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场戏是1982年拍的,当时我作为福建电视台的记者,去了鼓山采访剧组。
【福州话“凄惨”是喝彩】
【86版电视剧《西游记》在福州拍了哪场戏?】
央视86版经典电视剧《西游记》在福州拍了哪一场戏?
《祸起观音院》,黑熊精偷唐僧的袈裟。
在福州哪里拍的?
鼓山涌泉寺。
那场戏是1982年拍的,当时我作为福建电视台的记者,去了鼓山采访剧组。
《程伯碎讲》今天要讲电视剧吗?
不,还是要讲福州话。
加,福州话读音是ga。
那么,袈裟,福州话怎么说呢?
ga la?
错。
那次采访结束,从鼓山下来,我对父亲说,电视剧《西游记》在鼓山拍“偷掏(偷拿)袈裟”。
我父亲说,伓是ga la,是,gia la。
袈读gia而不读ga,这是保留了唐代的音。
袈,唐代字书《唐韵》的注音就是:古牙切。
就是gia。
袈裟,僧人披在外面的一种法衣。
诶,福州人就借用了这个意思,衣服披着叫“gia”。
天凊,衣裳袈蜀件。
天冷,衣服披一件。
“袈”的字形,上面“加”,下面“衣”,加衣。
【噇】
福州人骂人,吃太饱,吃不是吃,也不是食,而是cong。
cong(吃)恰(太)饱
cong(吃)去死
cong(吃)尾顿(cong尾顿=吃人间最后一顿饭)
cong怎么写呢?
福州民间有人俗写为:床。
本字是:噇。
这不是福州土语,这是古汉语。
噇,这个字,普通话读音跟“床”同音。福州话也是,“噇”跟福州话的“床”同音,都是cong。所以,“床”也是福州话“噇”的俗写字。
噇是贬义词,没有节制地吃,胡吃海塞。
唐代高僧寒山有一句诗:“背后噇鱼肉,人前念佛陀。”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喜欢用这个字,《西游记》里面老用这个字表示吃。
第47回,讲唐僧师徒4人到了通天河,当地人招待他们吃喝,猪八戒吃相很糟糕:“呆子不论米饭面饭、果品闲食,只情一捞,乱噇,口里还嚷:添饭,添饭。”
只情=只管、只顾。
【生殕】
发霉,福州话怎么讲?
hua mui?
没什么不可以,只要对方听得懂就行。
但是,福州人通常不说hua mui,而是说sang pu。
写出来是这两个字:生殕。
这不是福州土语,是古汉语。
殕,现在普通话读音是fǒu,但古代读音是:bo、bou、bu。
上古没有轻唇音“f”,而福州方言至今没有轻唇音“f”。
古代字书说,殕,“食上生白毛”。“物败生白曰殕。”
“食上生白毛”、“物败生白”就是发霉。
生殕,后一个字,歹+咅(pǒu)。
一些汉字偏旁用到“咅”。
比如,陪、赔、培。
最早的时候,咅,意思就是“呸”,表示斥责、唾弃。
剖析,念pou,读音最接近咅。
涪陵的涪,现在念fú,读音远了一点。其实,古代的时候,涪,就念pou。还是那句话,古代没有轻唇音“f”。
【头髪】
头髪,有很多种说法。
闽南语是:头鬃(tau zang)。
鬃=毛。
吴方言是:头毛。
建瓯话也是头毛。
福州话是:头uo。
怎么写呢?
头髪。
就是说,在福州话里,髪,读作:huo。头髪,连读变音,huo变成uo。
髪字出现得很早,大约因为人人都有头髪,跑不了,必须说清楚。
髪的上面是“髟”, 读音为 “biāo”。本义,长发下垂的样子。在汉字中作为部首,表示与毛发有关的意思,如 “鬓”“髦”“髯”等字。
头髪的“髪”下部的“犮”字读“bá”,古代同“拔”,有抽出、拉出的意思。
【曱甴】
2019年的时候,香港流行过一个词,是这两个字:曱甴。
什么意思?蟑螂。
这两个字,普通话读出来是,yue you。但广东话读出来是:ga za。
当时很多人表示质疑,说,yue you怎么念成ga za?是乱念的吧?
不是乱念,这是古代读音。
曱甴,是汉语方言词,明代字书《篇海类编》就有记载,说曱,音押;甴,音扎。
蟑螂,闽南话是ga zua,台湾出的闽南语词典,ga zua写出来是:虼蚻。
虼gè是跳蚤,蚻zhá是小蝉,两个字都跟蟑螂没关系。
所以,“虼蚻”两个字应该是同音字代替。
福州人怎么说蟑螂呢?
ga la。
怎么写呢?
有的福州话词典写的是:咬杀(虫+杀),单个字念,是ga sa。
这也是同音字代替。
福州话,咬,读ga。
第二个字,虫+杀,电脑字库里没有。
【扒手为什么叫“三只手”?】
普通话里,扒手也叫三只手。
扒手的“扒”字,可以写成“掱”,这不就是三只手吗?
扒手,福州话怎么讲?
扒手直接搬过来,ba ciu,可以。
但是,ba ciu、扒手,在福州话里也可以指,龙舟划手。
广东话,扒手也指龙舟划手。
贴身偷钱包的扒手,福州人多用这个词:拨马。
拨这个字,第一个基本字义就是,用手指或者棍棒之类的,推动或挑动物体。
拨马的拨,指的就是,拨人家的钱包、随身财物,手表啦、手机啦,之类的。
那扒手为什么叫拨马呢?
古汉语里面,“拨马”意思是,勒住马头,让马儿掉头。
我的理解,把扒手叫做“拨马”,可能是借用了这个意思,勒住别人身上的财物,掉转到自己的手里来。
另外,马本来是指那种可以骑的四蹄兽类,但后来也用来指人。
比如,人马,可以是人和马,也可以指众人。
我用“人马”造个句:小区保安人马全换了,一个都不认识。
福州话,“马”还可以特指一种人,受人雇用,在科举考场替人答卷的作弊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枪手”。
【福州话说人“残”意思是勇猛】
残,在福州话里是个多音字。
zang,可以表示残疾,比如“残废”就被福州话文读照搬了。
如果念cang,或者ciang,那就跟残疾无关了。
表示什么?
无惧无畏、勇猛凶暴、泼辣鲁莽。
伊郞罢拍伊拍野残=他爸爸打他打得很狠。
不是说把他打残了。
伊野残,逢乇都伓惊=他很勇敢,什么都不怕。
吃东西不讲究,什么都敢吃,没有忌口,也可以叫“残”。
比如,广东人野残,逢乇都敢食。广东人很猛,什么都敢吃。
福州有个短语,残牛残马,指胆大冒失的人,也指做事肯卖傻力气的人。
还有个短语,残脚残手,不是四肢残疾哦,是指动作很用力,不知道轻重。
残,在古汉语里面,就有“凶暴、残酷”的意思。
来源:剧迷热议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