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主动去了宁家大宅,用自己从宁学祥那里换来了半个月的吃食和去县城抓药的费用,以及弟妹识字的机会。
银子还是嫁给了宁学祥。
她主动去了宁家大宅,用自己从宁学祥那里换来了半个月的吃食和去县城抓药的费用,以及弟妹识字的机会。
而去了一趟省城,亲眼见证了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的老哥们儿娶妾室的风光,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他不想装了。
没想到,仅仅一个馒头的诱惑之后,银子竟然主动上门了!
原著中,嫁到地主老财家的银子过得并不如意。宁学祥的施舍只会在每次夫妻生活后,才会送到费大肚子家里。
这样的苛待,对谁都是一种屈辱
银子忍下了这份屈辱,还给宁学祥生了孩子。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在他家里站住了脚,弟弟妹妹们也总算没有饿死。
然而,银子还算安生的日子在封腻味摇身一变,以土改骨干的身份回到天牛庙村之后,被打碎了。
封腻味脑海中的仇恨在闯荡生活的艰难岁月里,一股脑的全记在了宁祥身上。
当他有了身份,有了权力,第一个要报复的就是宁学祥。
宁学祥死了之后,银子生的儿子宁可玉找上封腻味,他也要为死去的爹报仇。
最后落得个同归于尽的下场,真是应了那句相报何时了。
从预告中可以看出来,影视化之后,银子在宁家的日子好过多了。
她拿捏了宁学祥,最起码不至于每天在屈辱中过日子。
过去那么多全家险些饿死的坎都过去了,银子为什么突然就生出了嫁给宁学祥的想法?
费大肚子的不争气和母亲的病,只是一方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傻挑肚子里的孩子。
银子敢肯定傻挑的孩子不是铁头的。
没有种地天赋更不愿意琢磨怎么种地,有时候还会有些假大空理想的铁头,不是啥纯粹的好人,这一点银子非常清楚。
但她更清楚的是,铁头至少不会去欺负什么都不懂的傻挑。
这也是傻挑为什么总是去他窝棚里找他梳头的原因。
就因为傻,她才更信任没有侵犯过她的人,她当然不会知道自己对铁头的信任,有一天会成为对方卸不掉的责任和担子。
——发现傻挑怀孕后,她父母一口咬定孩子就是铁头的,要不然她怎么不找别人梳小辫?
铁头娘嘴再毒,面对如此状况,也茫然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傻挑父母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把女儿送到至少有地种的铁头家,她和肚子里的孩子才不至于被饿死。
自己也能趁机摆脱一个大累赘。
有这个前提在,如果铁头不收留她,她的下场可想而知。
在那个吃饱饭都是奢望的年代,爱情是最微不足道的。
银子纵使有千般难处万般不舍,也不能继续再和铁头耗下去了。
恰巧这个时候,宁学祥明确表示想把她娶回家,并承诺不会让她背后的五口人饿肚子。
一边是不被祝福,甚至会牵扯两条人命的青梅竹马,一边是能让全家生活有着落的地主老财。
银子咬咬牙选择了后者。
生活是否如意,从一个人的气色就能反应出来。
反正从进了宁家之后,银子脸上的菜色一扫而光,至少说明她能吃上饱饭了。
婚后再次见到铁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场景——银子穿着大红棉袄带着妹妹,和抱着孩子的昔日恋人擦肩而过,两人谁也没有勇气和对方打招呼。
现实已经不允许他们回头,更不允许彼此再有瓜葛了。
因为,傻挑把孩子生在了铁头家的炕上,不管他认不认这个孩子,认不认曾经欺负过傻挑这件事,都改变不了什么了。
而傻挑生孩子的那个夜里,铁头家不远处貌似看热闹的人,以及铁头娘天亮后打开门看到的、摆的老远的东西。
无声的在诉说着一个事实:村里人都知道铁头是冤枉的。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想,送东西的是以前欺负过傻挑的人,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愧疚。
这才是最细思极恐的。
当然也是银子下定决心嫁给宁学祥的另一个原因——村里人都知道真相,傻挑父母也知道真相。
可是,后者选择赖上铁头,前者选择隐瞒丑恶行径。
银子一个人,岂是这么多人的对手?
来源:剧情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