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没想看《生万物》这部电视剧,可网上那些很尖锐的批评:“美化地主阶级”,“给地主洗白,招魂”“严重失实”“胡汉三又回来了”等等,不仅让人产生疑问,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会有政治性问题?带着好奇心,粗粗看了这部电视剧,才觉得,有些人完全是在乱扣政治大帽子。
本来没想看《生万物》这部电视剧,可网上那些很尖锐的批评:“美化地主阶级”,“给地主洗白,招魂”“严重失实”“胡汉三又回来了”等等,不仅让人产生疑问,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会有政治性问题?带着好奇心,粗粗看了这部电视剧,才觉得,有些人完全是在乱扣政治大帽子。
第一,电视剧中的地主角色反映了历史真实。剧中坐拥700亩土地的地主宁学祥,在女儿宁绣绣被土匪绑架时,宁可牺牲女儿也不愿卖地赎人,正揭露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吃人本质,折射的是制度性的贪婪。
剧中也并未回避地主的剥削行为,如宁学祥低价收购破产农民的土地、克扣佃户的收成,甚至设计娶佃户女儿银子为妾。但同时也展现了他的矛盾性:面对土匪围村时,他主动提供粮食支援村民;晚年被银子拿捏时,又暴露出封建家长的可悲。这种多面性说明地主不是天生的恶魔,而是土地制度造成的。
历史人物的行为受时代环境、制度枷锁和人性幽微的多重影响,没法用“好人坏人”简单来分。
第二,很多人说秦海璐饰演的费左氏是在美化地主,虽说她对佃户“逢年过节送米,是为维护家族统治的手段;但总归是做了些善事,她追租,剥削佃户也是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行为,真正的“恶”不是某个地主,而是整个吃人的制度。
第三,农民角色的“不完美”也是历史的真实。剧中的中农封二,一方面勤劳节俭,另一方面在宁家危机时盘算低价买地;封大脚虽然善良,但面对妻子被村民嘲讽时,最初也选择沉默。这种“利己”与“温情”并存的刻画,恰恰符合真实的人性,即使现在,我们身边不是既有热心肠的邻居,也有在利益面前犹豫的普通人。剧中更没有回避农民的苦难:封四家因赌博破产沦为贫农,封铁头家无地可种被迫为佃农,这些情节都在印证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当然剧中“宁绣绣雪地复仇”“农会减租”等情节,确实存在戏剧化处理。但艺术创作是允许合理想象的,《生万物》通过宁绣绣的觉醒,展现的是土地制度变革中个体命运的必然选择。
指责《生万物》“洗白地主”的人,或许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历史不是简单的“压迫与反抗”,而是无数人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生的真实记录。
《生万物》的价值,正在于打破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地主与农民、压迫者与被压迫者,都是被旧制度裹挟的“局中人”。不能用“洗白”“招魂”的标签去否定一部作。
《生万物》的争议,恰恰证明了它触及了历史真实的肌理,而这种触及,正是文艺作品最珍贵的生命力。
来源:绿树成林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