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封铁头到封腻味,从费文典到宁绣绣,从宁可玉到封家明,都倒在了天牛庙村经济变革发展的前夜。
作者:温纾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万物》的原著里,除了封大脚,经历了时代变迁的所有老人,都率先离开了这个世界。
旧时代的人,都在新世纪来临前离开了。
从封铁头到封腻味,从费文典到宁绣绣,从宁可玉到封家明,都倒在了天牛庙村经济变革发展的前夜。
原著里,铁头倒在了费文典的坟前,给他陪葬。
所谓的以身作则,都不过是铁头这一类的借口。
事实上:
群众里面有好人,但同样的,群众里面也有坏人。
而铁头和腻味则正是在其中浑水摸鱼的人。
这两个人干过好事,在斗地主分地的时候,最先站出来积极响应,但同样的,也在宁可金屠村后,疯狂反扑报复,屠戮欺负妇女,做过坏事。
费文典的骨灰运回天牛庙村后,铁头在几个月后,也倒在了他的坟前。
都死了,都死了,就我还活着。我也快了,也快了。年纪到了杠儿就得死呀。文典兄弟,我很快就来跟你做伴呀……
看看日头即将落山,老铁头活动一下蹲麻了的双腿,站起身慢慢往山下走去。走到山脚的时候,他忽然看见,路边大片郁郁葱葱的庄稼地中间,竟有一块荒着,眼下长了一地狗尾巴草。他想起,这就是队里分给他的那片“责任田”。分的当年,他让儿子量出自己的那一份,坚决不让种,以表示他这个天生庙村农业集体化的创始人对大包干的反对态度。三年了,这块地就这么一直荒着!
自从当了村干部后,铁头就再也没有真的下过地,甚至还因为在特殊时期结束后,知晓上面人停掉了对宁可玉等地主阶级的批斗,还专门为此事找过费文典。
事实证明:
有了权力的人,往往在接受权力的时候,也被其所腐蚀。
直至他死亡,蹲在费文典的坟前,才想起了自己几十年都未曾碰过的地。
他蹲在那里,长时间没有起来。
在公墓林的坟前,铁头开始了长久的回忆。
回忆里,有拒绝再嫁给他默认被虐杀的银子,有已经去世的傻挑,还有那个自小就被自己典当换钱的儿子,还有许许多多年少时的幻影。
铁头知道,到了这个年岁,也就意味着时候到了。
太阳终于要落下去了。老铁头想起身回家,可是他的腿却不听使唤。他觉得奇怪,看了看西天边,竟发现那轮正在下落的日头此刻正像早晨那样急剧地升起。这是怎么回事?是我转了向,还是早晨已经到了?老铁头还没想明白,他就重重地倒了地里。
铁头死了。
也许是在昨天,也许很久之前,就已经失掉了灵魂。
剧中由秦海璐饰演的费左氏尚存几分温情,但书中的费左氏则完全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属性。
原著中的费左氏不光毒杀了宁苏苏和郭龟腰,同时还杀掉了自己的继婆婆,就因为她在费文典的父亲去世后也跟村里的光棍有了来往,想要离开这个牢笼。
当初费文典的出生完全是因为她的主意,这才有了老夫少妻的搭配,让年纪七十多岁的公公,娶了19岁的“新婆婆,”由此她才能继续守在费家。
而费文典一生都没有生育能力,也正是因为这样荒唐的搭配,以至于他自身的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一辈子都没有自己的孩子。
剧里的费左氏在丈夫死后可以回家再改嫁,但原著中的费左氏,却是彻底被封建的家庭和思想围困了一辈子。
封建社会将人逼成鬼。
哪怕是经历了土改,抗战胜利后,费左氏都一直恪守所谓的妇道,认为即便是费文典跟宁苏苏离婚了,她也是要跟着自己守一辈子的。
费文典在城里爱上时学娴后,回来跟宁苏苏离婚,其实也就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自己的过去。
而两个被抛弃在过去的人,在那样的时代,注定是要被牺牲的。
无论是剧中还是书中,宁苏苏和郭龟腰的结局注定都会是悲剧。
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一旦精神上的那个弦被绷的太紧,在绷断后,就会做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事情,更何况压抑了多年的费左氏。
费左氏回到堂屋,便听到了东厢房传出的呻叫声。她凄然一笑,也端起了留给自己的一碗,毫不犹豫地喝到了肚里。扔了碗上床躺下,过了片刻她就感到了胃里出现的无数把尖刀。她打了几个滚,神志开始恍恍惚惚。恍惚中,他觉得她成了三十多年前的另一个女人。那是靠她苦心操持才到了费家同时也给她带来了好名声的年轻婆婆。那时文典刚刚三岁而他老爹费洪福死了,比费左氏还小两岁的婆婆也成了寡妇。但年轻的婆婆熬不住,就与村里的一个光棍有了来往。费左氏怎能容忍这种猪狗行为?心里说,我能叫你来,就能叫你走!也是在一个无月的晚上,费左氏让她吃下了一碗小米粥……
一生荒唐,一世沉沦。
费左氏最后毒杀宁苏苏,其实是带着一种隐秘的恨意和嫉妒的。
所有人都要向前的时候,唯有她留在原地,不人不鬼。
也唯有她,拼尽全力,怀揣仇恨与疯狂,走向深渊。
荒唐的一生书里的腻味和宁可玉,以一种荒唐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宁可玉在年轻的时候,甚至切掉了自己的半个/生/殖/器,为的就是不愿意让压抑的欲望扩桑,怕自己干坏事,继而影响老姐姐宁绣绣的名声。
为了报复腻味,年近四十的“老光棍”宁可玉娶了他的女儿小米,而小米因为受看电视和宁可玉金钱的蛊惑,嫁给了对方。
书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权衡利弊,互相算计,考虑自身的利益,只是方式从来都是不加掩饰,反倒是更原始,更野性。
但荒唐的是:
小米嫁给宁可玉后,因为后期对方不能生育,加上长久的压抑,选择了出轨,而宁可玉则因为此事虐待对方,甚至家暴对方。
原本小米想的是:
就算是没有孩子,有钱也是好的。
但这样的选择终究是违背人性的。
人有我无的时候,往往会嫉妒,而一旦拥有了之后,想要的就会更多,逆着人性活着的人,往往很少。
而腻味知道女儿被虐待的事情后,怒从心头起,新仇旧恨连带着一起算,连带着从前就对地主阶级的仇恨都燃起了,而宁可玉在意识到那就是他过去因为曾经的地主身份扫了十几年的大街后,其实也已经精神崩溃了。
压抑了十几年的仇恨,让这两个人走向了同归于尽的下场。
老腻味失掉武器,遂扑过来把他紧紧抱住。宁可玉起先不明白老丈人的目的,等弄清他用力的方向,才知道老汉是要把他推进井里。宁可玉看看那口深深的大井,再看看他曾受着屈辱扫了多年的那条街,一股悲愤与决绝顿时填充了他周身的每一个细胞。他将老汉也用力一抱,借老汉的推力,一下子和他同时倒向了那个黑黑的井口。下水去捞,才发现二人还紧抱在一起,硬班也掰不开……
腻味是典型的利益追随者。
得到权力后,这类人未必会利用权力为村民做好事,反倒是会在其中浑水摸鱼,为权力所腐蚀。
而宁可玉是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人,他本人在物质上享受到了宁学祥的遗产带来的红利,但精神和生活状态上却一直停留在过去。
这两个人,是时代中的既得利益者,同样的,也是其中一直活在过去的“旧人,”所以,他们的结局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必然的。
有的人活着,但实际上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实际上还活着。
同样的,这两个人也不例外。
来源:花语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