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几乎可以被称作“人均大黄牙”的几乎所有角色登场之后,当大多数东北本地角色一张嘴就是一口黑牙或黄牙显露出来之后,可以说我彻底被《归队》给征服了。
这样的抗战剧真是越看越喜欢,这样的抗战剧已经不是“服化道”如何精细这么简单了。
当几乎可以被称作“人均大黄牙”的几乎所有角色登场之后,当大多数东北本地角色一张嘴就是一口黑牙或黄牙显露出来之后,可以说我彻底被《归队》给征服了。
原来一个演员可以为了剧中角色做出如此这般的牺牲,原来一部电视剧可以在细节上做到百分之九十九同类型电视剧无法企及的高度。
谁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就一定要高于生活?谁说艺术不能像二人转那般即便俗到不能再俗,却依旧可以做到喜闻乐见被普罗大众所接受呢?
如果东北民间的二人转可以成为这片黑土地的代表,那么这几乎人均一口的大黄牙,就一定可以成为《归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特点。
因为这样的一口牙,如同二人转一样是那个时代专属于那片土地的特征,是可以让人相信这群演员真就是土生土长在这片土地的抗联战士。
也许会有人质疑东北人真的像剧中这般个个大黄牙吗?难道不该是用一口洁白如雪的牙齿,来突显东北人民的英雄形象吗?
可实际上,虽然不是那个年代的所有东北人都有一口大黄牙,可在那个口腔保健条件几乎为零的年代,拥有这样一口大黄牙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东北人。
曾经的东北人特别是喜欢喝浓茶或砖茶,特别是像《归队》中的这些老一辈东北人。
在这些被泡到几乎只有苦涩的茶汤中,大量存在的鞣酸会让每个嘴硬之人牙齿染色。
加之东北地区水质条件又是含氟量相对很高的地区,特别像是吉林和黑龙江地区更是如此。
如此一来,当一个人常年用含氟量极高的水来泡浓茶喝,相信很难不患上如“氟斑牙”这种让牙齿变黄并产生斑点的疾病。
除此之外,东北地区是一个在一年之中冬天时间远远长过春、夏、秋三季的地方。
这样的气候条件,也让人们的饮食习惯更加偏向食用粗粮和含盐量极高的腌制类食物,因为长时间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让这一地区人们的牙齿釉质保护层普遍缺失,就更加容易让牙齿变色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由胡军扮演的老山东这个角色,因为他手中常常会握有一根旱烟袋,而且这并不是他拿在手中的装饰品,而是真真正正会拿来抽的东西。
虽然在《归队》中并没有展现人人抽旱烟这种场景,可实际上老一辈东北人无论男女老少抽烟比例是非常高或者说非常普遍的。
这种根本没有所谓过滤嘴的旱烟袋,几乎可以将烟草中的烟渍百分之一百的引导到吸食者的牙齿上,而且还是在热乎乎的状态下。
经过这一系列对牙齿的摧残之后,就出现了《归队》中极为有意思的一幕:即便是生活条件相对优渥的家庭或人,都很有可能拥有一口让人眼前一黑的大黄牙。
当富贵之人都是如此之时,更别提那些生活条件根本没有任何保障的穷苦之人了。
当富贵之人都有一口大黄牙时,那些生活条件困苦的穷苦百姓更是在黄牙的基础上还多许多黑色的烟渍。
当我看到这样的一部人均大黄牙的电视剧后,不仅没有觉得《归队》是在污名化东北人,而是觉得《归队》是一部对这片黑土地做过深入了解且富有感情的电视剧。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明白他们看的是一部讲述抗联战士的电视剧,是一部讲述发生在冰天雪地中抗战的电视剧,是一部所有演员都在用行动证明自己就是东北人的电视剧。
关于《归队》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小政影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