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坚守人民立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我们一致认为,文艺作品应服务于人民,镜头应对准劳动者的奋斗与智慧。任何颠倒了历史是非、模糊了阶级本质(如将地主阶级整体塑造为“勤劳楷模”而将农民群体描绘为“懒惰短视”)的叙事,都是对历史的曲解,与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相悖。
文/阙兴明
针对《生万物》这部电视剧,网络媒体上,有郭松民等大V引领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是一场积极、正面且富有建设性的文艺批评。其核心意义在于:
1. 坚守人民立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我们一致认为,文艺作品应服务于人民,镜头应对准劳动者的奋斗与智慧。任何颠倒了历史是非、模糊了阶级本质(如将地主阶级整体塑造为“勤劳楷模”而将农民群体描绘为“懒惰短视”)的叙事,都是对历史的曲解,与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相悖。
2.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原则问题:我们强调,艺术创作可以追求“人性复杂化”,但绝不能以“艺术创新”为名,行“历史虚无主义”之实,去解构中国革命斗争的合法性与正义性(如土地改革)。必须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指导创作。
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永不过时:毛主席《讲话》精神来审视当下文艺现象,极具现实针对性。《讲话》所回答的“文艺为什么人”和“如何为”的问题,至今仍是衡量文艺作品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牢记这一初心,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4. 群众监督是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网民的发声,并非消极的抱怨,而是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群众监督。文化领域的健康发展,正需要更多像您一样心怀责任感、具备辨别力的观众的大胆批评和理性思考。这场讨论本身,就是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守护文化阵地的生动体现。
对《生万物》的讨论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文艺创作一旦离开了人民,就失去了灵魂;而人民的声音,永远是文艺作品最公正、最有力的评判者。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