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说某一部剧不好,是整个古偶类型,好像突然被观众和市场联手 “抛弃” 了 —— 旧的那套 “流量 + 虐恋 + 美美的服化道” 不管用了,新的能让大家买单的路,又没摸索出来,搞得播放量和口碑一起跳水,特别让人唏嘘。
2025年8月上线的一批古偶,你有没有觉得,如今的古偶市场,已不再吃香,有集体扑街的势头?
不是说某一部剧不好,是整个古偶类型,好像突然被观众和市场联手 “抛弃” 了 —— 旧的那套 “流量 + 虐恋 + 美美的服化道” 不管用了,新的能让大家买单的路,又没摸索出来,搞得播放量和口碑一起跳水,特别让人唏嘘。
先看播放数据吧,就拿云合数据里 8 月 27 号的 “霸屏榜” 来说,排在前三的古偶《子夜归》、《献鱼》,市场占有率最高也就 13% 和 10.6%。
放在以前,但凡有点爆款相的古偶,市场占比随随便便三十几、四十几。后面的《与晋长安》、《锦月如歌》(已收官),这数据看着就一言难尽。
以前古偶哪怕口碑一般,播放量能硬撑,观众图个乐呵也能看完,但现在呢?播放量上不去,说明连 “点开看看” 的人都少了,更别说看完了。
再说说豆瓣评分,这才是真让人 “心凉” 的地方。《与晋长安》4.8 分,《献鱼》5.5 分,《锦月如歌》5.4 分,全不及格;只有《子夜归》6.6 分,成了 “全村的希望”。
你想想,以前古偶评分就算低,也很少有这么多 “不及格选手” 扎堆出现。这说明观众现在看古偶,不是 “只要有帅哥美女谈恋爱就行” 了。
剧情逻辑得通吧?人物得立得住吧?就拿《锦月如歌》来说,36 集都播完了,评分才 5.4,估计是故事讲得太潦草,观众看了觉得 “亏得慌”;《与晋长安》4.8 分,大概率是人设或者剧情槽点太多,让人看不下去。
现在观众见多识广,以前能糊弄过去的 “工业糖精”“降智剧情”,现在根本不好使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是市场和观众都在变。以前古偶是 “稀缺品”,大家没得选,只能看它。现在呢?网剧类型太多了,悬疑剧、现实题材剧,甚至短视频短剧,都在分走观众的时间。
古偶要是还抱着老一套,肯定没人买账。而且观众的审美也在升级,以前觉得 “美” 就够了,现在得 “美且有脑子”。演员的流量?现在也不是 “万能钥匙” 了,剧本不行、制作粗糙,流量也撑不起一部剧。
你看《与晋长安》,更新了 12 集,播放占比 8%,但评分 4.8,说明有人因为演员或者宣传点进去了,但看了之后觉得不好,直接弃了,口碑自然就崩了。
其实这也不是坏事,说明古偶该改变了。但现在的问题是,行业好像还没找到突破的方向,还在用旧思路拍新剧,结果就是播放和口碑双双拉胯。
希望后面能有几部古偶,真的能在剧情、人物上花点心思,别再让观众 “又失望又没剧看” 了。毕竟,谁不希望能舒舒服服看一部好看的古偶呢?
来源:一叶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