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汤德远无颜见鲁长山,田小贵坑爹变英雄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1 16:21 3

摘要:饭庄两字代表营业面积大,消费水平高,店内会提供包厢,属于中高等饭馆。

第13集开头,交代汤德远偶遇鲁长山的环境。

左侧有糕点店,火锅店,右侧是福顺饭庄。

置景用心了。

饭庄两字代表营业面积大,消费水平高,店内会提供包厢,属于中高等饭馆。

为什么饭庄代表的中高档,却要点明家常便饭。

我的理解是,它的目标客户是日寇、伪军、乡绅、保长,发国难财的奸商。它代表的是日本侵略者建立的一种畸形、虚假的和平日常。

福顺饭庄对面的,则是一个在糕点店和火锅店夹缝中求生的饭铺子。

这就是汤德远在福顺饭庄对面桌子吃饭的用意。

汤德远给鲁长山买汤面,用的是舍己为人的情感逻辑。

我自己吃饼喝水,但我要给排长吃点好的。

伙计给鲁长山送面时,鲁长山的右侧,有一个卖凉席的女子。

厉害啊!

正值初春,凉席肯定不是消暑的床具。

它的客户应该是买不起棺材的穷人。要知道,平民百姓在乱世中死后简陋下葬,就叫卷席裹尸。

凉席暗示松林镇的危险,也凸显鲁长山抛家舍业加入抗联的意义——为了阻止这卷席裹尸的命运降临在四万万同胞身上。

话说回来,汤德远不敢认鲁长山,因为他内心愧疚,以为自己害死了万福庆。

汤德远并非放弃归队,而是希望通过物理上的躲避来避免心理上的崩溃。

他给鲁长山的一碗面,是汤德远唯一能履行的、属于战友的职责。通过这个行为,他在心理上短暂地确认了自己依旧是优秀的战士,从而获得一丝慰藉。

但是,这一碗面送出去,他依旧不敢见鲁长山。

真正能让他放下愧疚的,是他发现万福庆还活着。

第十四集,汤德远看到松树上万福庆的刻字,他如同获得新生一样狂喜。

再来说说田小贵这条线。

大英雄如鲁长山,疑惑田小贵过这么好,为何还要参加抗联。

简单讲,田小贵是个目光长远的聪明人。

要了解这一点,先来交代一下剧情。

第十三集,鲁长山去田小贵家,两人正在叙旧,田父就喊小贵过去。

家有客人,主人不去迎接,而把儿子支开,这分明是在赶人。

田父对鲁长山有敌意,并非因为他缺德,而是因为他是个父亲。他明白,鲁长山的到来,田小贵就很难再做安分守己的富家少爷了。

况且,上阵杀敌风险很高。田小贵是田家的独苗。一个在清朝出生的人,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价值观的忠实信徒。

如果小贵未婚未育就去参加抗联,那么田家绝后的概率非常高。而杀日本鬼子是高风险的爱国行为。

田小贵是神枪手,可以杀很多鬼子,他也可能被鬼子杀掉。

田父不让小贵参加抗联,也是父爱的必然。

然而,上过学的田小贵,是个目光长远的聪明人。他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只要日寇侵占中国,早晚有一天,田家也会遭殃。

我在上一篇剧评中就提到,日本鬼子施行三光政策,用的就是营造恐惧,控制他人的套路。

从心理学层面看,人在面对坏消息时,动物脑就会拉响警报,身体进入”战逃反应”,而负责思考的理性脑容易被抑制。

恐惧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被控制者的理性脑被干扰,容易做出错误判断,以为只有服从命令才能保证安全。

《日寇豪华盒饭,英雄粪球觅食,用吃刺痛中国心》

田父就是被吓怕的中国人之一。

他以为自己当顺民,就能保持自己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

田父明显高估了鬼子的善良。

对待日寇,有且只有一种正确方式,上阵杀敌,硬刚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田小贵和父亲在客厅对话时,田父居左,小贵居右。

《归队》拍了很多客厅对话的戏,右边通常是主人的座位,左侧才是客人,具体可参考保长来田家的戏份。

田小贵居右,暗示田父已经不能做他的主。离开家杀小鬼子,是他肯定要做的事。

于是,田小贵设局坑爹,买枪找人,壮大抗联力量。

张爱玲说过,除了小说里的人,很少有人名副其实。

“名字代表一种需要,一种缺乏。穷人十有九个叫金贵、阿富、大有。”

田小贵的名字,名副其实。

小贵家是地主,按照士农工商的阶级观念,小贵是富而不贵。

田家让小贵读书,明显是希望小贵能进入官场,改变田家阶层的,由富变贵。

然而,田小贵放弃富家少爷的生活,为了家和国的未来加入抗联。

由此,他拥有鲁长山一样的家国情怀,他有了士的精神,他的名字也从父母的希望,变成自己人格的写照。

总而言之,为了抗日,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地域的人——无论是鲁长山、田小贵,还是汤德远、兰花儿、高云虎、万福庆,他们为了抗日都付出了抛家舍业的代价。

他们组成的是一支抗联小队,更是一个基于共同信念的民族脊梁。

而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离不开这些英雄们为我们负重前行。

来源:尘飞扬说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