算能挣下几十上百枚银元。
这是宁绣绣去了一趟城里,意外邂逅药铺掌柜后,想出来的生计。
药铺掌柜为了表示感谢,还答应给种子,教她们种植。宁绣绣拉上了丈夫,还有银子铁头等人,准备大干一场。
费左氏入股了城里的药材铺,知道这个事情后也觉得有利可图,想找宁学祥合作。
毕竟城里药铺的老板的都说,宁家祖上有几代人种过丹参。
谁曾想宁学祥知道这个事情后脸上铁青,直挺挺站起来,眼神像是要吃人,把费左氏吓得一激灵。
为了阻止佃户种人参,宁学祥甚至不惜威胁撕毁永佃协议。那么他为什么如此反对呢?
种人参听起来挣钱,但如果真的那么好,在漫长的历史中,早就有很多人种了,而不是被视为“歪门邪道”。
会变成地主眼中的“歪门邪道”,背后一定存在致命的缺陷。
这个缺陷就是一旦遇上灾年,人参不但卖不出价格,甚至卖不出去,还不能当饭吃,是要出大乱子的。
如果只是宁绣绣一家种植,其实问题还不大。
但只要宁绣绣挣钱了,其它的佃户第二年马上就会跟进,拦都拦不住。
没人不想挣钱,何况宁绣绣很热情也很自信,要带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到了第二年一定会是没人种粮,家家户户都改种丹参的局面。
而种地从来都是看天吃饭,一旦天有不测风云,遇上粮食欠收,即便卖了丹参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那将会出现人间惨状。
粮食的涨价逻辑,和其它东西是不一样的。粮食出现3%的缺口,就会一直涨价,涨到把3%的人饿死为止。
以往欠收的年份,地主家实际上是不缺粮的,村里的人借贷也好,变卖家田儿女也好,还是可以从地主家换口吃的。
但如果都种了丹参,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那就是卖儿卖女也换不到一口吃的。
无论是丹参还是银元,都不能当饭吃,最后一切都会走向失控。
而最先受到冲击,最先成为众矢之的一定是宁绣绣,然后就是宁家。宁绣绣就是个大聪明。
宁家为什么拒绝承认祖上种过人参,这背后必然隐藏着其它真相。
当年或许发生了什么,让宁学祥如今想起都心有余悸,让宁家彻底藏起那一段过往记忆。
宁绣绣其实可以种,但不应该带着大家一起种。
来源:星河温柔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