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没经历过这种抓心挠肝的时刻——前一晚还在为剧中主角的生死揪紧心,为CP的双向救赎姨母笑,甚至刚把“年度最佳”的标签贴给它,第二天打开常用的播放软件,却只弹出“该内容已下架”的冰冷提示?
谁没经历过这种抓心挠肝的时刻——前一晚还在为剧中主角的生死揪紧心,为CP的双向救赎姨母笑,甚至刚把“年度最佳”的标签贴给它,第二天打开常用的播放软件,却只弹出“该内容已下架”的冰冷提示?
有的剧刚播8集就突然消失,哪怕科幻悬疑的设定让观众直呼“脑洞炸裂”;有的剧是90后青春记忆里的白月光,主演如今成了顶流,它却因陈年旧故彻底隐匿;更有甚者,明明是豆瓣9.7分的“网剧天花板”,成本低到肉眼可见却靠剧情封神,最终却因版权问题成了“传说级资源”;就连曾霸占央视黄金档、收视破3的近代史大剧,也因历史解读的争议,悄然退出了观众的视野。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这10部“爆火即下架”的意难平剧集——它们曾是热搜常客,是你安利列表里的“必看TOP1”,却因各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从平台消失。从青春校园到宫廷权谋,从江湖武侠到卧底悬疑,每一部的下架理由都让人唏嘘,不知道其中有没有你至今想起,还会忍不住去搜“资源”的那一部?
第十名:《光·渊》——刚开脑洞就停更的科幻悬疑
2023年开播的《光·渊》,一上线就靠“新元文明253年”的设定抓住了眼球——当“零度共情者”成了犯罪焦点,送货员命案牵扯出连环阴谋,特调组探员骆为昭与神秘实习探员裴溯的对手戏,让科幻迷和原著粉都来了兴趣。
这部改编自priest《默读》的剧,为了过审早已删掉耽美元素,还新增了大量刑事案件细节,甚至改了人物名和场景,可即便如此,它只播了8集就突然下架。后来才知道,除了改编引发的争议,出品方和宣发公司的合同纠纷,成了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再搜《光·渊》,只剩下观众“刚入戏就没了”的吐槽。
第九名:《夏至未至》——藏着顶流青春的“下架回忆”
2017年的《夏至未至》,是很多90后心中的“青春代餐”——浅川一中的教室、朗朗读书声,还有立夏、傅小司、陆之昂的少年心事,哪怕当年观众一边吐槽“陈学冬演技没起伏”“剪辑混乱”,一边还是追完了全集。
谁能想到,这部剧后来会因涉及“劣迹艺人”彻底下架?如今再看演员表,白敬亭成了顶流,胡一天、李现、张超这些当年的小配角也火了,可那个关于“青春里没有永远,只有记忆”的故事,却再也没法在正规平台重温了。
第八名:《天乩之白蛇传说》——因“法海恋小青”被抵制的神话剧
2018年杨紫、任嘉伦主演的《天乩之白蛇传说》,本想靠“白蛇传新编”出圈,结果却因一个设定翻了车——法海竟然和小青有感情线,甚至有吻戏。这一改编直接引发观众联名抵制,欢瑞公司紧急删减片段,却还是没能挽回局面。
更离谱的是,剧方后来推同名手游和动漫时,还暗示“挑战底线”,连新媒体博主发起的相关投票都有12万人参与,最终引来有关部门关注,剧集彻底下架。如今再提这部剧,大家只记得杨紫的哭戏很绝,却忘了那个“被恶搞的法海”曾掀起多大风波。
第七名:《微微一笑很倾城》——杨洋颜值巅峰的“消失甜剧”
提到“甜宠剧天花板”,很多人会想起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倾城》。杨洋饰演的肖奈,清隽儒雅还自带“网游大神”光环,和郑爽饰演的贝微微从线上侠侣到线下情侣,全程没误会、没狗血,连汪苏泷的《一笑倾城》都成了当年的神曲。
这部剧当年火到什么程度?观众直呼“该叫杨洋一笑很倾城”,可如今再想重温“肖奈大神”的名场面,却发现它早已悄悄下架。有人说因演员问题,也有人说因内容调整,总之,那个“清爽不油腻”的杨洋,和那段“线上线下都是你”的甜恋,成了很多人的“电子榨菜回忆”。
第六名:《山河令》——耽改热潮里“昙花一现”的江湖
2021年的《山河令》,是耽改剧末期的“黑马”——周子舒为自由逃离“天窗”,温客行携仇恨走出鬼谷,两个“疯子”在江湖里彼此救赎,龚俊和张哲瀚也靠这部剧一夜爆红。
可谁能想到,剧集刚靠“口碑反转”拿下高流量,就因“劣迹艺人”问题在2021年8月经历了“下架半天-修改海报复播-再下架”的波折。按照行业规定,涉及劣迹艺人的作品必须下架,这部曾让观众“磕到上头”的武侠剧,最终成了耽改热潮里的“遗憾标本”。
第五名(并列):李少红版《红楼梦》——被批“像聊斋”的名著改编
2010年的李少红版《红楼梦》,从筹备就自带话题——“红楼选秀”引发热议,导演胡玫突然辞职,李少红临危受命,结果开播后却被骂惨了:画面风格诡异像《聊斋》,角色头饰像“黄瓜铜钱”,大量文言文台词生硬,还刻意放大宝黛钗的三角恋。
尽管制作方在服化道上砸了钱,可口碑还是一塌糊涂。这部剧的下架原因也很复杂,有人说是因“改编偏离原著”,也有人说是因“口碑太差影响传播”,总之,这部曾被寄予厚望的名著改编,最终成了“没人想再看第二遍”的下架剧。
第五名(并列):《余罪》——张一山转型封神却“查无此剧”
2016年的《余罪》,是网剧里的“现象级”——张一山饰演的余罪,从警校生到卧底,在犯罪团伙里步步为营,剧情紧凑到“一秒不敢快进”,他也靠这部剧彻底摆脱“刘星”的童星标签。
这部剧当年火到“不看剧都没法聊天”,可第二季刚播5集,全集资源就泄露,第三季胎死腹中,前两季也因“主角形象损害警察名誉”被下架。如今再提《余罪》,观众只剩惋惜:“明明是卧底剧天花板,怎么就没了?”
第四名:《如懿传》——被比《甄嬛传》却“因宫斗下架”
2018年的《如懿传》,从开播就被拿来和《甄嬛传》比——周迅饰演的如懿,从青梅竹马到皇后,和乾隆的感情从信任到破裂,服化道精致到“每一帧都像画”,可争议也不少:有人觉得周迅“烟嗓出戏”,也有人觉得“年龄不符少女角色”。
可即便如此,这部剧还是成了宫斗剧里的“佼佼者”,最终却因“过度渲染宫斗、篡改历史误导观众”被下架。观众至今想不通:“同样是宫斗剧,为什么《甄嬛传》能留,《如懿传》却不行?”
第三名:《延禧攻略》——于正的“黑莲花”爆款也没留住
2018年的《延禧攻略》,是于正的“翻身之作”——吴谨言饰演的魏璎珞,不搞“柔弱小白花”那套,怼人、复仇、护皇后,一路“黑莲花”到底,暗灰色调的画面和精致的非遗元素,让它成了当年的“现象级”,不仅拿了TVB年度收视冠军,还横扫多个奖项。
可从2020年开始,《延禧攻略》突然从各大平台下架,理由和《如懿传》类似:“宫斗情节过度、宣扬不良价值观”。如今再想重温“魏璎珞怼人的名场面”,只能在短视频里刷到片段,那个“不委屈自己”的宫廷故事,成了“想看却看不了”的遗憾。
第二名:《毛骗终结篇》——9.7分的“穷神剧”因版权消失
如果说有一部剧“靠剧情封神,靠成本垫底”,那一定是《毛骗终结篇》。这部由大学生团队拍摄的自制剧,2015年播出时成本低到“演员像路人”“画面粗糙”,可豆瓣评分却飙到9.7分——和87版《红楼梦》、老版《西游记》同分,只比《大明王朝1566》低0.1分。
剧情里的“侠盗团伙”,专坑贪婪好色的坏人,每一集都有反转,哪怕台词生硬、服化道简陋,观众还是被“智商在线”的剧情吸引。可就是这样一部“网剧天花板”,最终却因版权问题全网下架,如今只有看过的人会互相问:“你还有《毛骗》的资源吗?”
第一名:《走向共和》——央视播过的9.6分大剧因争议下架
2003年在央视一套播出的《走向共和》,是很多观众心中的“近代史神剧”——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的形象不再是“脸谱化”,而是多面立体,开播时全国收视率就达3.1%,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6分。
可这部剧的争议也很大:有人说它“美化清朝统治者”,弱化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苦难;也有人觉得“过度洗白李鸿章”,偏离了历史事实。最终,这部曾在央视黄金档播出的大剧,因历史解读的争议悄然下架,如今再想看到“不一样的近代史叙事”,只能在历史爱好者的讨论里寻找片段。
这10部剧,有的是你熬夜追过的“电子榨菜”,有的是你逢人就安利的“神作”,有的藏着你的青春记忆,可它们最终都因各种原因从屏幕消失。或许你现在还能在网盘里找到某部剧的资源,或许你早已忘了剧中的细节,可每当想起“曾经能随时看,现在却搜不到”,还是会忍不住叹气——这些“消失的爆款”,其实也是我们关于“看剧时光”的遗憾呀。
来源:小飞侠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