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局面,或者说先天形成的局面,后续还可以更改吗?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当然也困扰了特定的人群。生后是充满变化的,历史也是如此,从始至终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时间,除此之外,我们约定俗成的不论是规则还是人性,总是在动态中形成一种静谧。变化是常态,只有认
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局面,或者说先天形成的局面,后续还可以更改吗?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当然也困扰了特定的人群。生后是充满变化的,历史也是如此,从始至终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时间,除此之外,我们约定俗成的不论是规则还是人性,总是在动态中形成一种静谧。变化是常态,只有认识到这个常态,才能做出来改变。
今天推荐的影片与变化有关,《命案》是一部港片,同时也是一部有意思的港片,虽然强调的也是小众领域,但是对于香港电影或者说香港人来说未必没有启示意义。
《命案》讲述了一个风水大师偶遇杀人按键之后,他的生活起了变化。风水师老许跟外卖员阿东两个人偶然相识于一场案件。老徐自认为是自己没有帮助受害人改命而导致了受害人的死亡,阿东则是对凶杀案有着一种痴狂,原因在于阿东本身患有精神疾病,病发的时候就喜欢伤害周围的一切人或者是动物。老许面对受害人的死内心不安,于是他帮助阿东想要改命。起初,阿东并不在意老许的举动,然而慢慢的,他发现老许身上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命案》是一个一语双关的描述,表面上强调的是命案,而本片中讨论的也是一件件命案,而“命案”的另一层意思在于这些案件是不是命中注定的,或者说命中注定的案件有没有被改变的可能性。如果有,那么改变的玄机在哪里,如果没有,那么背负这些的人将会走向哪里?
如果本片是其它地方的人拍出来的电影,那么意思就没有这么多了,而作为一部港片,本片有意思的点在于它所处的时代与所在的位置。香港人口中的改变或者是改命其实很有意思的,因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启了的亚洲四小龙时代,到九十年代因为亚洲经济危机,香港迈大步走进了金融时代,几代人见证了一个变化中的香港。然而这种变化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有喜有忧的。
变化的好处在于可以催生出来一些新的可能,比方说楼市,股市的兴起,香港大大小小的人都跑步进入到这两个市场进行投机发财。然而也正是这两个市场的兴起,大部分人的财富并没有因为它们而有太多的增长,反倒是香港本地的四大家族在财富积累上获得了空前的聚集。此后,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席卷香港,香港渐渐的开始了自己的衰落过程。
长久以来,香港本地的舆论在被引导之下,一致认为香港的衰落跟内地有关,并没有多少香港本地的舆论认真讨论一下香港的经济发展历程以及香港整个产业变迁历史。不去研究这些,而仅仅是靠着表面现象来找寻问题的答案。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前二十年,香港人并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解释自身面对问题得真正答案。
港片可以说是香港的一面镜子,港片的没落也在见证着香港的历史变迁,因为这种变迁并不是因为某一件事情,也不是因为某一个人怎样如何。更多的是反映了香港在整个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的位置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时也是无法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来掩盖的。
因此,我们在来看看本片,这确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反思。林家栋饰演的老许在发现了某种规律之后,想要做的就是要帮助更多的人改命。当然,老许最后失败了,然而见证了老许失败的阿东,却发现,自己多了一种选择。阿东本身也是跟老许一样的人,在老许的帮助下,阿东看见了改变的可能,并最终理解了自己的成长史。阿东接受了自己体内的嗜血基因,因此,后续也有了改变的可能。
宿命论看似是一种无解的局面,但是本片本身带来的却是一种另类的结局,因为本片中讨论的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同时也没有办法将后天的选择全部堵死。阿东正是因为有了后天的选择,所以在面对宿命论的时候,阿东才能有出路。以往的阿东将所有的问题归结于自己的家庭,但是在本片的最后,阿东终于找到了一种方式,一种自己可以主导的方式,原来先天注定的一些事情,后天也可以随着个人意愿而改变。
这或许是本片给出的最大的意义吧,结合本片再看看香港这个特殊的地方,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充满了腐朽的脑袋最终还是要被历史的大潮所吞没的,如果香港电影和香港人并不能理解自己本身的发展历史,那么这种像阿东人生之前的情绪就会泛滥,反之,当他们真正的愿意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历史变迁,他们就不难发现,原来所谓的制约只不过是自己为自己构筑的高墙,只要是战胜了自己的心魔,就必然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那个时候,真正把控了历史脉络的港片不会复兴,而是会演化到另一种进程当中。
……
你好,再见
来源:三半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