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王天风带走那天,明台其实还蒙在鼓里,只知道自己是突然被人扛走晕过去了,醒来时已在军校——整个过程,比抢亲还生猛。你说这算什么?绑架?谋略?还是命数到了?但有句实话,虽说表面抵抗,明台其实心里未必全是不愿意。我们都懂,那种“别浪费了家里人的期望、又舍不得自己撒
被王天风带走那天,明台其实还蒙在鼓里,只知道自己是突然被人扛走晕过去了,醒来时已在军校——整个过程,比抢亲还生猛。你说这算什么?绑架?谋略?还是命数到了?但有句实话,虽说表面抵抗,明台其实心里未必全是不愿意。我们都懂,那种“别浪费了家里人的期望、又舍不得自己撒手”的纠结,做什么都像在演戏,却又丝丝缕缕是真的难受。
人要真糊涂一辈子也就罢了。可惜明台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人,仿佛从小到大——好像总有一股子闯劲,人前风光,家里心疼。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每个选择都像走在细线上,稍一偏离,爬都爬不回来。明台初进军校时,大姐明镜和明楼都懵了:小弟怎么说没上课,一晃半个月人影都没了?阿诚翻了半天名册才找出蛛丝马迹,什么“毒蜂”“王成栋”,这些当年上海滩最绷紧的暗号,居然全在明台身上落了钩。
明楼的火气也不是假的。他一边骂阿诚手脚慢,一边愣住了:怎么会轮到咱们明家小子呢?大家都知道——抗战里没哪个家庭能置身事外,可轮到了最宝贝的小弟,一口气就是咽不下去。其实,明楼心里早就明白,王天风是什么人:顶着疯子名头,做事阴狠绝不留情,偏偏这次一把把明台拽进了死间计划,不管兄弟之情,一路走到黑。
可你要问王天风,他也能摇头笑出来。他给明楼的回复只有一句:“我们都能死,凭什么你兄弟不能死?”斜斜一句,能把人气到半死,也能让人难受到心底。明楼这下是真的没辙了。家国大义谁都懂,但夜深人静,他还会琢磨:明家孩子真的能够死吗?大姐要是知道,得伤心到什么程度?可话又说回来了——别家孩子能去拼命,明家难道就能独善其身?
后来往回想,飞机上的那场所谓“刺杀”,本来就有古怪。明台还以为自己一时英雄冒头,是碰上了特工的考验。其实整场戏,王天风铺排得层层叠叠,从头到尾都在逗他玩——毒蜂的身份、乘客表、香港大学的签到,蛛丝马迹抬手就扯,等明台正准备亮剑,早被当局者推向了深渊。老实讲,有些事情人在局中是看不明白的,总要等回过头来,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个被下套的小兵。
王天风选明台,肯定是有算盘的。一方面明台家世清白、出身好,能接近各路权贵,不容易被怀疑。另一方面,他活泼大胆,不是一路木头人,能做事,也能入戏——在王天风眼里,他就是接班人,还是那颗最重要的棋子。你说这是不是缘分?也是悲剧。明台只问了一句“谁是毒蜂”,话里话外都是自个儿还没缓过劲来。王天风可不讲客气:“就缺你这种新人,有勇有胆,又能拉到大场面;你的身份最干净,最适合顶替毒蜂,组建上海站。”
说人心麻木也好,说热血也好,其实到了明台那个位置,很难说干脆拒绝。他嘴上谦虚,说自己能力不够,其实心里已经被击中了。王天风在旁边一句“值得我冒险”,让他痛快签了字。人都是这样,有时候不是被劝服,是被认可。
这就是个灰色地带吧。明台自愿的成分和家国大义,根本分不清楚。王天风早有预谋,信息查得门儿清,就是想把明台绑到自己计划里。背景清白、出身显赫、又是明楼弟弟,一旦出事还能隔着明楼那层保护墙,多少带点保险。殊不知这份“保险”其实也是危险,随时可能一起崩塌。
有人说,王天风疯得彻底,但疯子背后往往是冷静到极致的算计。他的死间计划,布局的每一步都像在下围棋,倾家荡产也得有赢家。明台就是那一颗必然要成的子,谁劝都劝不回来。这一路看着明台一点点成熟,王天风脸上是惊喜也是失落。要不是乱世,这孩子顶多是风风光光读书、享享福,哪至于变成一枚任人操控的棋子?
厄运也是命。王天风牺牲的消息传来,明楼和阿诚能做的,就是拼命把明台往外捞,想法设法保他的命。真相揭开,明台才发现自己走的每一步都踩在人家的陷阱里。那些年的得意、风头、辛酸和愧疚,全是王天风的铺陈——不是他自己“能力出众得了机会”,而是有人趁机推着他入局。至于死间计划,不光是明台一个人,什么战友郭骑云、什么半条命于曼丽,还有最敬的老师,全都在这个大局里变成了棋子,再也回不去原来的生活。
明台不是傻子。计划公开以后,他一边悲伤,一边后悔,更多的是震撼。王天风没想活着出来,他选了以死亡收场,明台只能接过这份沉甸甸的托付。特工的身份一旦暴露,连性命都不属于自己了。于是明台被转去北平,暗中换了名字,继续潜伏——生于乱世,从不问归路。
这一切讲出来句句刻骨。人说时代造英雄,但谁愿意家里头“英雄辈出”?明镜和明楼的私心再正常不过,谁家没点舍不得?可在那个年代,东西南北都是风口浪尖,谁也没道理独自平安。王天风的牺牲,明台的成长,都夹杂着浓浓的苦涩和心酸。让人恨、让人佩服,也让人感慨。
有时候我会想,那些被选中、被推上前线的人,当时都在想些什么?是恐惧,是自豪,还是莫名其妙地“不敢退缩”?明台这一生,注定要在灰色地带里挣扎。等风头过去,胜利来临——谁还记得,曾经有个少年,被扛走乎乎晕过去,家里人哭不出来,只能把泪憋在肚子里。
故事有头无尾。你要问明台后来的事,没人能说全。也许他,只是在冷清的夜里,偶尔会想起王天风一句话,“我们都能死,凭什么你兄弟不能死?”——其实,这句之间,早已道尽了那个年代所有的无力和没有选择。至于最后能否活下来,活得是谁,谁又能保证呢?
来源:暖阳中休憩的猫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