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花儿临近生产,但接到老山东跟随田小贵和大部队汇合的命令后没有一丝犹豫和矫情,立即出发。
是兰花儿自己的执念,害死丈夫小白马和刚出生的孩子!
兰花儿临近生产,但接到老山东跟随田小贵和大部队汇合的命令后没有一丝犹豫和矫情,立即出发。
就这样,兰花儿在鬼子的围追堵截中生下孩子。
遗憾的是,在战场上出生的孩子,注定没有好结局。
老山东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东北抗联转移到苏联境内休整保存实力。
老山东不敢违抗命令,便带领抗联小队连夜赶往渡江点。
但路途遥远,途中还有日本人围追堵截,战士伤亡惨重。
为尽快渡江,老驴子的三个儿子献计骑马奔赴渡江点。
在老山东的带领下,抗联小队成功端掉日本人的马场抢回马匹。
骑马赶路速度的确快很多,但目标明显,再加上是抢的日本人的马场,日本人报复心切,提前埋伏,在抗联小队休整时发动攻击。
抗联小队抢劫马场和骑马赶路的动静太大,早就被日本人盯上,在队伍休整的时候,日本人发动炮击,小白马为保护兰花儿和孩子身体被炸穿,战死沙场。
被炸晕的兰花儿清醒后,和小白马进行最后的告别,便连忙往渡江点赶与大部队集合。
可惜兰花儿和孩子的运气不太好。
等了一夜都没等到他们的老山东早已渡江离开,刚到渡江点的兰花儿还被鬼子追上。
赤手空拳的兰花儿连忙往江里跑,但双腿难抵钢枪铁炮,中枪的兰花儿用尽全力将孩子放到一块碎冰上,自己却永远沉在了江底。
兰花儿的行为值得尊敬,但却不值得提倡。
要不是兰花儿坚持归队,也不会害死自己和丈夫还有自己的孩子。
兰花儿怀孕后,并没有沉醉在自己的幸福和有孩子的喜悦中,而是念念不忘为母亲报仇雪恨。
老山东来找她归队时知道她怀孕,劝她先把孩子生下来,归队的事情以后再说。
但兰花儿却态度坚决,坚持和大部队一起走,并且告诉老山东自己想要策反小白马的弟兄们一起去打鬼子。
兰花儿的这个想法简直是正中老山东下怀:
一是老山东本就不想现在就带着怀孕的兰花儿走,毕竟路上要有点闪失就是一尸两命,让兰花儿留在小白马这儿策反他们可以拖延时间,说不定随着兰花儿肚子越来越大她会改变主意;二是要是兰花儿成功策反小白马,他们的队伍就能够壮大起来;三是反正他还要去八棵松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刻号,不着急带兰花儿走。老山东答应后,兰花儿不再掩饰自己的想法,主动劝说小白马加入抗联队伍。
但小白马早已习惯现在的生活,并且自身能力有限,没枪没队伍,根本没有能力和鬼子抗衡。
但兰花儿不死心。
为让小白马带着兄弟加入抗联,兰花儿先是威逼利诱,然后策反二当家和三当家不要这个大哥,最后用肚子里的孩子威胁,但还是没能说服小白马。
不过兰花儿这么久的真心相待还是起了作用。
小白马一开始虽然不愿意,但在兰花儿的努力下,最后还是同意加入抗联。
其实兰花儿想要策反小白马的念头不是老山东来找她归队时突然产生的,在兰花儿知道寨子里的人跟小鬼子都有血海深仇后,兰花儿就动了心思。
兰花儿和小白马在一起后,日子过得安稳惬意,但她时不时还会想起自己死去的母亲和因自己而死的乡亲们,还会想起一起并肩的战友,还想知道他们约定的八棵松上有几位战友刻上了号。
只是还没等兰花儿开始行动,就查出她怀有身孕。
是兰花儿的执念害死自己和孩子。
因为兰花儿完全可以找地方先把孩子生下来在归队。
在战场上枪林弹雨,吃上顿没下顿,更没有好的环境让她生产,更别说让她坐月子。
更重要的是,战场上是把头挂在裤腰带上的,一个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他们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如何去保护孩子的命。
兰花儿带着孩子上战场不仅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对孩子对丈夫更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是对战友们的不负责任。
在战场上生完孩子的兰花儿,不仅照顾不了别人,就连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完全就是队伍的累赘。
小白马要不是为保护兰花儿和孩子,完全可以躲开鬼子的炮轰。
但兰花儿一意孤行,坚持上战场。
抗联小队已经找到组织,兰花儿完全可以先找个交通站安顿下来,生完孩子再去追大部队,把孩子放在同志家里照顾。
或者兰花儿可以直接由前线转移到地下。
无论是前线战场还是地下工作,都是战场,都是杀鬼子,都需要同志去做。
要是实在没地方可以安顿,他们完全可以先把她送到大阔枝那里。
大阔枝是个热心人,杨靖宇将军牺牲时她会带头祭奠,自己还时不时给灾民免费发放包子,再加上大阔枝和高云虎的关系,大阔枝不会拒绝。
但鬼子当兰花儿的面打死她母亲后,杀鬼子为母亲报仇就成为她的执念,每天做梦都是杀鬼子为母亲报仇的画面。
俗话说的好,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即便是兰花儿的母亲,肯定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为给自己报仇搭上自己和孙子的性命。
写在最后兰花儿把自己怀孕的事情告诉老山东时,自豪的说:
“咱们得队伍后继有人了。”
可现在孩子刚出生都没机会活下来,哪还有什么“后继有人”呢?
陈忠实说过: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如果兰花儿放下执念,自己和孩子就有活着的希望。
兰花儿坚持归队的选择让人敬佩,兰花儿一家三口战死沙场的结局让人痛心!
来源:贰拾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