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晚央八上的《归队》直接把自己架火上:36集,东北抗联,失联小队找队伍,一路打回战场。
《亮剑》之后,再没人敢轻易夸新抗战剧,怕打脸,怕崩。
今晚央八上的《归队》直接把自己架火上:36集,东北抗联,失联小队找队伍,一路打回战场。
一句话,敢接这个茬儿,它手里得有两把刷子。
先说人。
胡军、李乃文往那一站就是硬通货,不装热血,台词一出口,味儿先把人拽回树林子里。
他们演的不是“战神”,是冷得直搓手、子弹省着打的普通战士。
就这,才像当年真在雪里活过的人。
剧情不走开挂路线。
小队被日军冲散,电台坏了,粮食见底,靠问老乡、扒火车、翻死尸找弹夹,一点点把散兵重新拧成绳。
没有天降援军,每往前一步都有人掉队。
编剧高满堂东北老炮儿,专门抠史料,把“冻掉手指继续装子弹”那种细节往剧本里塞,刀子小却扎得深。
导演把镜头对准雪坑里的馒头渣、女战士绑腿松了重新打结的小动作。
女的不是喊口号的花瓶,会偷地雷、会递刀子,也会在被窝里哭,但哭完把眼泪一抹,继续找人。
真正让人心里一动的是他们给家里写的那几行字,“娘,我可能回不去,饼别烙太大,吃不完”。
轻飘飘一句,比十声怒吼更杀人。
现场也狠。
剧组不在横店造景,直接拉到白山黑水的老林子,零下三十度开机,演员提前三个月练端枪、学滑雪,摔得鼻青脸肿。
历史顾问全程跟组,细节错了就重来,连手榴弹拉环方向都不放过。
说回能不能打《亮剑》。
这片子不拼场面,拼“人味儿”。
没有李云龙炸县城的爽点,只有饿得眼冒金星还惦记归队的执念。
看完只想干一件事:把家里的旧棉衣翻出来,想想它能不能扛住那年东北的风。
剧好不好,播完再评。
但有一点敢肯定:它没把抗战当爽剧拍,没把英雄当神仙供。
就冲这一点,遥控器可以给它留个台。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