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耳目一新的关键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8 09:48 1

摘要:贴近泥土进行创作,是我的理念。《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芝麻胡同》……我创作过一些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姓生活流变的电视剧。要出新,非常难,要实现突破,就得往更深处挖掘。比如,新中国从何而来?这么一挖掘,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历史根脉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中。不理

刘家成

国产电视剧中的年代剧佳作层出不穷。我执导的电视剧《生万物》近期播出了,受到一定的认可。我深知,主题的深刻性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关键。

贴近泥土进行创作,是我的理念。《情满四合院》《正阳门下》《芝麻胡同》……我创作过一些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姓生活流变的电视剧。要出新,非常难,要实现突破,就得往更深处挖掘。比如,新中国从何而来?这么一挖掘,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历史根脉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之中。不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不理解几千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就无法理解今天的中国。《生万物》的产生是年代剧创作不断向深处挖掘的结果,是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不断深化的表现。《生万物》要探讨的,就是土地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中华文化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这个根本问题。如此宏大的问题,当然不可能仅通过一部电视剧找到答案,但电视剧是生动直观、影响较大的一种表达形式。电视剧播出后的良好反响,也证明了这种探讨是有意义的。

电视剧《生万物》海报。刘家成供图

当然,选择这个题材有一定的冒险性。将近100年前中国农村发生的事情,今天的观众还有没有兴趣了解?这种题材是不是已经过时了?这是很多人的疑问。现实证明,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生万物》反映的很多问题看起来陈旧,但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批判旧社会的现实意义,正在于此。

土地化育、生养万物,是力量之本、生机之源。电视剧起名《生万物》,用意正在于此。通过绣绣等人的抗争,歌颂中国人民勇于向命运抗争,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生万物》的主基调积极、阳光、向上,“把苦日子过成花”,闪耀着生命的光辉。我拍《生万物》,就是想传递生命力、希望和温暖,让我们永远拥有冲破险阻、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没有真实,年代剧就没有意义。有观众反映,《生万物》的人物塑造不同以往。比如,地主宁学祥有作为剥削阶级的冷酷和贪婪,也有勤俭的一面;费左氏虽然是一个封建礼教的深度受害者,但也深明大义、敢作敢为、忠诚尽责,是费家的顶梁柱。农民之中,既有兢兢业业、不懈努力的封大脚,也有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铁头……观众之所以感觉人物形象鲜活,就是因为我们努力做到每个人物都有原型,不做扭曲化、脸谱化的艺术处理——真实的人物总是最有感染力的。

我们全程实景拍摄,尽管增加了不少成本,但从呈现效果来看,是完全值得的。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电视剧也做了浪漫主义的处理,比如绣绣娘出殡的那场戏,让现实中的绣绣与绣绣娘的幻象相遇,全剧大结局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努力使现实主义的表达得到升华。

我拍过很多“京味剧”,《生万物》的故事背景是鲁南山区的农村,跨度比较大,这是我跳出舒适区的一次挑战。其实,叙述人物、叙述历史的逻辑和技巧是相通的,关键是把功夫下到位。为拍出鲁南农村100年前的真实面貌,我做了大量功课,到当地农村深度体验生活,请当地农民做顾问,深抠细究各种细节。当地观众告诉我,这部剧所讲述的,就是他们从老人那里听到的。

一切的功夫都不会白费,我将继续沿着突破自我的路走下去,坚持回归土地、回归人性、回归艺术本真,努力创作出更多展现时代洪流中普通人成长的优秀作品,回报观众的厚爱。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