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哪些过度解读的剧情?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8 08:00 1

摘要:自媒体兴起之后,影视剧讲解成了香饽饽,而但凡讲解电视剧的自媒体大v,,必然不会漏过一部电视剧,那就是雍正王朝,甚至可以说雍正王朝是电视剧解说的入门之作,但由此产生了许多过渡解读的剧情,本文就来盘点一下。

自媒体兴起之后,影视剧讲解成了香饽饽,而但凡讲解电视剧的自媒体大v,,必然不会漏过一部电视剧,那就是雍正王朝,甚至可以说雍正王朝是电视剧解说的入门之作,但由此产生了许多过渡解读的剧情,本文就来盘点一下。

所谓佟国维和隆科多唱双簧,就是海选太子剧情中,隆科多就任九门提督,而佟国维下线,因为实现康熙和佟国维私下见了一面,见面中康熙问佟国维佟家哪个后辈可堪大用,佟国维回答隆科多,于是康熙允诺任命隆科多为九门提督,很多把这里视作康熙和佟国维的政治交换,以此来换取佟国维不再支持老八,之后佟国维和隆科多见面,佟国维明着对隆科多说要他去烧老四和老十三的冷灶,所以隆科多在现场举报佟国维结党营私,也被很多人解读视作唱双簧。

但这个其实同样是过度解读了,佟国维对隆科多说他们佟家的祖训“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这句话意思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筐子里,他去支持老八的同时,安排隆科多去支持老四、老十三,如果真按照双簧去解读,那佟国维被强制退休后,佟家的接班人隆科多去支持老四一派,那不还是一条道走到黑了吗?再就是从剧版细节来看,隆科多出卖佟国维后,剧中安排佟国维演员惊的满头大汗,这显然不像是提前预演,除非佟国维还有本事控制出汗的人体生理吧?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都提到了隆科多对出卖六叔的愧疚,原文写道:“说到此,,隆科多也许自愧于暗中诬陷了佟国维,更觉得不如此必不能使康熙看重,真情假意相互一激,竞号陶痛哭起来”,如果是安排好了的双簧,又何谈愧疚,又何谈有真情呢?

至于佟国维和康熙的交易,剧情里隆科多是压根不知道的,他的作为更像是对烧冷灶不满,所以干脆要把六叔热灶烧爆,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佟国维答应以隆科多就任九门提督换取不再支持老八,那不代表他自己要把尚书房行走首席的位置让出来啊?这可是两个概念,历史上佟家满门显贵,有佟半朝之称,但雍正王朝的世界里佟家显然没有如此显赫,否则佟国维把家族下一代厚望寄予一个隆科多身上了。

隆科多

再就是,我们说佟国维未必没有白嫖康熙的意思,正所谓利令智昏,不要把角色想得绝对理智,在成功拥立新太子,未来皇帝的利益面前足够让人去赌了,更别说现在的满朝合力去抬老八,对佟国维来说,跟康熙的交易不代表他不想占更多好处,而且他是康熙亲舅舅,就是失败了,这又不是谋反,康熙最多也就把他罢官而已。

雍正王朝有个名场面——胤禛去看被监禁的胤祥时,被一个太监秦草儿连怼了三个“怎么着”,胤禛一怒之下抽了秦草儿耳光后秦草儿才放行。

这段明显就是想表达秦草儿没有眼力劲,知道了胤禛被康熙解除了一切职务,狗眼看人低。然而不止一个自媒体大V在讲段这一段时说秦草儿大智若愚,故意让胤禛打一巴掌,再放胤禛进去,日后即使康熙追究自己也没责任。

这种完全是过度解读,康熙真想找麻烦,还会在乎你有没有被胤禛打过耳光?何况在场的就胤禛和秦草儿两个人,谁给你证明你曾经阻拦了胤禛?

康熙驾崩,雍正即位这一集是全剧的高潮,由此产生的“阴谋论”最多。

雍正顺利继承皇位后于当夜回了府邸,想要灭口邬思道,最后被邬思道以感情牌加上归隐化解。

这段剧情的最后,是十七阿哥求见雍正,雍正本来要见他,但被邬思道阻止了,这里不少人解读为老十七其实就是来替雍正灭口的,邬思道阻止他进来是躲过了最后一个杀招。

这里属于是电视剧删去了不少情节导致的误会。小说版老十七属于老四的铁杆盟友,曾经散尽家财支持老四,在夺嫡那天夜里,老十七被安排带上关防去释放老十三,同时老十七被安排接管西山锐键营,之后老十七和弘昼、弘历、弘时一起被邬思道安排去护卫老四,并且强调如果丰台大营那里接管不成功,就要让西山锐键营进畅春园。而小说版最先带兵进畅春园的也是老十七。等于说,小说版的雍正即位,论功行赏的话,其实老十七这天夜里的功劳不在老十三之下。而他和十三一起负责军队接管,当天夜里来找雍正汇报工作,其实再正常不过。

这段剧情本意其实是邬思道在走之前最后一次尽职,提醒雍正,您的身份不同了,这时候再见老十七是不合适的,而这段剧情的目的在小说版也写的明白,是告知读者,从此之后,作为皇帝的雍正,要逐渐成为孤家寡人了。

剧版把上面那些都简化为老十三一个人就办了,同时老十七也是半个透明人一样,这时候安排老十七突然来见雍正确实莫名其妙,只能理解为刚才老十七公开站队雍正,这时候他来是想刷下存在感,所以被邬思道提议拒之门外了。至于灭口云云,试想,剧版对雍邸发生的那些事的描写,已经接近是上帝视角了,老十七就没参与雍邸那些阴私的事儿,换言之剧版老十七不能算雍正的铁杆,雍正能安排他负责灭口吗?

而小说版老十七虽然是铁杆,确实可以承担灭口的任务,但问题是小说版对于雍正想要灭口邬思道的剧情安排跟剧版不同,小说雍正是一直到登基一个月后,才准备灭口邬思道,也就是说小说版登基当天晚上邬思道根本就没有危险,就更谈不上老十七是来灭口的了。

而这段剧情里,看雍正的话也可以看出来剧版是跟小说版同样的逻辑,雍正听说邬思道不让老十七的进来,说的是“老十七,是我,是朕的兄弟”,这里雍正尚不习惯用朕自称,恰恰说明邬思道的提醒是有意义的,让他尽快转变身份。

雍正登基前,雍王府太监总管叫高勿庸,由于后期没有再出场,因此不少人脑补高毋庸因为替雍正做了不少脏活而在雍正登基那夜被灭口,诚然,小说雍正确实干了这件事,但是不管是二月河的小说还是刘和平的剧本,这些人中都不包括高毋庸。高勿庸活得好好的,在大后期仍有出场,至于为什么电视剧神秘消失,可能是演员的问题吧……

年羹尧率领二十万大军围了青海一年,始终没有找到叛军主力,直到邬思道的出现,为年羹尧点明了叛军主力葬在离年羹尧大营不到一百里的法轮寺。关于这点剧情,不少人认为年羹尧是在养寇自重,他早就知道叛军藏在哪,邬思道的话只是给了他一个台阶。

这里同样来先来说说二月河的小说。小说里提醒年羹尧的是一个叫汪景琪的人,这个人在二十多年前为索额图在军中做参谋,而此时年羹尧还只是个牙将。小说明确提到年羹尧是真的找不到叛军主力,好几次打听到了消息但是对方走的早导致多次扑空。汪景琪提醒他法轮寺除了有各省供粮之外,还可以越过年羹尧自行在内地购粮,所以可以供应十万大军的粮草。但法轮寺特殊在罗丹活佛就在法轮寺,而且雍正的替身和尚文觉也是在法轮寺受封,所以年羹尧没有办法对法轮寺动手。

之后,年羹尧也没有去主动找叛军决战,而是封锁法轮寺购粮的权限,要求按照寺庙内人数由西北大军直接供粮,断掉了叛军的粮草获取途径。最后年羹尧佯装节布防转移把大军调出青海,在西宁留下了十万石粮食。诱使缺粮的叛军进攻西宁,而迁移的大军再杀个回马枪完成对叛军主力的合围剿灭。用年羹尧的话来说就是,叛军就算知道是陷阱也没办法,因为人快渴死的时候就是毒酒也会喝下去。这一仗年羹尧用的是纯粹的阳谋来取胜,胜利之后因为缺少粮食年羹尧杀掉了除了高级将领以外的所有俘虏。

刘和平的剧本里剧情和电视剧大同小异,但是有提到两人的心理描写,比如当邬思道一直在说叛军粮草丰足,即使截断粮道,也足以支撑一个冬天,此时年羹尧的反应是“不禁失望地瞟了他一眼”。而当邬思道指出灯下黑后,剧本里是这么描写——“年羹尧如醍醐灌顶,兴奋得连忙拿开灯座”。如果年羹尧是在养寇自重,那当被邬思道点破之后,那反应可就不是兴奋而是恐惧了。再者,养寇自重一般是有着绝对把握不输对手,剧里年羹尧兵力二十万劳师远征,罗卜藏丹增兵力十几万以逸待劳,年羹尧每天二十几万两银子消耗,各地参年的奏折如雪片般送到雍正岸前,年羹尧有什么资本养寇自重?又哪的底气养寇自重呢?小则丢命,大则二十万大军也有覆灭的可能。年羹尧只有打赢了才有大好处,大把的金银和蒙古小妾。

来源:吟风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