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红高粱》,再看《生万物》,我想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7 23:46 2

摘要:可该说不说,同样是农村年代剧,将《红高粱》和《生万物》放在一起,高下立见……

文|木可

《生万物》可以说是暑期档中,相当火爆的电视剧了。

迟蓬凭借这一作品翻红,杨幂更是因为这部剧让大家对她改观。

可该说不说,同样是农村年代剧,将《红高粱》和《生万物》放在一起,高下立见……

《生万物》大结局后,没想到也难逃“烂尾”的争议。

最近《生万物》可以说是暑期档相当火爆的影视剧了。

剧集刚开播的时候,大家都被其真实的取景和充满烟火气的氛围所吸引:

在如今假山假景假水泛滥成灾的影视行业中,《生万物》的剧组能横跨山东临沂、日照和吉林白山等地取景,已经很不错了。

剧组甚至为了让庄稼真实地生长,还特意租下 200 多亩地,完整地呈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可以说无论是导演还是剧组的其他成员,肯定都是用了心的。

但整体上来说,做的功课还是不够多。

在《生万物》中,佃户女儿银子在刚嫁入地主家时,就表现的十分强势,不仅对地主宁学祥翻白眼。

而且银子在出嫁后更是随意拿捏东家、索要粮食,贴补娘家。

不少人还被银子和她的老北鼻甜的不行。

可事实上,佃户见到地主需要行跪拜礼,他们的地位十分低下,甚至都不如一头牛。

所以说,银子从苦命的“佃户女儿”一下子通过婚姻跨越阶级,翻身农奴把主做的故事是非常悬浮的,也极具“玛丽苏色彩”。

很像短剧爽文里的,霸道总裁爱上一贫如洗的我。

不少网友在看过《生万物》后,看到绣绣和银子结婚后的不同变化,更是直接说“还是钱养人”。

殊不知,原著中的银子也“很惨”,并没有因为嫁给一个有钱的“地主”就走上人生巅峰。

影视剧这样的改编,其实有可能会影响心智不成熟观众的一些婚恋观念。

要知道原著里的银子是因为家里没吃的被父母变相“卖”给宁学祥这个地主的。

而银子也没有剧中那么快活,更像是宁学祥买来的一个“性工具”。

当家里人知道地瓜干是因为银子和宁学祥干那档子事儿才换来的时候。

还鼓励银子多和宁学祥,一点儿都不心疼银子,就连宁学祥也开始羞辱银子:

“嗬,你想从我腿档里掏去个粮山呀?”

“提着裤子点现的,你是窑姐吗?”

家里人在知道银子后来和宁学祥行房之后,却没有要粮食,说的话更是难听至极:

“哎呀,咱家又断顿了,你倒让他白弄。”

这么一看银子完全不像在影视剧里过的那么舒适,反而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

除此之外,杨幂和欧豪这两位主角的“爱情故事”更是有点假。

别看《生万物》是农村剧,可这两人简直像是在农村演“玛丽苏爱情”。

杨幂所饰演的绣绣早期被土匪掳走,一直到她跑到费家讨说法,再到嫁给救她出土匪窝的封大脚。

期间的几场哭戏是非常让人动容的。

尤其是她一身红衣,一双流泪的眸子,在雪地的映衬下,越发显得倔强又让人怜惜。

可嫁给封大脚后,杨幂饰演的绣绣和欧豪饰演的封大脚似乎有点“圣母心”太强了。

绣绣自己本身的生活已经够苦了,可她却经常以德报怨。

自己大着肚子饿的面黄肌瘦的,却特别爱掺和别人的事儿。

虽然评论区不少网友觉得那个时代的人本性就十分淳朴。

可无论在什么年代过分牺牲自己或忽视现实困境,反而去“拯救”别人,都显得有些过了。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整体上来说,《生万物》虽然开了个好头,可是在后续剧情中土地和人们之间那种密切的联系却显得不是很突出。

前期剧中曾细致展现农民 “春种秋收” 的辛劳、“守着土地才有底气” 的朴素信念似乎随着剧集的播出也淡了不少。

反而是更多的将笔墨放在了人物的感情线上,有点忽视了当时大时代背景下土地作为家族根基的重要性。

大结局,绣绣的“走马灯”片段感动是感动,可仔细想想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生万物》这个名字相较于原著的《缱绻与决绝》似乎更符合作者整体想表达的土地与人的共生关系。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整体上来说还是非常富有哲理思辨性的,奈何内容的表述却有些差强人意,以至于陷入了”烂尾“的争议。

反观《红高粱》虽然一开始就指出了明显的感情线,可剧情的讲述从没有脱离大时代背景。

《红高粱》整体是有两条主线的。

抗日和爱情线共同在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整个故事围绕着九儿和余占鳌的爱情展开,同时通过土匪横行和日寇入侵等外界因素的介入,不断升华主题。

从主角们的个人恩怨逐渐升华成了为国家民族牺牲的英雄主义。

而《生万物》中,我们似乎很难看到这种高层次的立意。

虽然前期我们也能感觉作者想围绕土地这一核心意向,来讲述人扎根土地,与传统和家族之间复杂的交错关系。

比如宁绣绣从地主小姐到普通庄户人家媳妇的身份变化。

让宁绣绣一步步的深入接触土地。

可最后我们看到也却不是宁绣绣与土地的连结,反而更多的是她和大脚感情线的变化。

而《红高粱》却通过高粱酒这一核心象征,结合刺杀单家父子、与土匪花脖子的较量等时间,一步步升华主体最终抗日殉国。

这样看来,《生万物》和《红高粱》立意的不同,或者这也是为什么最后《生万物》被骂惨,而《红高粱》却备受好评的主要原因。

来源:花町馆长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