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许是因为绰号老山东的鲁长山过于轻松就拉起了50多人的队伍,也许是因为虽手握金条却始终无处消费,也许是因为人都在全力支持这支被打散的抗联队伍重回巅峰。
也许是因为绰号老山东的鲁长山过于轻松就拉起了50多人的队伍,也许是因为虽手握金条却始终无处消费,也许是因为人都在全力支持这支被打散的抗联队伍重回巅峰。
甚至有可能是因为全松林镇的老百姓,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头戴白色布条,用烧毁鬼子击杀杨靖宇传单的方式来祭奠这位抗日英雄过于让人心潮澎湃。
最终才有了汤德远这个因为自己哥哥舍命救下肖铁林二班长,在被肖铁林几次三番救下后,最终选择不见老排长、不跟老排长归队的戏码。
或许是为了能让汤德远顺理成章完成由正变邪的转化,或许是为了能让《归队》中的抗联战士有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汤德远用一种让人完全看不懂的方式,与伪军团长肖铁林再一次搭上了线。
面对排长老山东找上门来的避而不见,我可以理解汤德远不想再让哭瞎双眼的母亲为自己操心。
面对最终没有选择跟着老排长一同归队的汤德远,即便站在当时那个没有国哪有家的年代,作为老排长的老山东也是可理解且不去点破的。
即便他看到了院子里堆满了新捡回来的柴火,即便他可能已经猜到二班长就在隔壁屋藏着。
也许当面摊老板送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时,当老山东蹲在墙边狼吞虎咽时,谁又能肯定他心中不知道这碗面条是谁请他吃的呢?
看到这样的剧情、这样的逻辑,说句实在话是很难让人理解与明白的。
既然汤德远选择了不跟老排长归队,既然汤德远听从了父母的话不再出去拼命,那他在老山东离开后独自一人离开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是要一个人出去闯出一片新天地?还是像之后的剧情那般,用一场奇遇再一次欠下肖铁林的人情,并在恰当的时刻,成为一名合格的汉奸呢?
站在编剧的角度来看,也许是当故事写到这里时,当编剧意识到这个故事中的一切过于顺利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强行从这群人中推出一个叛变革命的叛徒。
如果连一个叛徒都没有出现,那么这部以抗联为主要讲述内容的电视剧,很可能会因为剧中角色过于顺利而沦落成为一部“抗日神剧”,一部从逻辑上失去了抗联艰苦岁月真实性的电视剧。
也许只有深知抗联内部情况的二班长汤德远叛变之后,才能让肖铁林这群伪军有可能顺理成章的追杀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抗联队伍,也才有可能让以老山东为首的抗联队伍重现开篇时那种惨烈和艰苦。
可如果一切按照这样的可能性发展下去,那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归队》注定会因为无法解释汤德远此时的行为举动,变成一部烂尾的“抗日神剧”。
即便是兰花儿成为小白马的压寨夫人,即便是兰花儿轻易说服小白马带着山寨兄弟投身抗联队伍,我都可以理解与认可这样的逻辑是正常的。
即便是田小贵如此坑爹,作为同村的保长还相信他爹那蹩脚的谎言,认为田小贵不是一名抗联战士,我也可能从感情认可这种坑爹孩子的真实性。
可面对汤德远这个让人完全无法理解的角色,面对他在面对即将要吃苦头时抬出肖铁林消灾这种行为,我却很难理解汤德远虽然不跟老山东走,却要自己一个离家出走闯世界的行为。
又或者说,他只是为了避免老山东带着队伍回来像抓壮丁那般强行逼自己归队?可这样的理由和逻辑真能让人信服吗?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汤德远,究竟为何不肯跟老排长归队呢?
关于《归队》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花煜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