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夺嫡之夜,准备妥当的八爷完全忘了他,不是智“伤”?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2 09:02 1

摘要:谁还没在电视机前骂过八爷一顿?谁又没替四爷捏把汗?一部《雍正王朝》火了多少年来,看的不是皇帝的龙袍,是人生的一场局。你要说真有什么天命,就看看四爷和八爷,谁不是一身泥泞、磕磕碰碰。戏里戏外,这一出宫廷大戏,倒真像极了我们日常的“困兽之斗”:明明道理都懂,偏偏好

《雍正王朝》:孤注一掷的人,成败之间

谁还没在电视机前骂过八爷一顿?谁又没替四爷捏把汗?一部《雍正王朝》火了多少年来,看的不是皇帝的龙袍,是人生的一场局。你要说真有什么天命,就看看四爷和八爷,谁不是一身泥泞、磕磕碰碰。戏里戏外,这一出宫廷大戏,倒真像极了我们日常的“困兽之斗”:明明道理都懂,偏偏好牌打烂,心里的算盘却总经不起风雨。

说实话,《雍正王朝》能这么叫好,跟演员自然分不开——你随便看一眼,焦晃的康熙,唐国强的雍正,各种眼神和动作都练到骨子里了;这不是做派,是人物真有了血肉。但要只是好演员,也不过是块硬菜,能让人一遍又一遍琢磨,还得编剧下了狠功夫。九子夺嫡那几场,都快变成历史剧的“电饭煲”,谁都能扒两口,却还有点后劲,让人咂摸得久。

这里头的悬念,就像家里过年分果盘,眼看有大哥二叔围着桌子,自己碗里空空,偏还能翻个身。四爷的起点不高,说是“冷板凳”,其实背地里更像上班族混在大集团里:没资源、没朋友,靠山还是个有点热血但容易冲动的十三弟,人脉薄得见底。康熙看人眼神犀利,十三爷虽忠心,脑子一热就干,换句话说,这种人最容易惹祸,一不小心就给自己“加戏”。果不其然,康熙怕坏了立储大事,硬生生把十三爷关了十年。这下子,四爷身边连块能拍桌子的兄弟都没了,真正“孤家寡人”。四爷本来话就少,又不擅长拉关系,朝里的官员对他多是敬而远之,仿佛老同学群里谁也不敢点他头像。

可故事总得有转机。你想编剧不懂这些?他偏偏整出个邬思道。这人设立得好,有点像生活里那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师傅,主角身边的智者,给你指条明路。历史上的邬思道,实际跟雍正至少先后顺序不一样。真要追溯起来,是先有雍正,才有邬思道入场帮忙。邬思道本是田文静的幕僚,做师爷出色,名声大到京城都知道,最后雍正亲自把他揽进宫里。做得好,被赏识,被提携,但你总觉得他不是那种一拍脑门就能“拯救世界”的奇人,更像上班摸爬滚打混出来的一把手。

但电视非得让事情发生得“有味道”,编剧就让邬思道提前进场。是他一步步把四爷从孤独的长廊带到宫廷斗争的正中央,用谋略给“冷面”四爷点燃火光。九子夺嫡成了闯关游戏,邬思道像是场外打气的师兄,偶尔递把枪,偶尔递个盔甲。特别夺嫡那一晚,四爷按邬思道的主意,把十三爷从宗人府里放出来,算是找回这一臂之力。压力山大,四爷一路撑到康熙床前,老皇帝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其实一半是宽慰,一半是烟雾弹。我们这些后来看戏的,仿佛能瞧见四爷袖子里攥着汗,心跳声大得能盖住太监走路的脚步。

说到九子夺嫡,大家爱看那种“浪头上的博弈”。皇权争夺,这一夜简直是人生里所有“表弟表妹抢家产”的精华版。表面看,大局已定:康熙亲口说“传位四弟”。但人群里最不信的就是八爷,忍不住追问,硬是想撕开一点漏洞。而且康熙说话嗓音都快没了,留下的遗诏只有隆科多去念。问题又来了,隆科多这人油滑得很,风往哪吹他就往哪走,关键时刻能不能靠?谁也不敢笃定。张廷玉稍微厚道些,但官场混久了,习惯“八面玲珑”,拨弄是非不留痕,总想着别自己吃亏。康熙都布好了局,但人心难测,一个念头,一个动作,就能翻天。

四爷终于继位,按理应该舒口气。可你要是认真琢磨当晚局势,那真是“悬得要命”,站在风口浪尖上。八爷不肯认输,一直盯着皇位不放,康熙留下那句遗言如同河里漂着的浮尸,谁都想看清楚,却没人敢掏出来核查。隆科多反反复复取遗诏迟迟不归,张廷玉装傻充愣,都是“关键时刻捏不住”。到底还是十三爷带兵杀进畅春园,场子才算稳住。

这里插一句,八爷党其实准备了后手。八爷明知道自己被排除在继承圈外,心里那股不服气总在作祟。他早就跟十四爷打了招呼:“这皇位我没戏,你上上折子说不定能博个大将军王。”十四爷心思活络,马上跟着试探。结果八爷话里不提自己,暗示皇帝只认十四爷,这一搭一拉,心思全写在脸上。邬思道看得比谁都透:八爷不想走常规路,只能败中求胜,闹点大动静。有一回寿辰上还真摆弄了死鹰事件,挑事明显,钻规则的空子。

可是到夺嫡夜,八爷原本还布置成文运在丰台驻防,人马齐备,就等一声令下包围皇宫,把这场戏炒得热起来。偏偏到关键时刻,八爷突然像断电,成文运的兵力忘得干干净净。你说八爷是心太软,其实是心太乱,智商短路。明明身有兵,手有牌,就是不敢甩出去。“斗争心切,布置忘了”,这句说在职场也对,急了眼容易掉链子。

有人讲京城九门关得严,外边兵进不来,成文运再有能耐也使不上劲。我倒觉得这有点笑话的意味——九门谁掌控?隆科多这根“墙头草”,他不是急着读遗诏,更像是在等着看哪边赢。事实上,后面逼宫那场戏也说明九门固若金汤只是表面功夫。十三爷一身狼狈,不声不响就溜进门来,谁还敢说规矩真有用?或者说,这种局势下,“规矩”早就成了摆设,真想干事的人总有法子。

《雍正王朝》讲的,不光是皇权拿来拿去,更像是那些失望、刚毅、算计,还有一点点抓不到的运气。有时候拼到了终局,胜负其实只不过是几句话、几个人、一次心跳的事。记得后来八爷见皇位失去,那个神情,跟我们现实里输掉什么,也许差不多。你都准备好了,还能败给自己的犹豫——这没道理,但人的心总有这么一刻。

总有人说:英雄造时势。可《雍正王朝》里的这群人,为什么老是棋差一招?四爷能上位,是不是因为比别人少了几分执念?八爷到底背了什么?到了最后,这场闹剧停了,留下的不是谁更聪明,更多是几句“唏嘘”和一声长叹。可能吧,历史就是这样,不肯收尾,反倒让你有种还没讲完的念头——谁胜谁负,其实都藏在那些无人知晓的夜色里。

来源:外向糯米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