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将“地主精神”演绎成“企业家精神”,拔这么高?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8 18:42 2

摘要:影视剧《生万物》里的地主,个个都被塑造成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主了,这些地主们心地善良、勤俭节约、劳动致富,与穷生奸计的穷苦农民相比,地主才是过去几千年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影视剧《生万物》里的地主,个个都被塑造成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主了,这些地主们心地善良、勤俭节约、劳动致富,与穷生奸计的穷苦农民相比,地主才是过去几千年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但是,现在仔细想一想,我国地主阶级到底做过哪些贡献,其功绩被埋没了吗?是不是有我们没有记载,或者没有发现的业绩呢?

好像没有!地主在我国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一直都不是很好的。为什么《生万物》影视剧,却将封建地主的精神家园塑造成敢于冒险、勤劳勇敢、勤俭节约、心地善良的现代企业家精神?

看看传统上,我国封建地主阶级,作为新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并且留给社会正面形象的时代,恐怕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候的新型地主阶级,敢于冒险,甚至资助参与战争,快速扩张,开垦土地,尤其是战国时代,在法家治理思想的影响下,地主们广泛参与耕战,并垦荒提升生产力!

秦国大一统之后,土地私有化,耕者有其田,土地自由买卖……

从秦汉那时开始,中国土地革命,都是围绕地主这个对象展开的,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诞生,将土地国有化,城市土地由国家直接持有管理,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管理。

才最终解决“地主阶级”,这个革命对象。地主阶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将“地主阶级“重新搬上舞台,试图重新定义“地主精神”,不知道用意如何?

不是一定要打倒摸黑地主阶级,而是他们真的上不了台面,不是没有给地主阶级机会,而是地主阶级这个群体,成为2000多年,郡县帝国社会的癌症,到期就会发作扩散,帝国架构迅速崩塌!

一、看看历史上地主们的作派吧:

1、明朝徐阁老徐阶,号称大明的清流。家有良田24万亩。

2、大宋著名宰相,发明莫须有罪名的秦桧,光在杭州就有良田6万亩。还在金国置办土地。

岳飞治下的军队,为何有强悍的战斗力?

岳飞在解放金国侵占的领土时,就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因此才有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也有源源不断的兵民!何愁干不掉金国呢?

可是,按照岳飞这个搞法,搞完北方土地革命、搞完金国解放领土的土地革命,回到南宋不就要向秦桧们开刀了吗?

所以,秦桧利用宰相权力以莫须有的罪名,提前铲除后患,杀死岳飞。

3、“横渠四句”作者张横渠,将自己拥有的650亩良田无偿分配给乡亲们,但这个历史上,就只有这一个例子哦。是地主主动让出土地来的。

4、五台山寺庙占有的诸多土地,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过问,解决寺庙多余土地让出来的问题。幸运的是,寺庙真的把多余的土地让出来了。

5、土地革命,进行了2000多年,农民都是被迫到没有饭吃了,才勇敢的站起来,用暴力的手段,重新分配土地。

解放区的土地革命,既保障了解放区的政权运作,还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兵员问题、战斗力问题,还有就是“为何而战、为谁而战的问题!

地主家这么多土地,想想都不可能自己家里种嘛,怎么办,租出去收高租金。青黄不接时,或者天灾人祸时,再放高利贷,将社会财富用“地租和贷款”,半平和半趁人之危,收割到自己口袋,不留余地。

二、地主精神,为何执念兼并土地?

地主有钱后,为什么无穷无尽的去搜刮优良的土地呢?而且这些地主们,平常是不收购兼并土地的,非的要等到天灾人祸、兵荒马乱的乱世,大规模的收割掠夺土地。

这种方式,和金融资本主动制造危机,让资产价格大跌,再抄底收购,如出一撤。

那么地主为何执意兼并土地呢?

1、土地是最宝贵的生产资料。而且保值非常好。尤其是哪哪些良田,在吃不饱饭的时代,良田是优质资产。保值增值都非常好。

其他,比如,你保有白银或者黄金,都受到市场很大的影响,难以保值增值。

2、中国是个超大型的国家,土地资源极其庞大,人口众多,土地尤其是良田,又反过来变成稀缺资源,因此,地主们愿意兼并土地。

3、由于国内就有无数的土地资源,因此中国地主也没有动力向外扩展去侵占别国领土,抢夺土地良田。

4、科举功名,和赋税徭役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科举功名的,可以享受。而且秀才、举人就可以了,不一定非的进士才能享受。

5、地主不重视科技的原因,恐怕就是科技发达了,农民不需要地主们了,因此即使有新技术、新商品,地主们,也是垄断,防止流行开来,让租户、佃农借助科技的力量,能够自给自足,那地主去哪儿剥削?

一句话,地主阶级就如,历代王朝一样,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而不是试图翻案卷土重来!不应开历史倒车!更不应该过度美化、层累、丰富地主阶级的形象。

来源:dddddk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