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赵晴的“鲜活感”,戳中了谁的审美疲劳?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0 15:59 1

摘要:这热度之下,剧方自然要趁热打铁,于是就有了那场备受关注的主创扫楼活动。男主杨洋、师父李乃文、反派汪铎都来了,女主金晨没到场,女演员这边,就落在了饰演“墨彩环”的赵晴和饰演“陈巧倩”的赵小棠身上。

《凡人修仙传》是真火啊!杨洋带着他的“去油”成功学强势回归,剧集热度一路狂飙,破纪录跟玩儿似的。

这热度之下,剧方自然要趁热打铁,于是就有了那场备受关注的主创扫楼活动。男主杨洋、师父李乃文、反派汪铎都来了,女主金晨没到场,女演员这边,就落在了饰演“墨彩环”的赵晴和饰演“陈巧倩”的赵小棠身上。

没想到,这场本意是给剧加热的宣传,却意外成了两位“赵姑娘”状态对比的修罗场,更是让不少人惊呼:终于明白于正为啥拼了老命也要捧赵晴了!这背后,绝不仅仅是一套衣服、一个发型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关于“鲜活感”的无声胜有声。

杨洋的“翻身仗”:细节里的真诚最动人

咱先说说杨洋。说实话,《凡人》开播前,捏把汗的人不少。

《我的人间烟火》的“油王”标签贴得死死的,大家都等着看他能不能“去油”成功。结果呢?嘿,这小子还真下了狠功夫!减掉20斤,把自己往“糙”里整——黑粉底、指甲缝里的泥点子…

一个曾经的顶流偶像,能放下身段去抠这些细节,去贴近韩立那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带着点怯懦和谨慎的穷小子,这份“舍得”,观众是看得见的。他演出了韩立初期的质朴青涩,也演出了走出神手谷后,面对花花世界诱惑时,眼底那份逐渐沉淀的“小算盘”。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韩立这个角色能火,能创下播放指数新高,杨洋在角色里付出的这份“笨功夫”和真诚,是实打实的根基。

扫楼现场的他,蓝衬衫清爽利落,笑容里透着“人逢喜事”的敞亮,互动也放得开,这状态,不就是角色成功带来的底气吗?

扫楼众生相:李乃文的“反差萌”与汪铎的“预热期待”

李乃文老师,这次演的是韩立那个一本正经的师父李化元。看惯了他演都市精明男、现实题材里的“老油条”,突然看他板着脸在仙侠剧里当师父,还挺新鲜。

更绝的是戏外!扫楼现场秒变“喜剧人”,唱跳手势舞样样来,一句“死了以后就通达了”的梗,直接笑翻全场。这种戏里严肃、戏外放飞的反差萌,瞬间圈粉无数,尤其拉近了和年轻观众的距离。

汪铎呢,戏里的鬼灵门少主王婵还没正式登场,但扫楼这红发尾一亮相,存在感先拉满了。

和杨洋现场互动也是火花四溅,轻轻一逗杨洋就笑倒,后面那个“抓鸭子吵架”片段,简直是游戏黑洞遇上游戏判官,综艺效果直接拉满。观众对他后续的“王婵”登场,期待值算是被他这波预热给点着了。

“双赵”同框:一场关于“鲜活感”的直观教学

然而,扫楼当天真正掀起最大波澜的,不是扛剧的男主,也不是搞笑的师父,而是饰演“墨彩环”的赵晴。

墨彩环在原著里是多少人心头的“白月光”啊,柔弱痴情,命运多舛。赵晴这次在剧里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素净淡雅的造型,眼神里那份干净和依恋,把墨彩环的“白月光”气质拿捏住了,观众缘蹭蹭往上涨。

但真正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是她在扫楼现场的状态。身高170+,瘦而不柴,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状态好到发光!她选择了一套学院风的短T短裙,搭配蓬松的公主头,整个人洋溢着一种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灵动、清爽、元气满满。站在那里,不用刻意抢镜,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少女感”和“生命力”,就是最抓人的聚光灯。她笑一笑,现场仿佛都亮了几分。

反观同场的赵小棠,同样身高170+,同样是被寄予厚望的“陈师姐”扮演者,当天的状态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次元。一身包裹严实的黑色西装,配上眼镜,表情管理几乎“下线”,显得异常沉闷、压抑,甚至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丧”气。在整个活力四射、互动频繁的扫楼氛围里,她显得格格不入,存在感被压到了最低。

这强烈的对比,绝不仅仅是“一个穿得好看,一个穿得不好看”那么简单。 它直观地放大了两人当下传递出的核心能量:一个是饱满的“鲜活感”,一个是强烈的“倦怠感”。

“陈师姐”的遗憾:戏里戏外的“失焦”

这种戏外的状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她们在剧中的表现。赵晴的墨彩环,虽然戏份未必是最重的,但那份温婉内敛、我见犹怜的气质,她诠释出来了,观众接收到了,自然心生好感。而赵小棠饰演的陈巧倩,作为韩立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女子,痴情一生未嫁,本应是另一个令人“意难平”的角色。

然而,从开播至今,关于陈巧倩演技的吐槽就没停过。最大的槽点就是“双目无神”,被观众形容“眼神像盲人”、“表演像木偶站桩”,观众无法从她的表演中捕捉到角色应有的情绪层次,无论是爱慕、失落还是坚韧。

一个本该动人的悲情角色,演得如此“失焦”,实在是巨大的遗憾。戏外的“丧”与戏内的“木”,形成了一种令人唏嘘的互文,仿佛戏里戏外都没能找到角色的“魂”,也没能点燃自己的状态。

于正的“眼光”:力捧“鲜活感”的胜利?

看到赵晴这次从剧内到扫楼的全方位好评,最高兴的恐怕莫过于她的老板于正了。自从签下这位网红转型的姑娘,于正几乎是不遗余力地“硬推”——自家戏里安排角色,微博上花式夸美貌,存在感刷得飞起。但之前,总给人一种“强推之耻”的微妙感,大众似乎并不太买账那份被硬夸出来的“美”。

直到“墨彩环”的出现,直到这场扫楼活动。 赵晴肉眼可见地瘦了、体态更挺拔了、眼神更清亮有神了。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老板在微博上“按头安利”的平面美人,而是通过一个鲜活的角色(墨彩环)和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真实状态(扫楼),让大众自发地感受到了她的美和潜力。

那份属于24岁年轻人应有的、未经过度雕琢的“鲜活感”,终于穿透了“资源咖”的标签,直接击中了观众的心。这无疑是赵晴个人努力(形象管理、演技琢磨)的成果,但也恰恰印证了于正为何要力捧她——他或许早就看中了赵晴身上这种未被完全开发、但极具潜力的“原生魅力”和可塑性。

他赌的,就是这份“鲜活感”经过打磨后,能被市场认可。现在,墨彩环的成功,就是对他眼光的一次有力验证。他写的那首“赵晴升咖”的藏头诗,此刻看来,倒有几分“预言家”的味道了。

“鲜活感”的胜利:内娱需要怎样的面孔?

《凡人修仙传》这场扫楼引发的“双赵”对比,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观众审美的一个隐秘而强烈的诉求:我们渴望“鲜活感”。

在滤镜厚重、妆容千篇一律、表演套路化甚至“AI化”的当下,观众太疲惫了。我们厌倦了精致却空洞的“假面”,厌倦了程序化输出的“情绪”,厌倦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营业式疲惫”。我们渴望看到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带着蓬勃生命力的面孔和表演。

杨洋的“去油”成功,靠的是放下包袱、回归角色本真的“笨功夫”带来的真诚感;李乃文的受欢迎,在于戏里戏外那份松弛自然的“人味儿”和反差带来的趣味;赵晴的脱颖而出,核心在于她此刻传递出的那种未经过度粉饰的、充满生机的“少女元气”和通过角色展现的灵性。

而赵小棠的“遇冷”,无论是戏内角色的“木”,还是戏外状态的“丧”,本质上都是与这种“鲜活感”的背道而驰。

这无关乎中性风是否好看(中性风也可以很飒很灵动),而在于整体状态是否传递出积极的生命能量和投入角色的热情。当疲惫感和疏离感成为主调,再美的皮囊也会在观众心中迅速“失焦”。

所以,赵晴的这次“艳压”,表面是造型和状态的胜利,深层是“鲜活感”对“倦怠感”的一次胜利。于正力捧她,或许正是敏锐地(或幸运地)捕捉到了这份在当下市场中日益稀缺的特质。

对于24岁的赵晴来说,墨彩环是一个漂亮的起点。未来能否走得更远,关键在于她能否将这份来之不易的“鲜活感”持续转化为更扎实的演技、更多元的角色魅力,避免在名利场中过早地磨灭了那份珍贵的灵气。

毕竟,观众爱的,永远是真挚的灵魂和蓬勃的生命力。这,才是娱乐圈最难能可贵、也最持久的“风头”。你觉得呢?

来源:小刚爱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