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述1938年秋,排长老山东带领十八名抗联战士和日军在拐子河展开激战,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抗联伤亡惨重,最后被打散,队员们约定活着的人要到牡丹江松林镇后山的八棵松树上刻下自己的编号,完成集结。
电视剧《归队》——“八棵松之约”。
讲述1938年秋,排长老山东带领十八名抗联战士和日军在拐子河展开激战,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抗联伤亡惨重,最后被打散,队员们约定活着的人要到牡丹江松林镇后山的八棵松树上刻下自己的编号,完成集结。
6名抗联战士,踏上了归队的征程。
林海雪原的寒冬,极度严寒成为了抗联战士最大的敌人之一。
剧中的画面很震撼,白雪皑皑的大森林里,抗联排长老山东头上身上都挂着冰凌,就连胡子就结冰了,他拄着棍子在冰天雪地里赶路,跌跌撞撞,他要去松林镇集结。
食物短缺,抗联战士如何生存成为最大挑战。
剧中排长老山东独行在林海雪原中,发现一堆动物粪便,他掰开已冻结冰的粪便,从里面扒出未消化的食物,和着积雪搓几下便放进嘴里充饥。
老山东和田小贵赶往松林镇,又累又饿,只能靠树皮和树根撑着,还要躲避鬼子的追踪。
如何从山中突围活下去,赶往松林镇结集,这是他们的目标。
打散的六名抗联战士,经历了大森林、淘金沟、劳工营、山寨、松林镇等,展现了日军侵略下不同的社会侧面,这才是东北抗战最真实的故事。
老山东和田小贵路遇参队,“老山神”及其参队全体不幸遇害离世,弥留之际,将百年难遇的天价人参与挖参人的秘制地图一并交给了他们,只为助他们“活着出去,抗日到底”。
汤德远为救兰花儿,故意引开日军,跳悬落水。
兰花儿思母心切,为见母亲一面,母亲被击毙,还连带村民全部被日军枪杀。
兰花儿被日军追击受伤,关键时刻土匪葱山小白马救了她。好在这土匪是义匪,曾经也打过鬼子,山上的土匪皆为穷苦人被逼上山。
万福庆和高云虎被下毒抓去了老金沟。老金沟表面干的是打捞沙子淘金,而实际上干的是贩卖死亡人口的勾当,假装发生矿难,报上死亡数字,领到抚恤金,才是这门“淘金生意”真正的门道。
高云虎就是这样被发生矿难,被死亡的,运到松林镇被大阔枝救下。
万福庆从老金沟逃出来,就被路过的日军抓到大秃子岭劳工营。汤德远也被抓到劳工营,在这里见到了万福庆。
日复一日地被鞭打劳作,搬砖挖坑,死了就往死人坑里扔。老弱病残的就送去抱着炸弹肉体炸山。
这附近就有20多个这样的劳工营。
东北抗联,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其长达14年浴血抗战的历史,我们又真正了解了多少。
电视剧《归队》的1938年,是东北抗联最艰难的“肃正”时期。
1936年,日本关东军启动“治安肃正三年计划”,旨在彻底消灭东北抗联。
1938年,日军进一步强化围剿力度,采取“篦梳式”“踩踏式”拉网扫荡战术,配合“十家连坐”“全屯连坐”等毒辣手段,实施“归屯并户”政策,已将东北乡村化为无人区,切断抗联的物资补给和群众支持,使抗联陷入“断粮、断援、断联络”的绝境。
《归队》就有这剧情。兰花儿打散后,回村不见母亲,因为日军将村民集中在集团部落中。
母亲为见兰花儿一面,被发现不仅自己被击毙还全屯连坐,村民都被日军杀害。
东北漫长严寒冬季,抗联战士缺衣少粮,因冻伤、饥饿或疾病牺牲的战士不在少数。如杨靖宇将军牺牲时,胃中仅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剧中也有断粮,战士们吃树皮、草根、皮带、饿晕的剧情,还有古动物粪便里扒粮充饥的镜头。
在这种严酷的条件下,部分抗联成员因环境艰苦、思想动摇而叛变,破坏性极大。如抗联第一军师长程斌叛变后,带领日军破坏抗联密营,导致抗联失去重要补给和藏身之所。
但是,东北抗联更多的是涌现出一批这样的英雄: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杨靖宇将军孤身一人与日军周旋多日,被机枪射中牺牲;赵尚志将军在战斗中重伤被俘,拒绝治疗,鲜血流尽,壮烈牺牲;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负伤被俘,面对酷刑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绝唱;还有抗联妇女团,背水战至弹尽,“八女投江”的壮举,她们最大的23岁,最小的年仅13岁。
……
电视剧《归队》,通过个体归队征途的呈现,渐渐串联起一群人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
历史上,在白山黑土长达14年的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东北抗联从最多3万余人锐减到不足2000人。
从这些冰冷的数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属于人民的丰碑。
致敬不屈的英族魄!
来源:一池翠萍柳生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