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果《焚情》直接空降第一,连我妈都在家庭群里转发,说“虐到心口疼”。
霍建华居然没干过一部民国小短剧?
刚刷到猫眼榜单那一刻,脑子里直接冒出一句“真的假的”。
毕竟他上一次刷屏还是《如懿传》里的乾隆,自带滤镜的那种。
结果《焚情》直接空降第一,连我妈都在家庭群里转发,说“虐到心口疼”。
行,那就看看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先说最直观的:民国+青梅竹马+误会,听起来像老梗合集,但前几集就把“身份错位”玩出了窒息感。
女主以为男主是杀父仇人,见面就甩耳光;男主以为女主攀附权贵,眼神冷到结冰。
观众一边骂“狗血”,一边手指停不下来。
情绪过山车比短视频的15秒还密集,谁扛得住。
再看制作。
以前觉得短剧就是“横店一日游”,《焚情》却把巷战拍出了电影质感,雨夜里的青石板和旗袍被雨水贴住小腿的镜头,居然有点《花样年华》的影子。
成本肯定没霍建华那部高,但把钱花在了刀刃上——观众能感知到“被尊重”。
榜单其他几部也挺有意思。
《博亿》的爆破戏据说是真炸了一辆货车,火光冲天的瞬间弹幕直接刷屏“经费在燃烧”。
《与君朝暮》把离婚夫妻扔到古代重新谈恋爱,弹幕笑疯:“民政局:这业务我熟。”连《反诈,猎蜂者》这种主旋律,都用“境外高薪陷阱”当切口,评论区集体晒自己差点被骗的经历,活生生变成大型安全教育现场。
说白了,现在的观众不是非要看大明星,而是要看“我关心的故事”。
霍建华输得不冤,他的那部古装权谋,节奏慢到能泡一壶茶,而《焚情》每集结尾都卡在“女主拔枪对准男主”的点上。
留钩子这件事,短剧比长剧狠多了。
一个细节:榜单前五里,三部女主都是“先狠后软”的人设。
看来“美强惨”依然是流量密码,只是现在得加上“她真的会开枪”。
下次如果还有霍建华,不如让他演个被女主虐到崩溃的反派,说不定能杀回榜首。
刷完榜单最深的感受:短剧已经把“电影感”和“短视频节奏”缝合成了新物种。
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开二倍速”,它已经预判了你的预判。
来源:风中追逐飘动之云朵