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花岛短剧:以观众为中心,用细节打磨与流程较真诠释对观众的尊重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0 16:12 2

摘要:在短剧行业普遍追求“高产量、快上线”以抢占市场的当下,短剧厂牌听花岛的出现为行业注入了一股“慢下来”的力量,凭借一部部口碑与热度双丰收的作品崭露头角。近期,其出品的《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2》和《请君入我怀》成功登上豆瓣华语口碑剧集榜,与《凡人修仙传》

在短剧行业普遍追求“高产量、快上线”以抢占市场的当下,短剧厂牌听花岛的出现为行业注入了一股“慢下来”的力量,凭借一部部口碑与热度双丰收的作品崭露头角。近期,其出品的《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2》和《请君入我怀》成功登上豆瓣华语口碑剧集榜,与《凡人修仙传》《扫毒风暴》等优质长剧集并肩,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可。回溯听花岛的发展历程,自2024年春节档《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问世起,它便以稳健的步伐在精品化短剧创作之路上前行,《家里家外》《念念有词》等作品更是走进大众视野,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为短剧观众服务,为观众的满意而努力,做观众和团队都喜欢的短剧作品”,这是听花岛总制片人赵优秀始终坚守的创作理念。为了践行这一理念,听花岛在制作环节投入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时间与精力。行业内多数短剧拍摄周期约为7天,而听花岛则坚持拍摄两周,只为有更充足的时间打磨细节,让观众在每一个短短三分钟的剧集片段里,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爱与温暖,觉得为短剧付出的时间物有所值。

听花岛对观众的尊重,首先体现在那些“看得见的细节”之中。在其打造的众多作品里,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香雪映宫阙》中矜贵英俊的冷面督公顾亭雪、《念念有词》里充满活力的多巴胺少女桑鹿、《只为占有你》中在T台绽放光芒、拥有金色翅膀的超模姜也、《双面权臣暗恋我》里一头白发、自带破碎感的巫族少年席林、《请君入我怀》中敢作敢为、活泼可爱的宋瑶枝……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背后离不开听花岛造型团队及造型总监温辛的不懈努力。温辛是业内出了名的细节控、完美主义者,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会结合剧本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充分放大演员的颜值优势,为每一个角色量身定制专属造型方案,细致程度甚至能覆盖到一颗纽扣、一根头发丝,就是希望每一次的造型呈现都能惊艳观众。”

尽管短剧行业普遍追求短周期、高效率,造型设计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听花岛的造型团队却始终一丝不苟。他们会为每个项目单独设计造型方案,将细节落到实处。初版方案完成后,平均要经过2-3次修改,确定修改版后,还会进行真人定妆,反复调整直至确定最终执行版,只为确保呈现效果能让观众满意。不仅如此,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妆造团队还会制定相应的搭配细则,从颜色搭配比例到配饰占比,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考量。

道具的选择同样倾注了团队的巧思。在《念念有词》中,温辛为女主角桑鹿准备了一系列充满治愈感的萌物:可爱的小玩偶、Kitty造型的牙刷、美乐蒂抱枕、色彩缤纷的零食车、造型别致的章鱼小碗等。这些小道具的加入,让角色的幸福感与剧集的治愈氛围愈发浓厚,也让观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从妆造的一根发丝到成片的每一帧画面,听花岛始终将“尊重观众”融入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它并非凭借一两部作品偶然崛起,而是靠着对观众用心的坚定信念,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短剧行业站稳脚跟。

早期,听花岛团队在拍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受成本等因素限制,只能在有限的场景内尽力追求理想的拍摄质感,全力以赴不让观众失望。如今,团队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听花岛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吊车和大灯。当团队成员站在自己搭建的灯光下时,心中满是感慨,过去那些艰难前行的岁月,都已成为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勋章。赵优秀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动情地说:“从当初借别人家的光拍摄,到如今我们能自己操控吊车、搭建灯光,这一过程大概用了一两年时间,终于,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光’。”

除了在“看得见的细节”上精益求精,听花岛还在观众“看不见的流程”里下足了“笨功夫”。在听花岛,一部短剧从创意萌发到正式上线,必须严格经历九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立项、剧本创作、定位会、围读会、筹备、开机拍摄、后期制作、上线推广、复盘总结。

在制作流程中,听花岛摸索出了独特的“定位会”制度,成为团队高效沟通的关键。赵优秀介绍道:“在前期剧本交付给制作端的关键节点,所有主创人员都会参与定位会。会上,我们会再次明确项目目标、导演的创作重点、制片的发力方向以及编剧的创作表达,之后导演和编剧还会带领团队进行全本详细围读。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团队成员高效配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让整个创作过程更加顺畅。”

相较于行业内部分团队追求高产量,听花岛选择放慢脚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每一部作品的打磨中。其短剧拍摄周期较长,产量相对较低,但制作团队始终秉持精品化追求,用心讲好每一个故事。一部100多分钟的短剧背后,凝聚着编剧、导演、演员、制片、灯光、摄像、剪辑、配音等众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情感投入,他们怀着共同的心愿——为观众呈现一个优质的故事。

情怀、创新、美学,是听花岛在创作过程中不愿妥协的三大精品标准。今年春天,《家里家外》成功引爆短剧热度,该剧导演杨科南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对美好家庭的向往是一种非常普世的情感,这种情感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家、爱、温暖,正是听花岛作品中最核心的表达主题。团队坚信,只有创作既能让观众喜爱,又能让团队成员认可的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短剧。

为了打造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听花岛的创作团队在剧本创作阶段就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的信念。在筹备《家里家外》这部年代家庭剧时,团队为了深入理解同类题材的创作精髓,将对韩剧《请回答1988》的研究整理成10万字的报告;同时,他们还实地走访四川的街头小巷,倾听当地人讲述身边的真实故事,把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融入剧本创作,让作品更具真实感与感染力。

听花岛编剧黄经天曾说:“我们做每个项目都会遵循三个标准:表达、创新和美感,其中创新是作品的生命力,就像心脏一样重要。”在短剧市场普遍依赖IP改编的当下,听花岛始终坚守原创之路。它不迷信过往经验,时刻关注观众口味与需求的变化,通过按秒拉片、按天迭代的方式,定期研究爆款短剧、短视频以及长剧、电影,深入了解观众的喜好,精准捕捉观众的需求点。

为了推动短剧行业发展,打破外界对短剧的偏见,听花岛每年会将20%-30%的内容投入到创新题材的探索中,致力于打造超出观众预期的作品。“行业缺少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基于这样的理念,听花岛推出了《家里家外》《破晓》《正义之刃》《没关系是家人啊》等一系列创新题材短剧,为观众带来了更多新鲜的观剧体验。

“追逐光,成为光,带来光”,这是听花岛的成长写照,也是其对自身的期许。赵优秀表示:“听花岛希望能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一束微光,这束光不必多么强烈耀眼,只要能让大家在观看短剧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与温暖,便足够了。”未来,相信秉持“以观众为中心”创作理念的听花岛,还会在短剧行业不断探索,带来更多优质作品,为观众传递更多温暖与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章系转自其他媒体,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平台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来源:周口广电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