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甄嬛有一些很绝的心态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30 09:36 1

摘要:我怀疑甄嬛进宫前一定读过《道德经》,她做的很多事情,都符合《道德经》里的智慧。

回复“写作”加入轻松高效写作

有超多写作干货,以及写作福利,欢迎观看

最近解读《道德经》,发现每一章举例时,居然都能用甄嬛的例子。

我怀疑甄嬛进宫前一定读过《道德经》,她做的很多事情,都符合《道德经》里的智慧。

正是这些智慧,让她躲过一次又一次危机,让自己的团队越来越壮大,最后成功坐上太后的位置。

甄嬛这些做法,都非常好学,咱们也可以学起来。

1

不说难听的话

甄嬛那张嘴,打遍后宫无敌手,这一点真的不好学,毕竟口才这东西,需要长期练习。

学不来她的口才,却可以学她的态度,尽量好好说话,不口出恶言。

《道德经》里说,善言无瑕谪。

意思是说,善于说话的人,说出来的话别人无法指责,不会言语无状。

我当初学紫微斗数时,老师讲到某颗星代表口才好时,会特意强调:口才好的表现不一样,有人是话多,有人是说的在理,有人是说的好听。

说的在理可能有难度,但说的好听,对每个人来说都没难度。

整部《甄嬛传》,甄嬛说的最狠的话,大概就是:这些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都错付了!

不管对任何人,她说话都是好听的,不会阴阳怪气,不会夹枪带棒。

生下胧月离宫修行时,已经下定决心和皇上决裂了,也没想过以后能回来,她都没有口出恶言,而是对皇上说: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都决定终身不见面了,还让对方努力加餐。搁一般人,不知道说多少狠话了。

当甄嬛决定从甘露寺回宫时,大概要庆幸当时自己没说狠话。

华妃因为言辞激烈得罪了太多人,但甄嬛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一句话得罪别人。

因为好话传递的是好能量,坏话传递的是坏能量,你射出的每一颗子弹,最后都会正中自己的眉心。

2

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

甄嬛已经那么厉害了,但她从来没有自满,她会自省,会向别人学习。

比如第一次失宠又复宠后,她就意识到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跟最恨的华妃学,让自己不要那么好说话。

《道德经》里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意思就是,一个人要保持虚空状态,这样才能长久。

一个人不志得意满,不觉得自己最牛,就能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会对人带有任何偏见。

从甘露寺回宫后,第一次见到宁贵人,对方冷漠不屑,根本不愿意理会甄嬛。

浣碧立即对宁贵人带着偏见了,觉得这人不好相处,巴不得离得远远地。

但甄嬛被如此轻视,也没有觉得对方不能相处,而是主动示好,送宁贵人绿色衣料。

不对别人有偏见,就能看到别人的优势。

最后宁贵人成为甄嬛战队最重要的人物,虽然她主要为了果郡王,但如果她恨甄嬛呢?肯定不会帮甄嬛做那么多事。

3

懂得顺势而为

甄嬛是一个很能看清大势的人,并且能做到顺势而为。

华妃害她流产后,她对华妃恨之入骨,一直想要扳倒对方。

但是,正好皇上需要年羹尧打胜仗,只要年羹尧有用,华妃就一定会被重用。

她看清了这个形势以后,主动跟皇上提出来,恢复华妃协理六宫之权。

这就是顺势而为,反正结果已经注定了,不如自己顺水推舟,这样还能得到一些好处。

而且她不是被动地顺应大势,还会造势。

比如皇上想杀年羹尧,但年羹尧数次立下战功,是名副其实的功臣,不能轻易杀。

甄嬛就故意在皇上面前看书,并且翻到《左传》的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意思就是让年羹尧多做不义之事,这样他会渐渐失势,等大势对皇上有利时再动手。

后面就是一堆人打配合,引导年羹尧做错事,逼到年羹尧准备造反。

有了造反这个把柄,大势就站在了皇上这边,他做什么都合情合理了。

《道德经》里一直强调要无为,无为不是不作为,是顺势而为。

只有势站在自己这一边,做事才更容易成功。

这需要我们看清势,并且愿意顺应势。

4

心里装着别人的利益

甄嬛做任何事情时,都不会想着“我要”,而是“我知道你要,我帮你”。

进宫以后,她肯定想做宠妃呀,但她做的事情,是完成皇上的愿望。

皇上的愿望是想杀年羹尧,她就帮皇上促成。

那个阶段,是她和皇上真正的蜜月期,毕竟,一个一心为自己着想的人,谁能拒绝呢?

从甘露寺回宫后,她想要回胧月。而敬妃为了留住胧月,倒向了皇后,狠狠背刺了甄嬛。

事情解决后,甄嬛又顺利产下双生子,被封为皇贵妃。

这时的甄嬛,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完全有能力把胧月要回来。但她顾念敬妃的爱女之心,决定让敬妃一直抚养胧月。

其实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别人,但最后也成全了自己,因为多了一个队友少了一个敌人,胧月也多一个人疼。

包括最后让四阿哥当皇帝,所有人都以为,甄嬛肯定让自己亲生儿子当皇帝,有私心是人之常情嘛,大家做好了反对的准备。

没想到,她把四阿哥推上了皇位,所有人都没想到她会这样,瞬间没有了攻击她的点。

结果就是四阿哥顺利继位,甄嬛顺利当上太后。

《道德经》里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意思是说,一个人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忘记自身的存在,反而能保全自己。

这一点真的是和人性做斗争,因为人性都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但我们就是要做反人性的事,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要多想别人的利益,别人获利了,你自然有更大的利益。

5

从来不和别人争

后宫之所以有宫斗,就是因为大家要争宠、争位分、争好处。

但争的结果,往往是损敌一千自伤八百。

典型的比如余莺儿,获宠以后生怕被别人抢了宠爱,处处掐尖要强,处处都要争,结果得罪了多少人,自己还天天患得患失。

华妃也很典型,看到谁有获宠的迹象就要打压,打压来打压去,得罪了一圈人,让皇后渔翁得利。

安陵容获宠以后,也是处处在争,因为皇上临时召幸了甄嬛,她就从此忌恨上了甄嬛,觉得甄嬛在跟她抢。

但从始至终,甄嬛从来没有跟任何人争过,没想着把别人打压下去,自己独占宠爱。

她想的都是,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在后宫真正站稳脚跟。

从甘露寺回宫后,她和皇后斗法大封后宫,皇上想封她当皇贵妃,她却提出封端妃。

她不争位分,却比谁赢得都多。

《道德经》里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是说,一个人不争,天下就没有什么能跟他争。

甄嬛从来不跟任何人争,她只做好自己该做的,只抓核心目标,结果最后,谁也争不过她。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真正的大智慧,其实看上去都很稀松平常,但做到了,威力无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汤小小说

《道德经》虽好,但很多人表示读不懂。我专门花一年时间逐句解读整本《道德经》,很多学员看完以后说,自己升维了,每一章都会做记录。读懂《道德经》,我们会更松弛,更幸福,更富有。

来源:橘子味的小柠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