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情其实不新鲜:太子被刺,密信丢了,谢淮安要在一天之内把锅甩回去。
“24小时,一条命,一封信,满朝文武都在等谢淮安出错。”
刷到这句弹幕的时候,刚好是夜里十一点四十。
屏幕里成毅抬眼那一秒,弹幕集体安静——像被谁按了静音键。
不是帅,是冷,冷到让人下意识把被子往上拉。
剧情其实不新鲜:太子被刺,密信丢了,谢淮安要在一天之内把锅甩回去。
但节奏是按时辰切的,一集一个时辰,观众跟着倒计时,心脏跟着秒针蹦。
最狠的是,谢淮安不是伟光正,他真拿战友当棋子,说弃就弃。
弹幕上一半在骂“冷血”,一半在刷“带感”。
这种撕裂感,比反转更刺激。
成毅这次把“聪明人的疲惫”演活了。
眼下一圈青,说话声音不大,却句句算到骨头缝。
观众第一次发现,原来“智商碾压”也能带着丧感——像连续熬夜写方案的打工人,只是他赌的是命。
老戏骨们也没浪费。
王劲松一个抬手,倪大红一个停顿,戏就满了。
年轻人看爽点,年纪大点的品门道:原来权力游戏不是大喊大叫,是饭桌上轻轻一句“这茶凉了”。
热搜上有人统计,谢淮安平均每集用3.7次“借刀杀人”。
评论区最高赞是:“他连感情都算进去了,活该孤独。”猛一看像骂,细一品像心疼。
毕竟剧里他唯一一次笑,是听见女主说“我信你”,下一秒就把人送去敌营。
观众气到摔手机,三分钟后又回来点开下一集——就想看看这种人到底会不会翻车。
数据不会骗人。
微博话题阅读量破3亿,抖音剪辑播放量1.2亿,连“谢淮安同款算盘”都卖断货。
但最绝的是二创区:有人用Excel复盘他的计谋,有人用塔罗牌算他结局。
权谋剧第一次被拆成“高考数学题”,还上了热搜。
说到底,大家追的不是爽,是怕。
怕发现自己和谢淮安一样,早就在生活里学会了“先自保再谈良心”。
剧里那个时辰倒计时,像不像月底的信用卡还款日?
每做一次选择,都在心里默默扣掉一点人性余额。
看完更新的那个凌晨,有人发弹幕:“谢淮安要是活在今天,估计是个天天996还升不了职的项目经理。”底下几千个“哈哈哈哈”里,夹着一句:“但他至少敢掀桌子。”
这大概就是这部剧最扎心的地方——它把古装拍出了班味。
来源:谷中嗅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