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功宴上的香槟杯尚未收拾妥当,热搜榜上早已硝烟弥漫。2025年的夏秋之交,两部大剧《生万物》与《淮水竹亭》相继落幕,它们的庆功宴照片比剧集截图传播得更快。
庆功宴上的香槟杯尚未收拾妥当,热搜榜上早已硝烟弥漫。2025年的夏秋之交,两部大剧《生万物》与《淮水竹亭》相继落幕,它们的庆功宴照片比剧集截图传播得更快。
庆功宴上的杨幂穿着简单的剧组定制T恤,站在后排微笑,与身边的林永健形成鲜明对比。几天前,刘诗诗则坐在平台大佬中间,稳居C位,身后是《淮水竹亭》的巨大海报。
两部爆剧,两场庆功宴,几乎在同一时间抢占热搜榜。庆功宴何时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内部庆祝变成公开营销?当庆功宴成为标配,我们是在庆祝什么?
九月初的北京,两个庆功宴几乎同时上演。《生万物》庆功宴上,杨幂舍弃华丽礼服,穿着剧组定制上衣站在后排;而刘诗诗在《淮水竹亭》答谢宴上稳坐C位,身旁是平台高管和制片人。
两场盛宴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生万物》创下了平均收视率4.2%的成绩,单集最高收视率达4.8%,拿下同期省级卫视黄金档收视率第一。该剧在播出期间共登上热搜榜超过320次,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80亿,单日最高讨论量达到56万条。
网络热度方面,该剧在爱奇艺热度值突破10000,连续15天霸榜。云合数据显示,《生万物》正片有效播放量突破15亿,市占率峰值达到35.6%,持续位居全端播放量首位。
《淮水竹亭》则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吸引力,全集都有广告投放。该剧吸引了23个品牌赞助,创下古装剧品牌合作数量新纪录。剧集周边的卡牌销售打破了爱奇艺站内三项纪录,相关衍生品总GMV达3000万,自营影视卡牌业务GMV突破亿元。
第三方数据平台显示,《淮水竹亭》播出期间在豆瓣小组单日讨论帖数量超过8000条,知乎相关问答获得1200万次浏览。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二创内容总播放量突破50亿,带动剧集持续破圈。
庆功宴已经成为爆款剧集的“标准配置”,但它不仅仅是庆祝——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活动与行业地位展示。
庆功宴从来不只是吃喝谈笑的聚会,如今,它已经成为剧集营销的关键一环和行业地位的展示窗口。这场从后台走向前台的蜕变,折射出影视行业营销方式的深刻变革。
刘诗诗坐在爱奇艺CEO龚宇与制片人王一栩中间的C位位置,杨幂虽然低调站在后排但仍是全场焦点——这些细节背后是明星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映射。从庆功宴的座位安排、着装选择到发言顺序,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传递着特定的行业信号。
《生万物》庆功宴上,爱奇艺高层龚宇、戴莹、王晓晖、徐蜜悉数出席;《淮水竹亭》答谢宴同样有龚宇和王一栩共同出席。平台高管的到场情况,暗示了对项目重视程度的差异。这些看似简单的社交场合,实则影响着未来项目的投资决策和资源分配。
答谢宴作为影视行业的传统活动,在如今的流量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一方面,主创人员通过公开互动维持“剧集售后”热度;另一方面,也为潜在续集或衍生作品铺垫。据统计,近年来有续集计划的剧集中,86%都在首季结束后举办了高调庆功宴,以此测试市场反应和观众期待度。
这些活动表面上庆祝成功,实际上却承担着维持热度、铺垫续集、巩固明星地位的多重功能。庆功宴已经变成没有广告牌的广告,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品牌形象,巩固行业关系,并为未来合作埋下伏笔。
庆功宴的酒杯碰撞声背后,并不总是和谐的赞歌。《生万物》虽然收视夺冠,却陷入了“烂尾”争议。这场争议揭示了庆功文化背后的深层问题:当形式大于内容,庆祝是否还为时过早?
从第20集开始,剧集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一个名为“露露”的角色突兀登场,与整体氛围格格不入。剧情从“土地改革”突兀转向“抗日救国”,收官阶段更是强行洗白反派角色,除宁绣绣外全员悲剧。这种叙事断裂不仅影响了观剧体验,更引发了对创作初衷的质疑。
大结局当晚,《生万物》烂尾话题迅速登顶热搜,豆瓣评分在48小时内从7.5跌至7.3。超过2万名观众在评分平台修改评分,其中78%由正面调整为负面。这与庆功宴上的欢乐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数据与口碑之间的巨大鸿沟。
这场口碑危机甚至让杨幂成为众矢之的,部分观众指责其演技拖累全剧,将其与倪大红、林永健等资深演员对比。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争议意外将赵丽颖卷入其中,引发两家粉丝的激烈论战。
与此同时,《淮水竹亭》虽然避免了明显的质量滑坡,但也面临着不同的质疑。部分历史学者指出剧中多处细节与史实不符,过度美化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图景。这些专业声音在庆功宴的喧闹中显得微弱,但却提醒着我们:剧集的文化责任不应被商业成功所掩盖。
庆功宴的热闹与剧集本身的评价形成了微妙反差。当庆祝声音压过了客观评价,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对内容本质的关注?这不仅是行业需要反思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内容消费者应该思考的方向。
庆功宴从来不是爆剧的原因,而是其结果。当行业热衷于展示庆功宴的繁华时,更需要记住:真正的庆祝应该源于作品本身的价值。没有精心打磨的剧本和精湛的表演,再盛大的庆功宴也只能是一场空洞的狂欢。
或许我们需要回归内容创作的初心,让庆功宴重新成为对优秀作品的真诚礼赞,而不是营销策略中的必备环节。只有这样,华语电视剧才能实现从“爆款”到“经典”的跨越,在时间长河中留下真正不可磨灭的印记。
信息来源:
杨幂演村姑,《生万物》没翻车——北京日报客户端
电视剧《淮水竹亭》收官,声画中诠释浪漫东方侠情——潇湘晨报
来源:素年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