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试毒:胡军李乃文《归队》、周翊然王影璐《十二封信》等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1 14:25 2

摘要:本周暑期档正式结束,新剧方面鹅抬上献礼剧《归队》和现偶《十二封信》,桃抬上悬疑《目之所及》。七夕电影本来应该聊一聊,但我实在没时间去看,所以本期还是只讲新剧。

本周暑期档正式结束,新剧方面鹅抬上献礼剧《归队》和现偶《十二封信》,桃抬上悬疑《目之所及》。七夕电影本来应该聊一聊,但我实在没时间去看,所以本期还是只讲新剧。

《归队》

8.25央八黄金档开播,鹅独播

臧溪川、赵阳联合执导,高满堂、李立、汝盛、李洲编剧,胡军、李乃文等领衔主演,原创重大历史题材剧《归队》。

一般以“重大历史题材”作为分类措辞的,都是命题创作,这一部就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任务剧,反映东北抗联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抗日事迹。

我是哈尔滨人,从小听着赵一曼、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等东北抗联英雄的事迹长大,哈尔滨的多条街道也都以这些烈士的名字命名。但这么多年来,东北抗联历史其实很少被搬上影视舞台,只有一部分谍战电影或谍战剧会在谍战舞台的边缘偶有涉及,鲜有能真正把叙事重点放在抗联于白山黑水间与日伪展开 最艰苦 战斗方面的主题影视剧。

剧里看到这个真的热泪盈眶

所以单从题材而言我也会对《归队》相对宽容,不妨碍我挑毛病探讨不足,但追平到目前还是强烈推荐给大家。

以下为方便叙述,以演员名代替角色名

先说优点。

这个剧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支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抗联小队在与小股日军战斗后减员失散,幸存的小队成员各自向战斗前排长告知的通讯点汇合,每个人都遭遇重重 困难 ,但也都没放弃 把队伍重新组织起来, 所谓”归队”。

从这个梗概就能看出,这个剧的主体故事设定与文本结构很经典,第一集也快速构建出整个剧的大框架,赋予所有角色统一使命,观众一下子就能领会这个故事的大致脉络,同时也会对每一个上路的抗联战士将遭遇什么产生关切。这种剧情结构会让观众既有对整体故事把握的安全感,也保有对具体情节和人物命运如何展开的期待。

而这样的故事展开,也特别适合用来 展现一地一时的风土人情 。在前几集中,六位抗联战士各自的经历都很具有地方时代特色:排长胡军带着陈靖可在老林子里迷路时遇到了采参人的参帮;李乃文帮袁姗姗引开搜捕的日军后,在林子里遇到了老猎人; 袁姗姗悄悄回家时被日军发现,母亲和村民都因此被杀,她始终甩不掉追杀她的日军,直到被土匪所救; 任彬和宋家腾被人迷晕送去金矿做苦力淘金,任彬被工头人为制造矿难重伤,被当成尸体拉去酒馆交易,结果被酒馆老板娘蒋欣救回一条命,宋家腾则在趁乱逃出金矿后被日本人当成壮丁抓回劳工营,跟同样被抓回去的李乃文汇合。

过程中,在日伪统治压迫下东北人民的生活也被多方位呈现:有不得不一头扎进林子讨生活的参帮和老猎人,有参加过义勇军后来落草为寇的土匪,普通村民在日伪为清缴抗联分子设定的保甲连坐制度下朝不保夕,壮丁还要被抓去劳工营干苦力送死;更有世道恶而人更恶的地头蛇谋财害命吃死人饭。这些情节的设计都在提供强看点的同时让观众增加对彼时东北的了解,能对 东北人民在 日伪血腥残酷统治下的艰难度日感同身受,也更能体会到东北抗联斗争的艰苦环境与顽强斗志。

后续情节里,失散的战士们在各自的人物线上也经历着多次失散与重组,这样故事线就会形成一轮又一轮的交错与汇集,避免观众对某条线感到疲倦。当剧情进入中段,逐渐脱险的战士们要么回到家中,要么发展出情感线,刻画重点也逐渐转移到战士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与情感关系上,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些来自家庭与情感方面的温暖慰藉,此后再让这些短暂的幸福被日伪的残暴打断。这不仅让每个战士的人物塑造更加有血有肉,也能让观众深刻意识到这些抗联战士们到底是牺牲了什么、割舍了多少、又克服着怎样的困难去坚持舍生忘死的抗日战斗,会对革命先烈的抗日信念和革命意志有更全面具体的体会。

很多人说剧的主演阵容无流量所以很舒适,确实这种 大群戏最忌讳有特权咖加戏改戏,也忌讳太精致的明星脸与年代氛围格格不入,但具体到《归队》,其实主演演技上也有参差。好在大多比较投入,再加上服化道基本到位,不太会影响我的沉浸感,尤其好评的是造型上对每个人的牙齿几乎都做了处理。

所以《归队》一来是真正经拍东北抗联相关的故事,二来在结构构建上也相当干脆利落有章法,三来多线展开的战士“归队”故事也逐步丰满人物并充分展现 风土人情 ,内容不跑偏,情节有看点,人物有血肉,确实是老辣编剧操刀的颇具水准的主旋律剧,在很多情节里我都忍不住流泪,越质朴的台词冲击力越强。

当然也有些问题我无法忽略。

首先是前两集的剪辑逻辑,前两集最影响我观感最扣分的就是剪辑点的选择。在队伍分出了胡军+陈靖可、李乃文、袁姗姗、任彬+宋家腾这四条线后,四条线如何交叉叙事就很考验导演剪辑思路。每条线的故事进行到哪里该切走,切去哪条线,又该何时切回来,切回来时从哪个点接续往下讲,理论上都应该有比较清晰的剪辑逻辑: 要么是这条线上的情节暂时告一段落, 要么是这条线上的情节或台词涉及另一条线;当然也可以在最紧要关头切走留一个悬念,但这不算很高明,且不宜搞太多次,同时也很考验切回来后的接续。

《归队》在前两集剪辑上总给我一种不舒适的感觉,首先是因为切很碎,大概四条线并行也确实比较极限,为了能让人物尽量均匀出场,就不得不反复跳切;其次是经常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切走,有时是小情节讲到一半,有时是事态最紧急时,后者还能理解为留悬念,前者纯属莫名。

最后就是切回来后的情节往往不与切走时的情节点直接连接,反而用闪回或者台词交代中间断裂的部分。这个在任彬+宋家腾这条线上最明显, 这俩人在战斗里互相确认对方活着后, 镜头切走时还在战场呢,等镜头切回来俩人已经被捆绑起来并浇醒了,你要说留悬念吧,马上就用闪回交代俩人怎么被骗被迷晕,那你何苦脱裤子放屁搞闪回呢 (对不起话有点糙)。 之后宋家腾高烧,任彬挟持工头侄子逼工头找大夫,工头刚软下来承诺请大夫,镜头又切走了,等切回来后俩人已经在矿下干活了,只在台词里提了一嘴前情,这也挺偷懒。

这种切回来不顺着讲、跳一段但还要闪回的脱裤子放屁式剪辑,在《东极岛》里也反复发生,起码两三次,我真是理解不了。当然这个情况在《归队》各条线情节深入后有所改善。

其次是女战士的部分设计让我不太舒服。

袁姗姗这个角色是有一定战斗素养的卫生员,跟队伍失散后她想家了,溜回村子发现村民都被日军带走集中看管,她就在山后转悠,被认识她的村民偷偷通知她母亲,她母亲找了个借口出来给送干粮,结果被日军发现——这一段其实挺槽多无口,但我姑且理解一个战士的思乡情切,勉强自我说服她可能还不够了解日伪的保甲连坐有多残忍。

她和母亲凑到一起时也不找个安全 的地方,还大声说话,被 三个日军发现远远问“谁在那儿”,此时她妈妈让她赶紧躲起来,她说我躲起来你咋办, 说这话的时候妈妈还能遮掩,说完日军就已看到她本人了,直接一枪爆头杀了她母亲,她情急之下连 开两枪杀了两个日军逃出去,此后 多个村民被连坐枪毙——这一段同样槽多无口,你不躲是怕留妈妈一个人面对日军,那你就直愣愣站着啥也不做?明明手里有枪非等对方先开枪,行那我 姑且算电光石火间来不及吧。

但此后她一路逃日军一路追,在溪边喝水时被两个日军近身了,她干脆利落拔出一个日军身上的佩刀割喉对方,快速干掉一个,然后不乘胜砍第二个反而扭头就跑?第二个追上她后她奋力反抗捅 了对方, 对方一时间痛到没有反抗能力时,她也不补刀,也不夺枪,又扭头就跑,结果被第二个一枪射中脚踝,这到底是什么毛病?

你说她没有战斗素养吧,她前面给亲妈报仇一枪一个,三枪杀死俩鬼子,在鬼子近身的时候她拔刀割喉捅人利落得很;你说她有战斗素养吧,她占上风的时候不补刀不缴械扭头就跑,割裂得很。

然后下一镜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为了让曾经参过军的土匪对她英雄救美, 为了下面这个浪漫的镜头, 为了让俩人自然而然产生情感,为了给女战士契机让她把这一寨的土匪劝进抗日队伍。尽管进匪寨后也安排袁姗姗给其他土匪头子治伤体现专业作用,但让女性角 色被拯救并以情感 帮男性角色坚定信念的写法,实在是有点陈旧。

我不是说女性就不可以被人救,但险境设计好歹合理一点,另一条线里重伤的任彬在死人堆里伸出手被蒋欣救出藏起来就合理得多,后续发展出情感也不突兀,怎么到女战士这儿就非得降智呢?包括所有的战士里,只有这位女战士想家跑回去看亲人,结果给亲人和村民带来灭顶之灾,当然罪魁祸首是惨无人道的日军,思乡心切情感一时间占据上风也是人之常情,但剧里做这事的就得是个女性实在也很像老一辈创作者极具刻板印象的创作惯性,我不喜欢。

最后是老生常谈的演员口音问题,六个要归队的队员,只有任彬和宋家腾是东北人,1/3的本土率,客串的明星东北籍含量也不算高 ,所以整个剧基本也是字正腔圆普通话。我不能说这是多大的问题,但《生万物》里林永健和迟蓬两个真·山东人的圆熟浑然,应该能让大家明白倪大红等真·东北人给我带来的舒适。另外胡军饰演的主角又绰号“老山东”,就1940年前后这个时间点在东北给一个人起绰号叫老山东,跟给中国人起绰号叫“黑眼睛”有什么区别啊?可能是我见识少,但也不排除是山东编剧高满堂的一点私货。

还有些比较具体的问题譬如小情节的煽情尺度、采矿部分的置景太简陋、参帮老山神临死前价值上得缺乏铺垫等,都不到影响我对剧整体判断的程度。

不过有一类细节我比较介意:胡军和陈靖可好不容易跋涉到镇子里的联络点,却说“太晚了不打扰人家”,随便找了个破屋睡一晚,结果就在这晚,这个联络点被人告密被日军端了。目前剧的呈现太巧合,虽然天黑但联络点还亮着灯,胡军还见过情报站的掌柜,千辛万苦找到联络点的战士,心情应如乳燕投林,只有老革命的警惕才能阻止他的脚步。比较合理的方式是让胡军说“谨慎一点,明天白天看见掌柜的再进去”。因为历史上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络后,留在境内的 东北抗联战斗方式基本就是上山打游击、下山潜伏传递情报,所以胡军作为排长有一定的侦察与潜伏经验是合理的,这句台词说出来也可以借机对年轻战士传授经验。后面还有胡军陈靖可为买枪吓唬陈靖可亲爹的情节也让人觉得欠妥,类似情节数次出现,就会让我觉得剧在人物塑造和场景把控上不够讲究。

最后,上面提到的蒋欣任彬剧里这对情感故事,从外形人设到人物关系都非常相配,情节设计水到渠成,俩演员也都是很能带CP感的,在我这儿比较仙品。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8分, 7.5+0.5感情分

适合人群:i 革命历史题材感兴趣的、i正经演员群戏表演、i经典工整剧作、对东北抗联战斗故事感兴趣的、东北人与精神东北人 、i胡军、i李乃文

不适合人群 :看剧只为爽和 纯娱乐的、剪太碎太乱不看的、对地域性还原要求非常高的、女性视角高敏感观众

结论: 不过这剧是从26集变更到36集,有点担心后期注水。

《十二封信》

8.29上线,鹅独播

由沙维琪执导,程小猫、程梦琰、沈思吉编剧,周翊然、王影璐等主演,原创奇幻爱情剧《十二封信》。

时空交错的高概念情感故事,我追平的感受是能看,但很担心高概念部分最后圆不上,所以就单纯聊聊前八集观感,虽然我一贯不对任何剧的后续情节做背书,但这种非常需要自圆其说的高概念悬疑剧,还是需要格外强调一下。

开篇是王影璐饰演的1991年梅湾镇的高三女主写好遗书扔进邮筒后持刀前行,之后时间就转到了35年后的2026年北星市,一个外形相同的邮筒坐落在某老厂区,一个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总在这个邮筒附近蹲守,直到有天老人在邮筒附近神秘失踪,郑合惠子饰演的老人女儿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邮筒的诡异之处,这个废弃的装饰性的邮筒居然能凭空出现一封来自1991年的信。

此后情节又继续回到91年时间线,开始细致刻画包括男女主在内的几个小镇男女的绝境。91年的王影璐读高三,奶奶刚刚去世,母亲离开多年,父亲是烂赌鬼还日常家暴她;91年的周翊然福利院出身,靠替人打架收债过活,他和收留自己的大哥去王影璐家收赌债,第二天又恰巧转入王影璐所在班级,二人逐渐熟识。

第一集节奏挺缓慢的,悬念铺设也很一般,有效信息没有交代多少,整体并不抓人。我开玩笑说唯二亮点是象征着邮筒神奇之处的橘猫,和郑合惠子那一头气血很足的浓密黑发,所以这剧开局热度非常低是很合理的,一来男女主都毫无剧盘号召力,二来这个开篇太平了,没给观众太多信息,节奏与悬念都没提供足够的吸引力。

但能让我坚持下去的,除了试毒职责的不得不以外,也因为第一集包括镜头语言、人物状态还有台词文本方面的质感,都让我觉得这是个创作上还比较认真的剧。

从二三集开始,有一些打动我的东西逐渐浮现,主要就是主创对“绝境”的勾勒。

第一集里男女主的处境都像是身处泥淖但冲着一丝亮光挣扎,女主想熬过高三考上大学摆脱烂赌鬼父亲,男主和兄弟一起攒钱想买条船跑货运走正道,而后面两集就是每个人的亮光都被狠狠掐灭。女主的烂赌鬼父亲不仅每天打女儿抢走女儿打工赚来的生活费还极具伪装性让女主有苦不能言,有天晚上他在抢走女主作为班长收来的班费后,还对女主拳打脚踢狞笑说你永远摆脱不了我,那一刻我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会深深理解女主操起一把刀冲去赌场砍亲爹“谁也别活”的绝望。 男主也类似,兄弟三人在当地黑社会帮派的压榨下干脏活默默攒钱,但终于忍不了对方的猥琐龌龊,动手后却被讹走了为买船攒下的所有辛苦钱。

只有对绝境的刻画足够可信,只有对痛苦绝望的氛围营造足够到位,绝境中互相依偎的情感才能真正动人。平心而论,《十二封信》的高概念并不新鲜,两条时间线上的悬疑感也若有似无,两条时间线上的主人公要到第五集才终于弄清楚寄信收信的机制,而看预告要到八集以后主角们才会真正利用这个机制去改变既定命运。如果观众是被高概念吸引,就会觉得主线情节推进太过缓慢。几位编剧的长项是对角色落地具体年代处境的细致描绘,在这种描绘里,过去时间线上的几对男女人物和情感的塑造也都各有动人之处。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这种绝境描绘越真实,也越与当下观众的娱乐偏好背道而驰。有多少观众想看真实的绝望与惨烈无果的爱情啊,现实里还体会不够吗?2025年要让观众看类安嘉和情节,看类《少年的你》这种让人乳腺不通憋闷绝望的主角处境,务必要给观众提供更多理由支撑。

演员演技上,王影璐说台词的感觉还是很奇怪,但她这张自带倔强甚至惊恐的脸演悬疑演现实痛苦还是要比演仙侠有说服力,她在绝境里的疯狂表现也有一定感染力。周翊然那崎岖的脸型实在太挑角度了,不过剧中有几个片段让我觉得不那么木头了,对比《焕羽》看,应该主要是导演功劳。

郑合惠子和任宥纶领衔的2026年找爹妈的故事线就是很常规的欢喜冤家携手寻找真相模式,不过郑合惠子这个角色太会吵架了,演得相对可爱生动。

最后,让我再强调一遍,这种时空交错的高概念设计最后能不能自圆其说非常影响分数,而这个剧的编剧组又是烂尾专业户,《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和《迎风的青春》都是前期很抓人最后却堪称史诗级烂尾,所以 高危预警一下, 感兴趣的观众不妨等等。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 先谨慎给 6.5 吧 , 优缺点都鲜明

适合人群: i细腻刻画、i时空交错奇幻类型、i绝境中的爱情、i周翊然、i王影璐、i郑合惠子、

不适合人群: 想看高刺激悬疑的、想看奇幻元素拉满的、对节奏要求高的、现实已经很糟心只想看点爽剧的

结论: 看不下去很正常,喜欢也很正常

本周还看了几集《目之所及》,偏家庭悬疑的迷雾剧场新剧。首播四集看完,不是特别有兴趣继续追下去。一方面因为案件噱头不足,对当下的悬疑观众来说,《目之所及》这个主案件中死者的死法和人物关系都太平庸了;另一方面主创在悬念点设计上也做得平淡如水,虽然王子文这张脸非常经得起特写端详,但前期靠大量面部特写给出的情绪表达,在有效信息给的不足、悬念设置也不够抓人时,就显得抒情太过,节奏拖泥带水。

刑侦线上,想要积极表现的愣头青从外形到人设都有些令人生厌,而余男饰演的经验丰富女警又被设计了惨痛前史,在整个破案过程中时而沉郁时而高傲,感觉怪得很,同时若按落地刑侦的要求去看待前几集的刑侦线呈现也是处处不专业。两条线都不抓人,导致四集结束时,尽管涉案三人前史已有相当程度的展开、第四人也明显浮出水面,尽管这个王子文、余男、陈瑾、艾丽娅这个实力女演员班底相当豪华,但我还是不太有动力打开下一集。整个剧情对我的吸引力还不如悬疑感更弱的《十二封信》,后者起码在细腻度和人物塑造上有些突出的点。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