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礼那个被十万群众跪地送行的兰考老书记,一生比电视剧还难写

西瓜影视 欧美剧 2025-08-13 21:12 9

摘要:1978年早春那会儿, 豫东兰考县城外头的黄河故道还是一片灰黄, 风沙卷着盐碱沫子抽人脸, 生疼, 谁也想不到,那天能有十万人自发涌上街头, 就为了送一个人, 这人叫张钦礼, 以前是兰考县委书记, 可那天大伙儿都喊他“老焦桐”, 队伍从县委门口一直排到城南沙丘

1978年早春那会儿, 豫东兰考县城外头的黄河故道还是一片灰黄, 风沙卷着盐碱沫子抽人脸, 生疼, 谁也想不到, 那天能有十万人自发涌上街头, 就为了送一个人, 这人叫张钦礼, 以前是兰考县委书记, 可那天大伙儿都喊他“老焦桐”, 队伍从县委门口一直排到城南沙丘, 老人抱着娃, 年轻人扶着老人, 黑压压跪倒一大片, 哭声比风都大, 有人把家里腌了三年都舍不得吃的咸鸭蛋往灵车里塞, 有人把写着“张书记, 风沙停啦”的白布举过头顶, 那天兰考的天也怪, 没起沙, 太阳黄黄的, 跟张旧照片似的, 却把每个人的眼泪照得亮晶晶的。

张钦礼不是兰考本地人, 1927年生在山东莒南一个穷农户家, 家里穷到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找不出来, 1943年, 他才16岁, 就扛着红缨枪去抗日, 个子还没枪高, 可就在一次反“扫荡”里, 他用一把铁锹拍晕了伪军班长, “张铁锹”这外号就这么来的, 后来打解放战争, 他带着民工队推独轮车, 从沂蒙山一直跟到淮海战场, 鞋底磨穿了就拿破布缠,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放鞭炮, 他穿着一身补丁的军装, 站在商丘行署门口, 成了那批最年轻的土改干部。

1954年一纸调令他到了兰考, 那时候的兰考, 黄河改道留下的不是啥好地, 全是风沙、内涝、盐碱地, 老百姓都说“兰考三害, 风沙盐碱涝, 一年到头吃糠菜, 闺女都往外地跑”, 张钦礼刚去分到县供销社, 管着全县唯一一台“东方红”拖拉机, 别人嫌风沙大不爱下乡, 他倒好, 铺盖卷往车上一扔, 拉着司机老魏跑遍了全县149个生产队, 在仪封公社, 他蹲地头啃干馍, 听老农讲“盐碱地种一葫芦收两瓢”, 当天晚上就把铺盖搬进牲口棚, 跟着老农拿舌头舔土分盐碱度, 咸的是卤碱, 涩的是瓦碱, 苦的是油碱, 三个月跑下来, 他写出《兰考盐碱地分类调查报告》, 省里专家来了都看傻了, 说一个供销社干部, 比技术员还懂行。

1962年, 焦裕禄调来当书记, 张钦礼是副手, 两人头回见面就在风最大的三义寨, 焦裕禄披着旧军大衣, 张钦礼卷着裤腿全是泥点子, 焦裕禄递给他一支“大前门”, 他摆摆手说抽不惯, 还是旱烟有劲儿, 那天晚上, 俩人就在漏雨的牲口棚里聊到大半夜, 煤油灯芯子“啪”爆了个灯花, 焦裕禄突然说, 老张, 咱得把兰考的风沙治住, 不然死了都没脸见祖宗, 张钦礼磕了磕烟锅, 那就从“三害”下手。

之后兰考的地里头, 就老能看见这俩人扛着铁锹揣着馍的身影, 张钦礼带技术员在黄河故道测风速, 拿麻绳拴着沙袋往沙丘上爬, 绳子磨断了, 人滚下来, 膝盖磕得直流血, 爬起来接着干, 为了治盐碱, 他把自家攒了三年盖房的2000块砖全垫了试验田的沟, 1964年春天, 试验田里冒出绿油油的麦苗, 他蹲在田埂上, 手心里捧着露水跟捧着碎银子一样, 那年麦子亩产翻了两番, 老百姓头回吃上白面馍。

没过两年, 文革风暴来了, 焦裕禄已经病故, 张钦礼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关进牛棚, 批斗会上, 造反派让他跪碎瓦片, 逼他认罪, 他梗着脖子喊, 我破坏个啥, 盐碱地是我领着人一寸寸改出来的, 晚上锁在仓库里, 借着月光用铅笔头写《兰考沙丘治理笔记》, 写一页藏一页, 两年攒了37页纸, 纸边都磨毛了, 1969年冬天, 他被下放到风最大的东坝头林场, 老百姓偷偷给他送棉袄, 塞纸条说“张书记, 咱信你”, 他把纸条贴胸口, 带着林场的人在风口栽下第一批泡桐苗, 树苗被风吹倒, 他就拿绳子把自己跟树苗拴一块儿, 人扶着树, 树也护着人。

1973年, 张钦礼重新出来工作, 还是县委副书记, 这时候他背有点驼, 头发也白了, 可拿起铁锹还是那个“张铁锹”, 他提出“农桐间作”, 地里套种泡桐, 挡风又来钱, 为了让大家信, 他自己先种两亩试验田, 天不亮就蹲田埂上咳嗽, 咳出来的痰里都是黑沙子, 1975年夏天, 一场大雨冲垮了田埂, 他跳进齐腰深的水里垒土袋, 腿被铁丝划个大口子, 血水混着雨水往下流, 老百姓嘴上骂他“傻书记”, 回头却把自己家孩子送去帮他扛土, 那年秋天, 试验田的玉米长得跟牛角似的, 泡桐树苗窜到一人高, 老百姓这才发现, 原来风沙地里真能长出“摇钱树”。

1978年3月, 他被查出肝癌晚期, 住院前一天, 他还在葡萄架公社看麦苗, 公社书记劝他歇歇, 他摆摆手说麦苗不等人, 病床上疼得像个虾米, 护士给的杜冷丁都省下来给隔壁床的老乡, 临走前三天, 他叫来水利局长, 在药盒背面画兰考水利图, 哪条渠要加深, 哪个闸要重修, 标得一清二楚, 1978年4月25号, 他最后醒过来, 看着窗外开得正旺的泡桐花, 对老伴说, 你看, 桐花白了,风沙该停了, 说完这话, 61岁的张钦礼就走了。

消息传开, 兰考县城跟定住了一样, 卖豆腐的老王扁担一扔就往县委跑, 鞋都跑丢一只, 王大娘拄着拐棍, 从家里翻出“治沙模范”奖状非要给张书记带上, 出殡那天十万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有坐拖拉机的, 有赶驴车的, 还有从百里外走过来的, 灵车过仪封的时候, 当年跟他一起治沙的老汉跪在地上, 拿蒲扇捧着新收的麦穗说, 张书记, 你尝尝, 不咸了, 黄河大堤上, 风一下子就停了, 太阳把泡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 像一双双挥别的手, 老百姓都说, 这是张书记最后护了兰考一次。

张钦礼走了, 兰考的泡桐树一年比一年多, 1980年, 农桐间作面积到了28万亩, 风沙天从每年83天降到9天, 他当年亲手栽下的那批泡桐, 现在都长成了大树, 老百姓叫它“焦桐”, 也叫“张公树”, 2017年兰考脱贫摘帽, 发布会上, 县委书记特意留了个空座, 桌上放着一杯焦裕禄泡桐茶, 旁边就是张钦礼那把磨短了的铁锹, 有人算过, 他在兰考24年, 走了快20万公里, 穿坏了126双布鞋, 笔记摞起来一米多高。

可兰考人说起他, 提得最多的不是这些数, 是他带着咱把风沙吃进肚子, 把好日子种进了地里, 每年清明泡桐花开, 都有老人带孙子去黄河故道, 指着林子说, 记住, 这是张书记给咱留下的“绿色银行”, 风吹过, 桐花落下来, 像一场无声的送行, 也像一句没说出口的谢谢。

[1] 中共兰考县委党史研究室:《张钦礼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

[2] 新华社河南分社:《十万群众跪送张钦礼》,1978年4月27日《河南日报》头版。

来源:蚂蚁推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