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四胤禛在热河时已痊愈,为什么却不肯参加射猎比赛?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1 07:02 3

摘要:看《雍正王朝》热河射猎这段戏,不少人盯着老四胤禛的举动犯嘀咕:之前伤寒都好利索了,怎么到了射猎场,别人都拉弓搭箭抢着露脸,就他躲在一边,连弓都不肯碰?其实跟着剧里的细节一点点抠,就知道他这不是“怂”,是把每一步都算到了骨子里,连康熙的心思、兄弟的本事都摸得门儿

看《雍正王朝》热河射猎这段戏,不少人盯着老四胤禛的举动犯嘀咕:之前伤寒都好利索了,怎么到了射猎场,别人都拉弓搭箭抢着露脸,就他躲在一边,连弓都不肯碰?其实跟着剧里的细节一点点抠,就知道他这不是“怂”,是把每一步都算到了骨子里,连康熙的心思、兄弟的本事都摸得门儿清。

先得从他这“病”的来头说起——根本不是偶然染病,是为了躲刑部冤案的差事,故意折腾出来的“真病”。之前康熙下旨让皇子们接刑部冤案,老八胤禩、老九胤禟一群人抢着要,觉得这是“邀功的好机会”,可老四一眼就看穿这是个烫手山芋:案子牵扯到太子身边的人,还有一堆朝中官员,办严了,会得罪太子一党和满朝文武,以后没法立足;办松了,康熙又会觉得“敷衍了事、没担当”,两头不讨好。

于是老四就想了个狠招,剧里虽然没直接拍他怎么折腾,但通过邬先生和李卫的对话能看出来:大夏天的,他故意裹着两层厚被子闷汗,闷得浑身湿透、头晕眼花,接着又光着脚跑到院子里吹冷风,还往身上泼凉水,硬生生把自己折腾得高烧不退。太医来诊脉,摸完说“脉象紊乱,是重症伤寒,得卧床静养至少半月”,就这么着,他才算顺理成章地“躺病”,躲掉了这破差事。

等跟着康熙去热河的时候,距离他“生病”已经过了小半月,表面看是痊愈了——能跟着康熙参加议事,吃饭也正常,跟人说话时精神头也足,但他心里清楚,这“病”的底子是“装”出来的,必须把戏做全套。射猎前一天,康熙在行宫见皇子们,特意问了老四一句:“胤禛,你身子可大安了?明日射猎,要不要也下场试试?”

这话看着是关心,其实是试探。老四多精啊,立马听出了弦外之音,赶紧顺着话头弯腰行礼,还故意咳了两声,声音放得有点虚:“谢皇阿玛关心,烧是退了,可总觉得浑身发沉,腿软得慌,走两步都喘,要是去射猎,跑不动不说,万一摔着碰着,反倒扫了皇阿玛和兄弟们的兴,还是在旁边伺候着好。” 一边说,他还一边抬手按了按腰,那模样,活脱脱一个“大病初愈没缓过来”的样子。

他心里门儿清:要是这时候说“我好了,能射猎”,转头就扎进猎场拉弓跑跳,康熙能不怀疑吗?康熙是谁啊,当了几十年皇帝,皇子们这点小把戏他看得透透的。一旦康熙琢磨出“你之前是不是故意装病躲差事”,那麻烦就大了——不光之前躲差事的苦心白费,还得落个“欺君抗旨”的罪名,以后再想在康熙面前攒好感,门儿都没有。所以他干脆就坡下驴,继续维持“病弱”人设,就是为了彻底打消康熙的疑心。

再者,老四是真没射猎的本事,去了也是丢人现眼,还得被兄弟笑话。剧里后来有段铺垫,把他的“箭术渣”体现得明明白白:西北战事起来的时候,老四想主动请缨去带兵,觉得自己得有点军功撑场面,才能在争储里占优势,于是就躲在自家院子里练射箭。邬先生站在旁边看着,李卫还在一旁递箭。

结果呢?靶子就放在离他不到五步远的地方,还是固定不动的,他拉弓、搭箭、瞄准,费了半天劲射出去,箭要么偏到靶子旁边的草地上,要么直接飞出去老远,连靶子的边都碰不着。射了三次都没中,他自己也急了,把弓往地上一扔,骂了句“这破玩意儿,怎么就不听使唤!” 邬先生在旁边看着都摇头,说“四爷,您天生不是舞刀弄枪的料,别跟自己较劲了”。

你想啊,热河射猎可不是练固定靶子,射的是活蹦乱跳的鹿、兔子、狐狸,跑的跑、跳的跳,比固定靶子难多了。而且其他皇子都是从小跟着康熙练射猎的,老十四胤禵箭术最好,能一箭射中奔跑的鹿;老八胤禩虽然平时不怎么显山露水,射猎时也能精准射中兔子;就连老十三胤祥,骑射功夫也比老四强。老四要是真去了,别说跟他们比成绩,能不能射中一只兔子都两说,到时候不光被老八、老九他们笑话“连个猎物都射不中,还想争储”,还得在康熙面前落个“没勇武之气、难当大任”的印象,这不是自毁前程吗?他才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最关键的是,老四心里打着“以退为进”的算盘,想让儿子弘历替自己露脸,借孙子的光讨康熙的欢心。热河射猎看着是比箭术,其实是康熙考察皇子们的“隐性考场”——谁射得好、谁懂分寸、谁能让康熙开心,谁就能多捞印象分,离储君之位更近一步。老四知道自己直接上场没优势,不如退一步,把机灵的弘历推出去。

剧里这段拍得特别细:射猎当天,弘历穿着小骑射服,跟着一群宗室子弟下场,别的孩子都盯着小兔子射,他偏盯着远处奔跑的鹿。老十三见了还提醒他“鹿跑得快,不好射”,结果弘历拉弓搭箭,居然真射中了鹿的后腿!康熙在看台上看得清清楚楚,眼睛一下就亮了。

后来康熙把弘历叫到身边,故意问他:“你怎么不射兔子,偏要射鹿啊?” 弘历一点不怯场,脆生生地回答:“皇爷爷,兔子小,鹿是百兽之王,射鹿才能显出真本事!就像皇爷爷治理天下,得有王者的气度,才能让所有人都服您。” 这话一出口,康熙笑得眼睛都眯了——要知道,康熙最吃“孝顺、懂规矩”这一套,弘历这话既夸了射鹿的本事,又拍了康熙的马屁,还不显刻意,比老八他们“假惺惺的孝顺”舒服多了。

更绝的是,康熙当场就把自己随身带了几十年的玉佩摘下来,挂在了弘历脖子上——这玉佩可不是普通物件,是康熙登基时太皇太后赏的,平时连太子都没机会碰。在场的皇子们都看傻了,老四站在旁边,脸上没怎么笑,心里却门儿清:康熙疼孙子,自然会高看儿子一眼,觉得“胤禛教出这么好的孩子,肯定自己也差不了”,这不就间接给自己加了分嘛。

你看,老四不参加射猎,表面是“病没好、没本事”,实际上是防康熙疑心、藏自己短板、借儿子铺路,每一步都算得滴水不漏。他不像老八那样抢着露脸,也不像老十四那样靠箭术争风头,而是用最低调的方式,悄悄在康熙心里攒好感,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也难怪后来能当上皇帝。

来源:欢快百香果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