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清,听起来总让人有点五味杂陈。你说,这朝代到底是赢了是败了?前头靠着白山黑水杀出一条血路,后头却被洋大人一通猛敲,连家门都没把住。讲道理,清朝那些年的生活,真的像电视剧里唱的那样锦衣玉食一团和气吗?我翻了翻那时候的老照片,嚯,不光有皇宫贵族的端庄威仪,还有穷
晚清,听起来总让人有点五味杂陈。你说,这朝代到底是赢了是败了?前头靠着白山黑水杀出一条血路,后头却被洋大人一通猛敲,连家门都没把住。讲道理,清朝那些年的生活,真的像电视剧里唱的那样锦衣玉食一团和气吗?我翻了翻那时候的老照片,嚯,不光有皇宫贵族的端庄威仪,还有穷人家的破布衣裳。往下掰掰,说不定有你想不到的地方。
要说晚清人的生活,花花世界倒也真不少。你看——那两位穿着肥大的官服,满脸油光,好不容易约到一桌子“红颜知己”,青楼里的姑娘们穿得比寻常人家还讲究。一会儿唱和一会儿劝酒,翠绿荷包、锦缎面料,手儿雪白。官员抱着姑娘,筷子夹得山珍海味飞起,别人都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二位反其道而行,偏要呼朋唤友的场面。似乎只有在这饕餮里,才觉官场无聊里有点乐子——可惜,笑意多半是短命的。
其实,旁边军营里的将军可没那么神气。老头子一步三晃,小兵一个个却站得笔挺——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刀枪明晃晃,看着还有点气派。可要细看将军,干巴巴的身板,眼神迷离。想想也是,这晚清的军队,名头虽大,真要对外还不是纸老虎?外头洋枪一响,他们个个胆颤心惊,哪有开国祖先那股悍劲。
提到八旗子弟就更有意思了。这一帮人,祖宗八辈儿都得跟皇上沾亲带故。只可惜打天下的枪杆子变成了鸟笼子。没了仗打,钱却照发,你说他们能干点啥?三五成群,手里拎着鹦哥、画眉,倒是比谁的鸟叫得脆,谁的衣裳绣得艳。打发时间,全靠混日子。要是生在现在,八成成了网红。
再说出行。你想象中的大幕,八抬大轿、锣鼓喧天,其实没那么体面。普通官儿,四个人杠起的小轿子,摇摇晃晃,还不如骑驴来得利落。最会受罪的应是跟着的管家,既要照顾主子拾掇衣角,又怕被骂走神。听说这轿子蜷着坐,屁股时间长了都麻,可你还不能喊累。唯有身份在身,辛苦也认。
照片还没普及之前,可别小瞧了民间画师。想着给自己留个“传世之作”,都得请他们来操刀描眉。画师们发型讲究,额前剃得锃光瓦亮,脑后的小辫——那种叫金钱鼠尾,你要是和现在理发店师傅讲,保管把你当异类。
那会儿“电影”还叫拉洋片,街上一块白布,几张花花图片,后头摇把子。瞧这富人家的孩子凑过去盯得两眼发光,家长揣着手也跟着乐。可惜,大街小巷多半冷清,偶尔有个人影晃过,如其说看洋片,不如说是看点热闹。
讲到婚事,三寸金莲的女人,头上插满珠花,穿得宽宽大大,哪管式样好不好看。男人半拉西装半拉红袍,头上老爷帽一扣,端的像什么似的。堂屋里祖宗画像盯着,小夫妻都不大敢动弹。坐着拍照,都是一副板着脸的严肃,没人敢兴高采烈,生怕让人笑话不懂礼数。
四房妻妾的合影,气氛反倒更僵。手都合在肚子前,面无表情。我猜,那个时代的女人,不笑只因太知道自己的身份低微。她们连留下喜悦的权利都稀罕,唯有规规矩矩地“做出样子”。
有眼镜的老爷忙着给小少爷修脚,那可不是你现在想象的足疗按摩。真的是细致活,刀刀准,剪去死皮。修完一起坐下聊两句,说不定还有银子多的主儿请去喝点茶。
再有些家庭,一屋子人窝在炕上抽大烟。烟枪咕噜咕噜响,鸦片带来的销魂,换走的是一桶又一桶白花花的银子。富贵人家烧钱,百姓却活在水火里——天平怎么也无法平衡。
也别忘了那城门外合影的两个少年,背靠着厚实的高墙。想想,这城墙风雨几百年,刀剑都挡得住,可惜最后还是没拦住强敌和变化。小时候的人,或许只把墙当乐子,追风捉迷藏,也没预料自己生活的天地那么快就要天翻地覆。
集市和小巷,该做买卖的照样做。铺子里锅碗瓢盆一个不缺,隔壁卖的和你家也差不多。光景虽难,手不能停。那些老手匠,一双粗糙的手能把废布头变成能用的家什。那时候山珍海味是奢侈,大部分人只盼着今儿个有饭吃,明儿个能盖暖被。
再看老农,风里来雨里去,身上的旧衫补了又补。胡子拉碴,瘦得皮包骨,背后那块地,黄土朝天。粮食稀稀拉拉攒在筐里。日子简单,活着就好。说不羡慕城里富人不现实,可他未必就多恨。活一天,是一天。
石桥上的男人,举着油纸伞,天却没下雨。问他为啥撑伞?多半自己也答不出来,也许那是一点心情上的讲究吧。桥上看风景,风景也有人在楼上看他。倒有点诗意。
旗人女人牵着娃娃,小家伙扎着冲天揪,脸蛋红扑扑。这时候清末已经快要结束,娃娃们的衣裳带点碎花,怎么看都更像后头民国的味道。谁又能想到,再过几年风雨就大变了。
王府井殡葬铺的门口,进进出出的都是生离死别的家属。不远处,两个工人在紫禁城外辛苦锯木。那种大板料,平常人摊不上边。木屑飞舞的场景,跟现在城市装修队没太大差别,就是少了机械的轰鸣。
胡同里破瓦房、老烟囱,女人带着大群孩子,哪个不是一副半养半捱的疲态。那个时候,你生多少全凭自家能力养着。计划生育,还早得很呢。
草原上蒙古包外,驻军的汉子个个虎背熊腰。和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那股懒气比起来,他们还多了点生气和贡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总有人在犄角旮旯里过着和上头不搭调的日子。
最后说到那位旗人格格,一身装束亮相,身边的随从还穿着男装。可那格格的脸又瘦又窄,拍出来有点吓人。你如今看清宫剧,总觉得搞鬼的背景得落在那会儿,也不是没道理。
这些照片,不光是证据,也是缩影。皇族的尊贵,市井的琐碎,富人的荒唐,穷人的坚忍,全都挤在这一张张泛黄照片里。回首那段岁月,哪有几分体面和浪漫?大多是“活着就行”的忍耐,和偶尔那么一点点小欢喜。
所以你问我,珍惜现在的时光有道理吗?我说,实在有!你看见那些过往,再也说不出口“过去的人都那么幸福”。咱们在明晃晃的当下,也别觉得自个儿就活得理所当然。
如果换作你住进那一页旧照片里,你会羡慕谁、又会羡慕什么?谁说人生一定要锦衣玉食,或许,能笑出来就已经足够幸运吧。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