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装短剧《清宫计》未播先热,七夕开启预约后 24 小时内预约量突破 80 万,# 余茵清宫造型 #话题阅读量飙升至 2.3 亿。这部由余茵、柳甯主演的作品,凭借剧照中惊艳的服化道和 “冷面王爷 × 灵动宫女” 的人设反差,成为 2025 年端原生短剧赛道的焦点
古装短剧《清宫计》未播先热,七夕开启预约后 24 小时内预约量突破 80 万,# 余茵清宫造型 #话题阅读量飙升至 2.3 亿。这部由余茵、柳甯主演的作品,凭借剧照中惊艳的服化道和 “冷面王爷 × 灵动宫女” 的人设反差,成为 2025 年端原生短剧赛道的焦点,让观众看到短剧摆脱 “粗制滥造” 标签的可能。
主演阵容的化学反应成为最大看点。余茵饰演的姬如雁灵动娇俏,从已曝光的剧照看,她的旗头造型融合珍珠流苏与点翠元素,眉眼间既有少女娇憨又藏着倔强,完美贴合 “逆境成长宫女” 的角色设定。这并非她首次驾驭古装,此前在《冷宫王妃不好惹》中的表现已积累大量古装剧粉。柳甯饰演的萧珩则走 “高冷权谋风”,玄色蟒纹朝服搭配锐利眼神,与余茵形成 “冰与火” 的视觉反差,这种设定精准踩中观众对强 CP 感的偏好,相关混剪视频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 5000 万。
《清宫计》明显区别于低成本小程序短剧。作为端原生项目,其单集制作成本达 15 万,远超 IAA 模式短剧的平均水平。剧组在服化道上颇下功夫:余茵的常服采用非遗 “盘金绣” 工艺,每寸绣面需 30 分钟完成;柳甯的王爷朝珠严格参照清代礼制复原,颗数与材质均有历史依据。场景搭建上,虽未曝光具体规模,但从剧照中可见的亭台雕花、地砖纹路来看,其精致度已接近长剧水准,这种 “电影级画面” 让观众对短剧质感改观。
平台将预约时间定在七夕堪称精准营销。数据显示,2025 年七夕档剧集预约用户中,72% 为 20 - 35 岁女性,与《清宫计》的核心受众高度重合。剧组同步发起 “晒古风情侣装” 活动,余茵柳甯的七夕特辑短视频点赞量破百万,带动预约量激增。这种 “节日氛围 + 角色人设” 的绑定,既强化了剧集的情感属性,又通过互动降低了用户预约门槛,为开播后的口碑发酵埋下伏笔。
《清宫计》的布局暗含短剧 IP 化的思路。参考《一品布衣》播放量破 24 亿后快速推出续集的成功案例,该剧在立项时就规划了角色成长弧线与剧情留白。姬如雁的身世谜团、萧珩的权谋线都留有扩展空间,若首播表现亮眼,极可能开发衍生内容。这种 “精品化制作 + 长效运营” 的模式,打破了短剧 “一次性消费” 的宿命,为行业探索 IP 化路径提供了样本。
在古装短剧扎堆的当下,《清宫计》的突围在于精准定位。避开小程序短剧常见的 “虐恋”“逆袭” 套路,转而强化 “历史质感 + 情感张力”;不依赖低俗噱头,而是靠服化道细节与演员适配度取胜。这种选择契合端原生短剧 “造星和做 IP” 的核心目标,也顺应了观众对短剧 “提质减量” 的需求。目前其预约数据已远超同期竞品,印证了优质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
《清宫计》的预热成功具有行业意义。当部分短剧还在靠低俗剧情博眼球时,它用质感服化、演员适配度和情感营销证明:短剧也能走精品路线。这种转变背后是市场的成熟 —— 观众愿意为优质短剧付费,平台也愿意投入资源培育 IP。正如《一品布衣》靠 24 亿播放量证明短剧的 IP 潜力,《清宫计》的探索或许能推动更多制作方沉下心来打磨内容,让短剧真正进入 “品质竞争” 时代。
来源:nice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